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薇
摘 要:美術創新能力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從初中生審美教育理論基礎出發,基于核心素養,針對美術教學中對初中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和思維發展引導方法等問題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美術;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在新時期,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為本”“素質化發展”等觀念深入人心。基于核心素養對我國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也是當前需要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一、核心素養引領下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培養的理論基礎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是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倡導終身學習”為基礎和出發點。它強調了在教學中應注重激發學生對藝術創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興趣。從課程目標上看,它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他們對美的感受力與欣賞情趣”。因此核心素養引領下初中生美術創新活動是以審美觀為出發點進行教育工作,它著眼于提高中學生的素質水平和發展其個性特長,它著眼于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創造力。
二、核心素養下培養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的策略
1.在生活中挖掘學生的藝術創作靈感
生活就是藝術創作,而不是單純的繪畫。學生對美術作品有很大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是啟發式教育。“啟發式”教育可以讓孩子們去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就是引導其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從中感受情感、感知美,從而產生美的愉悅。“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用藝術創造美的過程”,是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如動物、植物等,然后將這些東西進行加工制作成繪畫作品。在創作時還可運用不同色彩搭配來表達不同情感和內容。“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是對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因此要想提升初中生審美觀及創造美的水平,就必須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師也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并通過豐富多樣、趣味性強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例如,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并進行模仿,如“小雞”“馬鹿”等,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在創作時產生靈感。“藝術源于生活”是對學生個性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引導,并注重實踐,使美術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審美能力及創造力方面的發展情況和特點[1]。
2.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培養其創新精神與實踐意識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應營造一種寬松、自由、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式發展。首先,要創設民主平等的交流機會;其次,為師生之間搭建起彼此尊重對方文化差異并實現共同進步的平臺;最后,教師應該給學習者更多創造性空間,引導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去發現并解決問題,豐富自身知識量,進而提高其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創造屬于他們的學習風格和生活方式。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并創造,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從而提高自身創新能力[2]。
3.加強美術創新素養教育,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視覺體驗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教育,讓他們感受美的事物。例如,在學習《中國畫論》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國畫、青花瓷和水墨山水這三種繪畫形式。然后再引導他們將國畫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更加具有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展示一些有特色、趣味性又比較強的美術材料,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創作過程中所帶來的美的體驗。在學習美術作品時,我們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去模仿而忽略了自己的創作思維。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和同學交流發現他們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美術教學提供更多素材來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作品,這樣也能激發出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力與創造力,從而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更加注重自主、探究性學習。尤其是核心素養下提高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并將之落實到具體實踐中顯得尤為重要。以核心素養為引領,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力和合作精神時需注重藝術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在初中階段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的美術活動。同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其體驗美并欣賞美,增強自身創造力及想象力,提高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迎春.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6(7):155.
[2]夏冠華.初中生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20,3(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