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逐漸自由公平化。然而美國奉行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無視國際貿易規則,使中美兩國產生了貿易摩擦,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國制造業在國際上有著良好的競爭力,但是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必須積極應對。福耀集團作少數在美國投資制造業的中國企業之一,成功應對了貿易摩擦帶來的挑戰。研究福耀的國際化策略及其競爭力來源,對相關制造業企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制造;福耀集團;波特鉆石模型;SWOT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090
1 經濟全球化下的中美貿易摩擦
1.1 經濟全球化下的世界
世界經濟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下聯系日益緊密,各國經濟往來進一步頻繁密切。各國在享受經濟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帶來的利好時也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利益沖突與貿易摩擦。雖然貿易保護主義仍為部分國家信奉,但是自由平等的貿易模式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基調,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
1.2 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至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已經實現623.05%的增長,而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分別實現645.21%和598.84%的增長,并且國際收支處于長期順差。如今中國在經濟體量上僅次于美國,工業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作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世界第一出口大國,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因而面對貿易摩擦和利益沖突。
1.3 中美貿易摩擦概況
美國出于應對國內經濟下行的需要,在其零和博弈思想、保護主義、“美國優先”思想的指導下,無視WTO規則對中國發起多輪調查、制裁,挑起了世界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摩擦。美國的動機決定了貿易摩擦的長期性和嚴峻性,中國貿易沖突的升級必然會給中國制造業企業帶來長期而嚴峻的風險與挑戰。
2 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
2.1 企業成本增加面臨經濟損失
企業產品出口成本增加,在美市場競爭力減小。中國的傳統制造業產品高度依賴美國市場,高額的關稅使這些產品在美國失去了原有的成本優勢。美國對中國發起“337”調查施加各類非關稅壁壘更阻礙著產品的進入,直接給相關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2.2 外匯風險增大
中美貿易摩擦波及資本市場,匯率波幅增大,給中國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海外投資融資等活動帶來了外匯交易風險、外匯折算風險、經濟風險等外匯風險,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2.3 開拓新市場面臨的風險
中美貿易摩擦后,企業要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新市場與美國市場有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消費習慣與偏好等差異,給企業的替代市場開拓帶來不確定性與風險。
3 中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具有極強的影響力與競爭力,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顯示,中國2018年出口工業制成品總額約占當年出口總額的94.58%。但是中國制造仍然具有“大而不強”的缺陷。在此基于邁克爾·波特的波特鉆石模型(Porters Diamond Model)分析中國制造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來源。
3.1 生產要素
第一,人力資源。中國人口總量大,年人口凈增長總量大,2018年中國就業人員總數約7.75億人,其中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約2.1億人,占總就業人員的27%。制造業發展的人力資源較為豐富且成本較低,并且勞動力素質正在不斷提升。
第二,自然資源。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豐富,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工業需求,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資源需要大量進口。
第三,知識資源。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良好。2018年國內中央和地方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分別為32169.47億元和8326.65億元,約占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的14.56%和3.77%。另外中國在多項工業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第四,資本資源。國內固定資產是衡量資本資源的指標之一。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顯示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201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已達645675億元,并且逐年穩定增長,制造業發展的資本資源充足。
第五,基礎設施。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制造業發展的環境良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并且逐年增長。制造業發展依托的基礎設施正逐漸完備。
3.2 需求狀況
制造業國內市場大,并且隨著經濟發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內需不斷擴大。國內市場的龐大、復雜能夠促進制造業產品的規范創新、行業標準的提高,不斷激發制造業的競爭優勢。
3.3 相關及支持產業
國內相關及支持產業如能源開采、金屬冶煉、化工業和基礎材料生產等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優勢。
3.4 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國內各領域制造業企業眾多,并且大多數企業為民營企業,規模較小。中國制造業有著大而不強的特點。國內同業競爭激烈,有利于推動企業進行改進和創新,延伸其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3.5 政府
2015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推進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該戰略規劃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擬定了十年的行動綱領,重點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重點,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水平。并且在財稅政策上向制造業支持傾斜,力求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
3.6 機會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實施有利于中國制造業走向世界。“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實施下國家相關政策逐漸清晰。國內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制造業發展,并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加大相關財稅支持。另外相關法律法規正在建立健全,市場化手段被逐漸引入,制造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正在逐漸形成。
4 基于SWOT模型的福耀集團競爭力分析
福耀集團是一家專注于汽車安全玻璃的大型跨國集團。福耀集團重視智能制造,創新驅動,其信息技術與生產自動化方面位居全球同行業前列。近年來,福耀獲得多項創新榮譽、資質。1994年福耀集團在美國成立公司,負責北美市場的汽車玻璃銷售; 2016年福耀在美國的汽車玻璃工廠正式竣工投產。福耀集團已在中國16個省市以及美國、德國、日本等1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現代化生產基地和商務機構。
利用SWOT模型分析福耀集團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其發展的外部因素,對其他中國制造業企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4.1 企業優勢
第一,市場先入優勢。國內市場福耀進入汽車玻璃制造領域時間早,已經形成了規模優勢,并且積累了大量經驗,掌握了關鍵技術。福耀在國內汽車玻璃行業占據近70%的市場份額,影響力大。
第二,嚴格的質量管理。福耀對產品質量要求嚴格,并且獲得了多國的產品安全認證,其產品達到了國際市場嚴苛的認證標準,克服了國際市場的進入壁壘。
第三,良好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福耀重視“創新”,重視核心技術的獨立研發,已經實現了產品線的現代化、自動化。并且福耀積極推進產品的升級,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第四,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福耀重視企業社會形象、國際形象塑造,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營造了良好的國際形象、社會形象。
第五,全球化經營。福耀在海外1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現代化生產基地以及商務機構,縮短了生產銷售與市場的距離,利于更加直觀的展示品牌和企業形象。公司為適應全球化經營,正從多個方面轉型升級,以提高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的能力。
4.2 企業劣勢
第一,對主營業務依賴度過高。福耀集團高度依賴汽車玻璃的研發、制造與營銷。福耀集團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福耀在汽車玻璃上的投入約占其主營成本的94%,汽車玻璃為其創造的營收約占其總營收的90%,這使福耀著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
第二,高端市場競爭力不足。福耀主要向中低端汽車品牌提供產品和配套服務,逐漸拓展與高端汽車品牌如賓利、路虎、奔馳、寶馬合作的業務,但是其份額仍然較小,產品附加值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未能得到大幅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影響力競爭力還有待提升。
4.3 外部機遇
第一,海外投資國的政策支持。福耀海外投資的發達國家如美國對制造業回歸的愿景,在國家和地方政策上享有一定的支持和優惠。
第二,國內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實施,為福耀的國際化發展營造了利好的環境,財稅政策和各項金融措施積極支持企業創新技術、綠色生產、推進國際化。
4.4 外部威脅
第一,全球性疫情與經貿沖突的威脅。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遭到重創,汽車行業受到較大的沖擊。另外國際經濟政治關系的變動將影響福耀的海外投資與海外經營。如中美貿易摩擦會給福耀的海外業務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第二,跨國企業的威脅。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經濟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吸引一大批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它們中的許多有著更加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也更強。
第三,文化差異與管理差異的挑戰。福耀在海外投資中面對著中國與其他國家間巨大的文化差異與管理差異。例如福耀的加班要求受到美國工人的強烈抵制,在是否組建工會上企業與工人也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福耀玻璃生產過程的安全程度及管理的嚴格性也受到海外工人們的質疑與反對。
5 中美貿易摩擦下的福耀
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福耀作為中國在美國投資制造業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其在美國的經營并未受到太多影響。近期,福耀董事長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福耀在美國沒有感受到威脅。福耀與當地政府、社會間仍然保持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系。而福耀在美國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新冠疫情。見表1。
根據福耀集團主營構成(按地區分類)的統計數據顯示,福耀2016年至2019年國外主營收入的絕對金額以及占總營收的比重均在逐年增長,其國外業務的成本絕對金額及其比例也是逐年增長的。可見中美貿易摩擦并未對福耀的國際化進程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福耀通過在美國投資制造業,積極適應新市場,成功應對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6 策略啟示
福耀集團利用其有效科學的管理和良好的創新能力,彌補了企業的劣勢,抓住了經濟全球化和國內政策環境的機遇,堅持并拓展其全球化經營的策略,不斷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成功地克服、規避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挑戰和威脅。福耀的策略對其他中國制造業企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6.1 推進企業國際化
國內制造業企業要推進企業國際化,臨近海外市場投資建廠,避開潛在的貿易壁壘,并利用好投資國的政策優惠,尊重當地文化遵守法律,將海外投資人力成本較高、文化矛盾沖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到最小
6.2 創新支持高端制造
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內政策環境對創新的支持,加大技術投入,發展高端制造業,進行產品升級創新,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減小關稅壁壘對產品盈利能力的影響。
6.3 鞏固國內市場
企業要重視并鞏固國內市場,充分發掘內需,提高國內經營對其海外業務的支持程度,提高企業應對國際經貿關系突變的能力。
6.4 增強法律意識
企業還要增強法律意識,了解、尊重并利用WTO的規則和相關國家的法律法規,在貿易沖突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7 結論
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其他制造業企業若積極借鑒福耀的策略,并與自身實際相適應,補齊短板鞏固競爭優勢,便有可能化挑戰為機會,實現更加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達.中美貿易戰的長期性和嚴峻程度[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3-5.
[2]韓良秋,錢振華.美國對我國發起“337調查”的現狀、原因以及影響[J].對外經貿,2019(8):17-19.
[3]于志軍.中美貿易戰對中國未來對外經貿關系的影響[J].河北企業,2019(12):69-70.
[4]李華,陳煜樺.國外學者關于中美貿易戰的研究述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8):90-93.
[5]石宇飛.以制造業發展促進中國國家競爭力提升——基于波特鉆石模型的分析[J].稅務與經濟,2020(4):20-26.
[6]祖祎.中美貿易戰下我國外貿企業發展對策[J].商業經濟,2020(8):56-57.
[7]黎麗, 謝偉, 魏書傳,等. 中國制造2025[J].金融經濟,2015(13):10.
[8]辛運宏. 福耀玻璃產品營銷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 2014.
[作者簡介]黃鑫(2000—),男,漢族,四川攀枝花人,就讀于北京語言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