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好

2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簽署,這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發展水平的差異,RCEP不同成員國之間的基礎設施存在巨大差距,也因此極大的影響了RCEP成員國之間的設施聯通,并限制了RCEP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文對設施聯通對RCEP經濟價值的提升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
一、前言
RCEP是由東盟國家發起,并邀請中、日、韓、澳、新、印加入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雖然現階段印度暫未加入其中,但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人口,經濟規模和總貿易額占世界總貿易額的30%。RCEP的簽署對于我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在當今世界的競爭格局之下,可以說是我國開始主導地區局勢的開端。但需要認識到的是,由于發展水分的差異,RCEP成員國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僅靠國家的比較優勢來形成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基本條件是不夠的,RCEP的經濟價值也將取決于僅投資和貿易規則的作用。設施聯通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特別是運輸和物流設施,在優化經濟資源要素的空間組織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設施聯通是深化區域一體化的客觀條件
設施聯通不是近年來的新概念,也不是我國獨創的新概念。早在2003年,東盟國家就決定加快區域一體化的步伐,并提出了建設設施聯通的愿景和方法。然后在2009年,東盟正式發布了關于設施互通建設的聯合聲明,并于次年通過一項總體規劃,包括700多個項目,并積極通過各種投資方法進行全面推動。2012年,東盟對該計劃進行了完善,東盟地區的陸、海、空運輸網絡建設全面啟動。2016年,《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正式發布。隨著RCEP的簽署,中、日、韓、澳、新必然加入到這一進程來。可以看出,設施聯通長期以來都是各國發展,區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基礎,也是限制區域經濟組織發揮效率的重要問題。由于發展水平的差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沒有設施聯通的意愿,也缺乏資金進行大力建設。但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早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引導下,沿線各國都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部分。就RCEP而言,如果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除了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差異外,設施聯通比不可少。國際社會認為,這是加速區域一體化,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合理選擇。可以說設施聯通不僅將會使RCEP成為更為緊密合作的整體,增強RCEP各個成員國之間的聯系,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而且也將我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
從國際視野著眼,實施聯通將改變過往國家和地區的功能地位,從而為區域一體化提供基礎。實際上,開放國界,形成區域聯盟和達成貿易協定是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與提升交流效率的重要條件。從RCEP組織內部著眼,特別是對其中發展較為緩慢的國家而言,經濟轉型和現代化,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設施聯通有助于這些國家快速的引進先進的制造業,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從我國著眼,近年來,全球化戰略機遇期面臨著縮小窗口的風險,有必要進一步加快促進對外開放的高度,努力創造對外開放的條件。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建設強國,設施聯通提高了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進行國際資源質量整合的能力。實際上,RCEP也包括在區域內的協調發展的戰略,有助于擴大國內經濟活動的空間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RCEP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設施聯通對于深化內部區域經濟聯系的發展至關重要。
三、RCEP的經濟價值高度依賴于經濟和貿易的時間和空間成本
RCEP降低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幫助組織內國家形成一個相互開放和統一的市場。但是,要形成一個具有附加值和明顯競爭力的國際供應鏈系統,這與支撐生產鏈價值的重要因素密不可分。除了所需資源要素(例如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的成本外,工業支持成本還包括經濟和貿易的時間和空間成本。一般而言,經濟和貿易的時間和空間成本可以理解為空間組織的經濟成本以及各種相關經濟和貿易因素與資源的流動。主要是指由要素資源的空間移動,包括在組織工作和管理環節的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例如清關等,所造成的復雜的運輸和物流成本。此類成本對高附加值產品(如農業冷鏈物流和電子供應鏈物流)的高效物流的需求更加直觀和可見。
實際上,新一輪的科學技術革命和產業轉型即將開始,將為全球經濟從生產網絡到創新和服務網絡的現代化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運輸鏈和供應鏈也已深深地融入到生產和貿易系統中,并顯示出空前的重要性。提高運輸鏈和供應鏈的效率將有助于加強權力下放的生產管理體系,擴大貿易規模,并改變生產和貿易的時間和空間結構和組織形式。因此,為了指導生產鏈完成RCEP定義的區域市場中的適當空間規劃,不僅要依賴于低成本要素,而且壓滿足國際供應鏈的需求并依賴于設施聯通,尤其是運輸和物流領域的優化。
自2010年第17屆東盟峰會通過《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以來,東盟國家在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許多發展成果。自“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中國和東盟國家進一步加強了中泰鐵路,中老鐵路和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的聯系。對改善東盟國家之間的連通性,克服發展瓶頸,便利貨物和人員流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使公眾受益。但是,距離RCEP所需求的設施聯通而言還有很大的距離,也存在著很多限制因素。例如,基礎設施建設在資本和債務方面面臨問題,設施操作和維護的不同標準和規定,國家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工貿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融合程度很小。從優化要素資源的空間組織的角度來看,所有國家都需要注意更深層次的規劃和對接。
四、從“一帶一路”看設施聯通對RCEP的啟示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主導的重要國際戰略,是以亞洲,歐洲和非洲為基礎,向世界開放的區域合作機制。“一帶一路”合作機制以合作為基礎,旨在尋求共同發展,是結合現代國際社會的發展和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作出的科學判斷和建議,反映了包括我國人民在內的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愿景,所有國家的人民都可以使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探索世界并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
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過程中,設施聯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是指可以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項目。眾所周知,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越高。同時,基礎設施建設越發達,對經濟發展的刺激作用就越大。可以說,“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關鍵節點和重要項目,包括運輸、能源、通訊、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尤其重要。
在RCEP的設施聯通中首先,應消除沿線國家的交通瓶頸,包括鐵路、公路、港口等;其次,基礎設施建設通常需要大量資金,許多“RCEP成員國資金較為薄弱,因此,資金解決方案尤為重要。可以嘗試使用BOT模式或PPP模式來刺激社會投資。BOT模式是指私人財團或國際財團中標后,將獨立提供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在此期間的風險由其自己承擔,經營期滿后項目的所有權移交給東道國政府。采用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完全消除地方政府的投資壓力。PPP模式是指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的合作,以完成投資和建設基礎設施。PPP模式的優勢在于在投資和基礎設施融資領域引入了市場機制,促進科技更新和轉讓,提高項目效率和服務質量,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公共財政資源的投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專業人員。
五、推動RCEP成員國設施互通的建議
為提高RCEP的經濟價值,我國應主動推動RCEP成員國設施互通,通過采取以下措施,加強西部陸海走廊的建設。
(一)我國應充分利用RCEP的機遇,將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并重,同時要注意客運和物流的建設。在東盟區域以中新項目為例,重點建設泛亞鐵路網及相關海路,并鼓勵其他國家參加新的國際陸海建設,形成一系列區域經濟的境外戰略支點。
(二)在國內,以川渝地區,特別是成渝地區為主導,充分發揮沿江重點城市路線作用,建立配送物流中心,吸引了創新型產業的發展。將西部陸海走廊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干線連接起來,促進東盟地區與中亞之間的經貿往來,并增強沿線兩個主要經濟區的中轉站作用,進一步促進了高原內陸的對外開放。
(三)重視RCEP成員國之間的設施互通建設,減少經濟和貿易中的時間和空間成本,將泛亞鐵路網的建設聯系起來,連接框架內的主要沿海港口,完善北部灣港口體系。補足較為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積極發展班輪、鐵路、公路以及網絡等基礎設施。
六、結語
RCEP的簽署是我國的重要戰略機遇,其可以緩解我國面對的國際壓力,促進我國的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并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經濟活力。設施互通有助于RCEP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的促進組織框架內各個成員國的合作。
(作者單位:青島國際郵輪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