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玲
摘? ? 要:青楊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生長力強、抗病力好,在我國的種植范圍較廣。青楊喜溫涼、耐寒,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在改善空氣質量和保持水土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作為建筑材料。隨著青楊種植范圍的拓展以及楊樹品種的增多,頻繁引進國外的新品種和與國內的楊樹雜交,導致青楊出現的病蟲害越來越多,加大了防治難度,對林業資源造成的破壞較大,不利于生態環境建設。為此,應該明確青楊病蟲害的種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對策,推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青楊;病蟲害;防治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8-0070-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63.7? ? ? ?文獻標志碼: B
楊樹耐寒、喜溫涼,可以營造防護林及用于水土保持,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楊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害,甚至對楊樹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為此,必須加強對楊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發揮楊樹在生態方面和經濟方面的價值。
1? ?楊樹常見的病害
1.1? ?楊樹銹病
銹病是青楊生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疾病,主要為害幼苗,又被稱為落葉松楊銹病,對小樹苗葉片的為害最大,影響楊樹的光合作用,造成楊樹提前落葉。該病的癥狀為葉片受到侵害形成小斑點,楊樹葉背后出現黃色粉堆,即病原菌的孢子堆,孢子擴散后形成大塊斑點,導致葉片病菌部位的背部隆起,受到為害的葉片可能提前脫落,逐漸枯死。在每年的6月是該病的高發期,進入7—8月后,病情仍然會蔓延[1]。
1.2? ?楊樹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為害楊樹的葉片,自上而下蔓延,從而導致葉片枯死,影響樹苗的正常生長,嚴重時可導致樹苗死亡。患病后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楊樹體內的養分積累不夠,秋季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從而不利于楊樹的生長。
黑斑病不僅為害楊樹的葉片,也為害楊樹葉柄。該病的發病速度快,在外界條件適宜的狀態下,對楊樹為害較大,如果出現持續7 d以上的高溫、無雨和干旱天氣,能夠抑制該病的傳播和蔓延,一旦降雨和溫度下降,病情可能迅速擴散。在每年4月發病,6—8月為發病的高發期,10月停止發病。
1.3? ?楊樹腐爛病
楊樹腐爛病主要為害楊樹的枝干,也會影響主干和枝條,發病的初期階段會出現褐色斑狀,樹皮表層逐漸腐爛變軟,出現龜裂現象。該病害影響楊樹的生長,甚至造成楊樹大面積死亡。在外界環境適宜病害發生的條件下,該病可能大范圍傳播和蔓延,對楊樹的生長非常不利[2]。
1.4? ?青楊真菌性潰瘍病
真菌性潰瘍病又被稱為水泡型潰瘍病,主要為害楊樹的枝干,幼苗的發病概率高。發病之后,患病部位出現圓形水漬狀病斑,沒有明顯的邊緣,會流出褐色的液體。出現潰瘍病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干旱貧瘠,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防護林經常會受到該病害的威脅。針對青楊真菌性潰瘍病,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很關鍵,應采取科學的林木管理措施,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證林木生長。一旦發現病害,可以噴施一定濃度的甲基托布津,或者使用菌毒清噴施,效果顯著。
1.5? ?樹蛀木類害蟲
青楊的主要蛀蟲類害蟲是天牛,即星天牛和桑天牛,主要侵害楊樹的樹干,造成樹干枯死。可以采取人工、化學和生物等手段進行防治。
1.6? ?美國白蛾
該類害蟲是一種楊樹食葉蟲,對楊樹的為害比較大,具有傳播和擴散速度快、食性雜等特點,還能為害其他的林木和果樹,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對我國林木造成較大的危害,必須加強對美國白蛾的防控。
2? ?青楊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人工防治手段
在每年的5—6月,星天牛開始羽化成蟲,該時期其飛翔能力較差,可采取人工手段進行防治。一旦發現楊樹主干底部出現泡沫狀黃色流膠,應及時使用木槌對卵槽進行砸擊,能夠有效滅殺開始孵化的幼蟲和蟲卵。此外,桑天牛具有假死性,可以在幼蟲時期使用金屬絲捅入新鮮糞便孔內,對其進行滅殺,效果顯著。
2.2? ?化學防治
天牛是為害青楊的主要害蟲,為了有效防治天牛,可采取化學防治手段,在樹干上進行打孔,使用毒簽防治。選擇好打孔位置之后,保證鉆孔的深度,之后使用甲胺磷、氧化樂果和敵敵畏溶液,將其注射到害蟲蛀孔內,然后將洞口封死,每隔10 d注射1次,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該種防治操作比較煩瑣,且耗時、耗力,對楊樹干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不提倡大面積應用。插毒簽法在防治天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化熱水和阿拉伯膠,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磷化鋅和膠液,利用竹簽對毒液進行蘸取,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酒精、草酸以及膠等均勻混合,制成毒簽。將毒簽曬干之后來防治天牛,找到蛀蟲孔,將毒簽插入其中,然后封閉洞口。蟲孔內形成密閉的空間,達到滅殺害蟲的目的,從而減少藥物的使用。另有研究表明,使用毒氣防治率可達90%,同時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特點,防治效率高[3]。
2.3? ?生物防治
利用天牛的天敵進行防治,嚙小蜂以及花絨堅甲是天牛卵和幼蟲的主要天敵,對防治天牛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不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3? ?青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3.1? ?培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
加強對優良品種的引進,提高品種的抗病能力,將引進的品種和當地的品種進行雜交,提高樹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抑制病蟲害對青楊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2? ?加強檢疫工作
從外地調運青楊樹種應加強檢疫,重點檢查青楊苗木以及接穗部分,防止將外地病蟲害引入本地。如果從外地引進苗木種子,在加強檢疫的同時做好消毒處理,避免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影響青楊的健康生長。
3.3? ?采取人工防治措施
在深秋和初冬階段,加強果園管理,徹底清理枯枝落葉和病蟲枝,然后集中焚燒銷毀,可有效減少病蟲源,保證果樹園內的衛生條件。在春季,刮除青楊樹的爛皮病斑,進行集中燒毀。進入冬季之后,重視青楊的培土工作,做好樹干的涂白,減輕凍害,進而減少病蟲害對青楊樹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剪除密度大的病蟲枝,對零星的產卵部位進行滅殺處理。
3.4? ?加強營林管理
在青楊樹造林的過程中,選擇抗病能力強的樹種,結合青楊的生長特性科學搭配種植,控制和減少病蟲害的不利影響。在造林過程中,選擇長勢好的壯苗,結合本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提高青楊的抗病能力。可以將青楊和其他的林木混合栽植,營造多層次的喬灌草生長環境,但是不能將青楊樹和落葉松混合栽種。此外,適當增加有機肥,改善果園內的通風采光條件,為青楊的生長創造有利的空間,也能增強抗病蟲害的能力。在每年的多雨季節,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及時清理枯枝落葉,減少病蟲源。為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應該嚴格按照植物檢疫條例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依法防治病蟲害,構建專業化的病蟲害防治隊伍,提高防治質量。
3.5? ?保護和招引益鳥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能夠防治青楊天牛,同時不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該種防治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主要的益鳥包括灰喜鵲和啄木鳥。灰喜鵲喜歡食松毛蟲和地老虎,能夠滅殺森林內的十多種害蟲。據調查顯示,一只灰喜鵲每年能夠吃掉松毛蟲約15 000條,25只/hm2灰喜鵲可以保護林地免受病蟲害的侵襲。為此,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楊樹集中分布的地區人工飼養或者繁殖灰喜鵲,經過人工訓練之后可捕捉各類害蟲。我國一些經濟林比較密集的地區,已經開始人工飼養灰喜鵲,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天牛高發地,通過設置鳥巢招引益鳥,能夠招引啄木鳥,滅蟲率可達20%~30%,在節約防治經費的同時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3.6? ?在林間釋放天牛腫腿蜂和姬蜂
腫腿蜂和姬蜂能夠防治當年生的幼蟲,選擇合適的時間釋放,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每年的4月或者6—7月釋放天牛姬蜂,可以防治越冬和當年的老熟幼蟲。為此,只要利用腫腿蜂和姬蜂的方式得當,不需要采取化學農藥防治也能達到防治青楊天牛的目的。
3.7? ?噴灑化學農藥進行防治
化學農藥雖然可以起到防治效果,但是農藥毒性大且污染環境。只有在蟲害暴發成災和防疫形勢困難的情況下,可少量使用化學農藥。選擇適當的時機使用化學農藥,幼蟲孵化盛期到入木質部之前是最佳的噴灑時期,選擇氧化樂果乳油或敵敵畏乳油和馬拉松乳劑向樹冠部位噴灑,能夠滅殺成蟲,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青楊具有生長能力強和適應能力強等特點,易于栽培。然而在青楊生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病蟲害,影響青楊的生長質量。青楊病蟲害防治是專業性強且復雜的工作,在防治病蟲害之前要制定科學的防治計劃,加強日常的管理,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減少對森林生態環境的影響。此外,還應該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提高防治的效果,真正實現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 1 ] 郭光智,楊廣海,許霞,等.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法制化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80-85.
[ 2 ] 張少高.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農業技術服務,2017,34(3):90.
[ 3 ] 森文華.淺議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16,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