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摘要: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建設帶動了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公路建設作為城市的基礎建設,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安全上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一個城市公路橋梁建設的好壞與該城市的經濟水平和外在形象直接掛鉤,然而,從我國公路橋梁建設的實際狀況來分析,在實際的施工和技術的運用程度上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對我國公路橋梁施工中的預應力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兩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有效提高和改善預應力技術,使得該技術能夠在公路橋梁的建設中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和性能,進一步提高公路橋梁建設的速度和質量。
關鍵詞:預應力技術;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應用
前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需求量也隨之增多,因此我國致力于對預應力技術的不斷開發和完善,更好地適應飛速變化的新時代社會背景。我國的大量工程建設都需要運用該技術,該技術目前面臨的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大量實地調查發現,我國預應力混凝土的耐久性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個問題并不是由于混凝土自身強度所造成的。在混凝土的應用上,要研發更加輕質的混凝土,增加預應力混凝土的跨越能力,延長使用壽命和使用期限。
1、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的應用
1.1后張法預應力技術
預應力技術在實施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拉力的強度控制,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和知識理論基礎,杜絕出現拉力過大或者拉力過小的問題。與此同時,在公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避免因人工原因所造成的失誤,進而導致張拉力的計算數據出現偏差。錯誤的偏差會導致預應力技術無法真正地發揮其性能和價值,導致施工建設無法正常運行,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基于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地對張拉力以及預應力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在二者結合的情況下完成測算,與此同時還必須確保二者之間的協同性,以便于后期更好的控制。
1.2曲線孔道灌漿密實的問題
曲線孔道灌漿的密實度對公路橋梁的質量和耐久性有著極大的關系,在曲線孔道灌漿的過程中,要對操作步驟進行合理的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條理地進行操作。除此之外,還要對操作流程進行嚴格縝密的設計,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要根據孔道的大小去選擇適當的水泥漿和適當的灌漿方法,注意灌漿的方式和步驟,同時找到最合理的搭配效果,并進行前期的試配效果測驗,確保萬無一失,減少實際過程中的問題,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1.3預應力孔道壓漿
施工企業在實施預應力構件的過程中,其首要任務是確保鋼筋材料滿足國家的使用標準,其次需要對孔道的承載力進行加強,完成孔道壓漿施工。在此實踐的過程中,密實度不達標的問題屢見不鮮,經常造成施工過程中的泄漏,嚴重影響了整個工程的項目質量和施工單位形象。因此,必須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對工作的專注度和投入度,明確自身職責,加強操作的規范性,按照要求灌注填滿。
2、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措施以及質量控制措施
2.1預應力鋼筋鋪設灌漿階段施工質量控制
要對公路橋梁預應力的鋼鋪設過程進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在此過程中要對預埋管道的控制點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避免管道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問題,從而引發更多不必要的麻煩,耽誤工作進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計量的精準性,另一方面要求預應力鋼筋的伸縮長度與設計中的長度保持一致。在灌漿的過程中,要對設備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檢查,落實檢查制度,加強對公路橋梁灌漿建設的施工管理和監督,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施工結束的檢查工作。壓漿施工時,水量的多少也是極其重要的,水量過多或者水量過少都會對鋼筋鋪設的灌漿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要嚴格的對水量進行合理范圍內的控制,對漿料進行充分的攪拌使其均勻,達到規定的鋪設密度,最大程度使漿料能夠平穩流動。
2.2加強對預應力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
公路橋梁施工中將混凝土技術有效地應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的施工建設中,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能夠進一步提升對施工的控制,在此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加強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進行整體的指標檢測,落實責任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綜合素質,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效地避免和減少混凝土發生裂縫的現象,進而有效地提高公路橋梁的安全性能和耐用性能,保證其最大程度的與施工要求達成一致。與此同時,要完善施工結束后期對于該工程項目建設的評估和總結,有效地控制好保護層的施工質量,必要時適當地增加保護層墊塊,為提高公路建設的穩定性、使用率和耐用率再加一層保護力。
2.3加強對預應力材料的檢驗和各工序的質量控制
要加強預應力材料的檢驗,使得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夠得到質量控制的目的。首先要對混凝土的使用期限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控制,混凝土的質量與公路橋梁的建設以及人們出行的生命安全問題直接掛鉤。在公路橋梁的建設中,對橋梁所使用的混凝土有相應的強度要求,因此提高預應力技術的質量迫在眉睫。為了有效地避免過早張拉,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對齡期進行強制的規定,達到相應的強度后方可進行張拉,目前我國強制力規定的時間為十天及十天以上。時間上的限制有效地解決了混凝土收縮和漸變引起的問題,避免了預應力損失過大和梁體反拱度過大的問題,若想達到更好的預期效果,在此過程中可以選擇采用級配良好的石英砂。
結束語
公路橋梁的建設質量是人們日常出行安全的保障,在我國的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的價值愈來愈大,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該技術無法最大程度地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必須致力于加強我國預應力技術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擴展技術的應用。對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進行規范,積極引進高科技人才,鼓勵工作人員大膽創新,大膽實踐,發揮預應力技術最大的優勢和潛能,提高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杜江波,管秀洋,程寶康.淺談預應力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及質量控制[J].居業,202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