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君
企業應納稅額包含在生產成本中,較高的營業收入往往會增加企業經營壓力,為了減輕企業經營的負擔,可以通過稅收籌劃來合理合法地減少、規避各種應納稅款,這樣就可以保證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擁有充足的生產資金,推動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稅務籌劃”又稱為“合理避稅”,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發展情況選擇合適的籌劃方法,進行合理避稅,降低企業沉重的納稅負擔,提高企業經營的水平和能力。稅收的合理籌劃主要包括企業利用延期納稅、退稅籌劃以及主輔分離方法進行合理避稅,通過使用這些方法實現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
一、稅務籌劃實施的意義
通過開展合理的稅務籌劃工作,對于企業發展十分的重要,有助于推動企業形成依法納稅的意識,實現長遠的發展。具體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企業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工作,能夠提高納稅人對于國家稅收的認識,積極納稅,合理避稅,在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為國家的稅收做出貢獻。進行合理地稅收籌劃是以中國的稅法為核心,企業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各項稅法相關規定,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籌劃,形成自覺納稅的意識。其次,通過合理地稅收籌劃工作,能夠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使國家更好的落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并且持續完善我們國家的各項稅收法律條款,引導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稅務籌劃對企業的影響
(一)實現納稅人財務利益最大化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工作,能夠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納稅主體的納稅成本,與此同時,也避免了企業陷入稅法漏洞中,稅法漏洞又稱稅法陷阱,它是指在一國的稅法體系中,一些會讓納稅主體多交稅款的法律條文,稅法漏洞讓企業認為獲得了可以避稅的機會,一旦企業陷入這樣的漏洞中,就要相應的繳納更多的稅款,從而損害了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在進行繳稅時必須要注意這種陷阱,避免在繳稅時陷入困境之中,損害到自身經濟利益。通過稅收籌劃工作可以使企業清晰的認識到這種稅收陷阱,更好的辨別各種稅種,做到依法納稅,減少不必要的稅收,并進行合理避稅,實現經營利益最大化。
(二)提高企業會計管理水平
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工作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及會計工作質量。為了實現更加高效的使用資金,并對發展經營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達到最小化,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企業通常會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管理手段。稅收籌劃是在遵循我國稅法的前提下,實現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合理攤銷各種費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獲得更高的利潤,提升企業經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在進行稅收籌劃工作時,與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有著密切的聯系,財務會計工作在進行建賬、記賬時要符合國家稅法的要求,當會計人員對一些賬務的處理與國家的稅法有出入時,那么就要依據國家稅法進行相應的調整,保證各項數據的真實有效,依據事實編制財務會計報表,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納稅,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這才能真正有益于企業的發展。
(三)降低企業稅負
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實現合理合法的為企業降低稅負。企業的高利潤通常也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稅負壓力,因此在一些企業中為了減少企業納稅額,會選擇偷稅逃稅的行為,但是這種行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必須要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合理地進行稅務籌劃,讓企業合理避稅,從而減輕壓力,實現利益最大化?,F階段,在一些地區由于經濟發展還不發達,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當地通常會制定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經營壓力,穩定企業發展,企業應該利用好這些稅收政策,會計人員進行合理的籌劃,降低企業經營的負擔,將更多的資金以及資本運用到業務拓展、技術研發上,培養核心競爭力,實現快速的發展壯大。
三、企業稅務籌劃中出現的問題
在企業進行納稅的過程中,通常要由相關工作人員依據當下法律政策進行針對性地調整,在保證遵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手段,實現合理的避稅,但是在進行稅收籌劃的環節,一些企業做的并不到位,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最后企業納稅的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企業在進行納稅的過程中,要遵照我國制定的稅法以及相關的法律政策進行的,企業主體工作人員要靈活地依據國家政策采取納稅籌劃措施,充分利用國家相關的退稅規定以及延期納稅政策,從而保證依法合規納稅的同時,還能為企業節約稅務成本。但是我們發現在一些企業進行納稅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沒有充分的掌握國家相關納稅法規以及政策,對于納稅的退稅政策以及延期納稅等方法利用的不是很到位,沒有依據國家法律規定調整納稅行為,只是簡單地改變會計計量的方法和標準,看似為企業的納稅做出了貢獻,但是卻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其次,有些企業在面對納稅這個問題上,通常是懷有僥幸心理的,常常借助籌劃的名義,暗中進行逃稅,這種行為說明企業只是注重到當前短期的利益,而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卻沒有做到合理的規劃。在進行逃稅的過程中,這些企業忽略國家的法律法規,通過編造虛假計稅依據、虛增或虛減會計項目數額,從而達到騙取稅務優惠的資格,這樣一來就將國家的法律威嚴性置若罔聞,企業劍走偏鋒的做法最后的結果就是不得不承擔法律后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自律性,結合自身情況,利用好各種稅收籌劃工具,實現合法合理的稅務籌劃工作。
最后,一些企業領導者以及財務管理人員在稅務籌劃這個問題上沒有樹立正確的認識,對于一些潛在的稅務風險做的預判工作并不充分,專業知識也較為貧乏,如企業要對一些納稅籌劃的敏感因素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為企業進行避稅的過程中謹慎的對待這些敏感問題。但通常企業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往往會忽略這些因素,通過偽造材料達到減少納稅額的目的,最終有可能侵犯到法律條文,甚至使企業面臨刑事責任。
通過以上論述,企業對于稅務籌劃工作現狀并不樂觀,還有很多問題,影響了企業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要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想企圖通過在納稅環節作出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不但不會真正幫助企業實現節約稅款,最終還可能會引火自焚,針對這樣的問題,企業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態度,通過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工作,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節約稅款的目的。
四、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籌劃
(一)利用延期納稅
延期納稅是指企業在向國家繳納稅款時,沒有在規定的日期繳納,而是向后延緩一段時間后再向國家繳納。國家之所以制定這樣的政策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避免先征后退,降低征稅成本。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納稅人出現稅負過重或者是過輕的現象。三時能夠有效的鼓勵和刺激有能力的人進行投資。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進行稅收籌劃時要合理的使用延期納稅的技術手段。雖然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并不能在真正意義上減少納稅款項,但是暫時省下的資金就相當于企業獲得了一筆發展的儲備資金,相比于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要省去一大筆利息,降低了企業的經營壓力。在使用延期納稅技術時,要盡可能的將納稅項目多樣化,延期納稅項目越多,那么企業所繳納的稅款就相對的越少,企業內部就會持有更多的資金流,從而保證企業能夠正常的運轉。最后還要注意延期時間最長化,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盡可能的實現延期最大化,在這樣的前提下,延期繳納的資金產生的效益也就相應的變大,使企業獲益的同時,還能達到企業節稅的目的。
(二)利用退稅籌劃
企業通過合理的收稅籌劃可以使企業實現當期應退稅額最大化,免稅與抵稅金額最小化,減少因繳納稅費而產生的資金占用,實現最大限度的利用占用資金量時間差,從而減少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多余開支。在進行退稅籌劃時,由于當期的應對稅額要體現在下期的增值稅報表中,這樣就增加了企業下個營業周期的銷項稅額,如果下期的進項稅額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就會相應的增加企業的應納稅額,因此財務會計人員應該依據本期發生的應對稅額合理地估計下期可能發生的應納稅額。在一些對外貿易企業,不僅有內銷市場,還有外銷市場,因此“免稅、抵稅以及退稅”的籌劃工作對于既有內銷又有外銷的企業非常的實用,財會人員可以將內、外銷統籌協調,選擇最有利的申報時間,實現更好的稅收籌劃,實現企業退稅額度最大化。
(三)靈活運用主輔分離
為了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產業結構,推動企業在原有業務基礎之上開展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益,國家出臺了很多有關主輔分離的政策,企業應該依據實際發展情況抓住機遇,靈活運用主輔分離手段,使企業在合法的范圍內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如在從事貨物生產、批發以及零售行業,并兼營非應稅勞務的企業,就屬于混合銷售行為,應該對其征收銷售貨物征收增值稅,這時企業為了節約稅款,就可以將營業稅勞務獨立出來,另外成立獨立核算的運輸公司、物流公司等,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節約流轉稅,降低了企業的經營負擔。因此,企業對于經營的業務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主輔分離道路,充分發揮出企業的優勢,不斷的拓展業務,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企業用暫時節省下來的資金來促進生產發展,降低經營壓力的同時還能提高經營的效益,因此企業要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本文對收稅籌劃的作用、意義以及具體的方法做了詳細的論述,為企業合理避稅,實現更好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深圳市海容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