葉賢區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廣州 510620)
急性心力衰竭指心臟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衰竭,或慢性心衰急劇惡化的一種臨床綜合癥狀,主要表現為肺瘀血、體循環瘀血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猝死,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目前,國內對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并改善心臟收縮、舒張功能為主要治療原則。多巴酚丁胺是一種擬腎上腺素藥品,可增加心輸出量,增強心肌收縮力,但連續應用會使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產生快速耐受性,導致治療效果逐步削弱[2]。左西孟旦作為鈣離子增敏劑能夠改變鈣結合信息傳遞,穩定心肌纖維蛋白空間構型,增加心肌收縮力,并降低心臟前負荷,且生物利用度較高[3]。本研究旨在探討左西孟旦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腦鈉肽(BNP)、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例)和治療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5~70歲,平均(59.13±7.24)歲;病程 6~13年,平均(9.27±1.34)年;心功能分級[4]:Ⅱ級15例,Ⅲ級28例,Ⅳ級7例。治療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47~69歲,平均(60.32±6.89)歲;病程6~12年,平均(9.73±1.12)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7例,Ⅲ級23例,Ⅳ級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5]中的診斷標準者;非急性心肌梗死、器質性心臟病者;認知正常,可良好配合治療者;免疫功能正常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嚴重過敏體質者;精神異常者;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合并有嚴重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武陟維爾康生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252,規格:2 mL∶20 mg(按多巴酚丁胺計)],初始劑量2 μg/(kg ·?min),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稀釋后靜脈輸注,并在輸注過程中觀察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如藥物耐受性良好,則在1 h后將劑量增加至4 μg/(kg·min)。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成都圣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04,規格:5 mL∶12.5 mg),與5%葡萄糖溶液100 mL進行混合稀釋后輸注,以12~24 μg/kg負荷劑量靜注 10 min 后以 0.1 μg/(kg·min)速度進行滴注,并同時觀察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如患者藥物耐受性良好,則根據患者耐受程度將滴注速度調整為0.2~0.5 μg/(kg·min)。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 7 d。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患者療效以紐約心臟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4]標準進行評定,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分級好轉≥?2級即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分級好轉<2級,≥?1級即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分級無變化或加重即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②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水平對比。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評定,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容積(LVESV)。③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BNP、IL-6、TNF-α水平對比。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轉速離心15 min,取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
2.1 臨床療效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心功能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水平均升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LVEDV、LVESV水平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水平對比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數;LVEDV:左室舒張末容積;LVESV:左室收縮末容積。
組別 例數 LVEF(%) LVEDV(mm) LVESV(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7.45±5.77 46.66±6.62* 82.85±3.97 80.54±3.58* 61.45±1.42 56.59±1.66*治療組 50 38.33±4.65 50.48±6.38* 82.37±3.85 72.65±3.54* 62.04±1.57 50.21±1.67*t值 0.840 2.938 0.051 2.044 0.284 2.010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血清BNP、IL-6、TNF-α水平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BN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BNP、IL-6、TNF-α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患者血清BNP、IL-6、TNF-α水平對比
注:與治療前比,*P<0.05。BNP:腦鈉肽;IL-6:白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 BNP(mg/mL) IL-6(ng/L) 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 689.31±465.54 573.51±78.36* 31.59±5.69 21.40±4.61* 32.49±6.81 24.43±5.49*治療組 50 1 672.89±459.76 352.19±81.45* 31.01±5.75 18.46±4.69* 33.21±6.69 21.44±5.10*t值 0.177 13.846 0.507 3.161 0.533 2.822 P值>0.05<0.05>0.05<0.05>0.05<0.05
急性心力衰竭指急性發作或加重的心功能異常導致心肌收縮力迅速下降,機體心臟負荷驟然加重,患者發病前多合并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可在原有慢性心衰的基礎上急性加重或突然起病,且發病迅疾,常常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一旦起病必須進行緊急搶救。臨床上多用多巴酚丁胺治療心力衰竭,其對多種難治性或頑固性心力衰竭短程治療效果明顯,能夠直接激動心臟β1受體以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并增加博出量,使得心排血量增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后負荷,促進房室結傳導,但其耐藥性不佳,短期內若多次連續應用多巴酚丁胺,其治療效果會逐漸下降,且易使患者出現收縮壓增加、心率增快等不良反應[6]。
左西孟旦能夠增加肌鈣蛋白C與鈣離子復合物的構象穩定性,并可直接與肌鈣蛋白C的氨基酸氨基末端相結合,促進橫橋與肌動蛋白相結合,增加心肌收縮力的同時不會使得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對心臟舒張功能毫無影響,能夠有效緩解組織低灌注所導致的臨床癥狀,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且不會影響心臟舒張功能,維持心肌耗氧量,不會激活交感神經活性[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治療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V、LVESV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且療效顯著,與周紅瑜等[8]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BNP主要由心室肌細胞分泌,當心臟心室容量、壓力負荷上升導致心室壁張力改變時,BNP便會大量分泌,該指標水平升高代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IL-6主要由活化T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所產生,參與急性炎癥反應,該指標水平升高代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TNF-α能夠對靶細胞產生有效殺傷,并促使細胞凋亡,同時還參與內皮細胞活化反應,可通過調節一氧化氮代謝間接減弱心肌收縮能力,該指標水平升高代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嚴重。左西孟旦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強心藥物,能夠增加機體心臟細胞中心肌細胞所蘊含的鈣離子的敏感性,抑制炎癥細胞因子的釋放,而且可以增加心肌細胞對于鈣離子的敏感性,其原理上并不會增加心肌細胞中鈣離子濃度,由于用藥而引發的心律失常的風險便大大降低[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BN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左西孟旦能有效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IL-6、TNF-α水平,抑制炎癥反應發生,與武星君等[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左西孟旦能有效增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BNP、IL-6、TNF-α水平,抑制炎癥反應發生,且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