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強調“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新的地理學習理念將指引新型的課堂教學。本人在實踐新課標的教學過程中,認為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其“新”意,并輔以案例說明。
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
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學地理的教學目的,是在小學地理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積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培養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吸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新的地理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學生是地理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地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大多數的中學,初中地理不屬于中考科目,只要求學習到初二就參加畢業會考,所以地理這門學科在校的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其他科目。那么,興趣就成為學生最好的指揮棒,引導他們學習到有用的地理知識,而在眾多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中,建立有針對性的、娛樂性強的獎懲機制不失為一個良策。如本人實踐一年多自創的一套名為“傳奇人生”的方案推薦如下:
“傳奇人生”游戲介紹:
1.游戲目的:學習并快樂著
2.游戲形式:以搶答問題獲取積分,對應一定社會地位
3.題目內容:復習上節課內容
4.游戲規則:答對一題獲得100個積分,答錯一題扣50個積分
5.游戲時間:課前5分鐘
6.優先原則:最先舉手搶答者,答題次數最少者,級別最低者
7.積分與級別(所有同學初始狀態為無業游民)
8.制作Excel表格,保存游戲成績
二、優化常規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1.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大作用
本人在教學中堅持每節課使用課件進行教學,并輔以必要的手寫板書進行說明,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互補有無。例如:講述天氣預報時,下載深圳市實時天氣預報的視頻資料并在課堂上播放,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衛星云圖、天氣符號等知識點;講述保護傳統聚落的意義時,用“繪聲繪影”軟件編輯中國多處世界文化遺產的視頻資料并配以清淡的背景音樂放映給學生觀看,提供適時的旅游資訊;講述世界氣候類型時,收集各種氣候類型的景觀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而講述世界氣候類型分布時,就必須手繪北半球的分布情況圖,邊畫邊講解形成原因。
2.強調知識的相通性
在培養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也重視學科間的聯系。靈活運用相關的學科知識,在知識的交叉點著力。
3.體現地理知識與現實聯系緊密
基本上做到把教材與社會熱點、焦點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能反映地理學科獲得廣泛應用和社會價值的知識——介紹與課本知識有關的最新地理學科進展和科技成果,增強地理的時代氣息,開闊學生視野;并有意識地把所學得的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用它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讓學生從地理視角去觀察和分析生活、生產和社會現實中各類有關的地理問題。
三、大膽采用輔助常規教學的其他課堂形式
如課堂辯論會:中學生自我表現欲強烈,喜歡在挑戰中實現自我價值,經常在學生中開展大大小小的辯論活動,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根據教學內容收集所需資料,撰寫辯論提綱,使他們在趣味中學習課堂及課外知識。“辯論活動”首先要求選用的課題具有可辯性;其次要求選用的課題難度不大,易于學生預習準備,收集資料;最后,選用的課題具有時代性、熱點性,是大家都關心的重大問題。這樣學生辯之有趣,辯之有理。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從課內學到課外,充分地動手、動腦,積極地搜集資料、熱烈地辯論,不僅很好地掌握了課本知識,還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