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七讀財
對于投資小白來說,如果想要嘗試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可以從綜合性指數基金開始,比如滬深300或中證500。只要國家經濟持續發展,表現就不會太差。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買的基金會虧光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關鍵是另一個問題你更需要知道。一起來看看。
01
我們知道,基金本質上是集合大家的錢,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代替我們來配置投資。
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風險由高到低的基金類型是這樣的: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
一般來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越高,短期虧損可能性越大,相應的收益也可能會更多。
就拿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來說,其實是買了一籃子股票,而基金經理會幫你進行分散投資。
雖然單只股票可能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但是全部虧光的概率還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不少基金的合同中都有一個條款:當基金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不足200人時,基金公司是可以清盤的,畢竟這樣的基金也不值得繼續運營了。清盤流程完成后,會把剩下的資產按照持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
所以,基金虧光的現象還是比較罕見的。通常在那之前,基金已經被清盤啦。
02
你可能會問,有什么指標可以讓我們知道,一個基金的波動大小呢?
一個重要的維度一定要知道——最大回撤。
它是指按照過去的基金業績計算,在一個時間周期內,計算基金凈值從最頂峰到最低谷的落差值,也就是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時,你最多虧掉了多少。
在一些第三方的App上,通常都有最大回撤這個指標數據可以查看。
比如這只基金在近3年內,最糟糕的情況下虧損了27.45%。
一般來說,同樣的市場情況下,回撤越小,說明基金越抗跌;反之,表示抗跌能力較差。
最大回撤也是一個判斷基金經理應對市場極端情況的能力的重要指標。
一只基金最大回撤越小,可以證明基金經理對風險的判斷更加到位。
有一些基金,短期的收益率表現亮眼,遠遠高于平均;但是如果把收益拉長,你會發現它的回撤非常大,這代表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你可能會遭遇不小的損失。
巴菲特說過:“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作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必須確保永遠不讓大多數資金大幅虧損,否則需要翻盤的成本會很大。”
當你在挑選的時候,把最大回撤做為一個參考,可以幫助你選出投資體驗更好,能長期堅持定投的那一只基金。
03
雖然最差的情況不至于虧光,但長期持有表現差的基金,不管是賬戶還是心情都會不美麗。
對于投資小白來說,如果想要嘗試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可以從綜合性指數基金開始,比如滬深300或中證500。只要國家經濟持續發展,表現就不會太差。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老生常談,但經過實踐證明,卻是真理。
從數據統計來看,滬深300指數基金在各個時間段內的統計,收益表現基本都好過50%以上的其他基金。
因此,當作為新手判斷力不夠強的時候,選擇寬基指數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