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斌
(融安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廣西 柳州 545400)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其中與胃酸分泌關系密切,大量胃酸分泌會直接傷害胃黏膜,進而誘發潰瘍,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因此臨床主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來抑制胃酸分泌進行治療,蘭索拉唑具有調節外周胃酸分泌與抑制中樞的作用,但長期使用會導致萎縮性胃炎與胃酸反彈。艾司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局部凝血抑制胃內酸度,具有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本研究旨在探討艾司奧美拉唑對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融安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患者疾病類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19例,胃潰瘍出血18例,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15例;女性21例,男性31例;年齡31~68歲,平均(55.20±8.00)歲。觀察組患者疾病類型:十二指腸潰瘍出血18例,胃潰瘍出血19例,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15例;女性22例,男性30例;年齡33~67歲,平均(55.11±8.0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實用內科學》[2]中的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相關診斷標準者;經胃鏡黏膜活檢檢查確診者等。排除標準:潰瘍癌變或癌性潰瘍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者;正在服用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類藥物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研究的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口服蘭索拉唑片(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366,規格:30 mg/片)治療,30 mg/次,2次/d。給予觀察組患者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福安藥業集團湖北人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30,規格:40 mg)治療,將40 mg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3 d后出血停止,無腹部疼痛,糞便隱血試驗顯示陰性為顯效;治療5 d后出血停止,腹部疼痛有所緩解為有效;治療5 d后仍有出血,腹部疼痛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為無效[2]。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止血時間、血壓穩定時間、腹痛緩解時間)。③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清PGI、PGII、G-17及pH值水平。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PGI、PGII、G-17水平;采用精密pH試紙測定胃液pH值。④對比兩組患者幽門螺旋桿菌(Hp)清除率。采用C14呼氣檢測儀進行檢測,經過2次或2次以上呼氣檢測均為陰性為清除。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指標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血壓穩定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h)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h)
組別 例數 止血時間 血壓穩定時間 腹痛緩解時間對照組 52 2.90±0.20 10.25±1.54 2.68±0.32觀察組 52 1.75±0.13 7.16±1.02 1.45±0.20 t值 34.765 12.063 23.505 P值<0.05<0.05<0.05
2.3 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與pH值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PGI、PG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清G-17與pH值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與pH值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與pH值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PGI:胃蛋白酶原I;PGⅡ:胃蛋白酶原Ⅱ;G-17:胃泌素-17。
組別 例數 PGI(ng/mL) PGⅡ(ng/mL) G-17(μg/L) pH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2 206.10±12.45 148.20±12.40* 24.02±1.68 14.02±1.65* 80.20±10.45 114.02±8.20* 1.75±0.28 5.56±0.60*觀察組 52 205.36±12.40 122.36±9.20* 24.10±1.65 8.20±1.05* 80.12±10.40 129.32.±6.10* 1.82±0.30 6.02±0.43*t值 0.304 12.068 0.245 21.459 0.039 10.795 1.230 4.494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4 Hp清除率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p清除率為92.31%(48/52),高于對照組的73.08%(38/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18, P<0.05)。
臨床上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原則首先是止血,蘭索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內pH值,促進胃黏膜損傷的修復,恢復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大部分患者經保守治療即可達到有效止血的效果,但由于其在酸性環境下不穩定,故治療效果不佳[3-4]。
艾司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中的一種,能特異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中,抑制胃內鈉鉀泵的活性,從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促進潰瘍愈合[5]。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血壓穩定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均縮短;觀察組患者的Hp清除率較高,提示艾司奧美拉唑可加快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緩解臨床癥狀的時間,提高Hp清除率,從而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病情恢復。PG Ⅰ和PG Ⅱ是胃黏膜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其水平可反映胃黏膜功能的改變;G-17分泌主要受胃內pH值、G細胞數量和進食的影響,用于篩查和診斷萎縮性胃炎和胃癌[6]。艾司奧美拉唑用藥后藥物有效成分能集聚在酸性環境中,并分布在胃黏膜壁周圍與微管中的管狀泡上,從而發揮抑制胃酸的作用[7-8]。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PG Ⅰ、PG Ⅱ水平均降低,血清G-17與pH值水平均升高,提示艾司奧美拉唑可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功能,抑制胃酸,促進病情恢復。
綜上,艾司奧美拉唑可有效緩解消化性潰瘍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癥狀,抑制胃酸,從而改善胃功能,提高Hp清除率,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