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成 周益帆
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基金經理都有排行榜,永立潮頭非常困難。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你怎么能相信幾千元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近年來,通過理財實現個人或家庭財富保值增值、防范資產縮水,成了不少投資者學習和探索的路徑。
與此同時,大量名為“理財課”“財商課”的在線教學課程廣告充斥在網絡上。
有“理財課”廣告聲稱,只需要交1元錢或者9.9元學習理財課程,就可以讓你成為“理財高手”,并且“穩賺不賠”,收益達20%以上。
你信嗎?
據消費者李先生反映,去年年底他因一個“1元上12節理財體驗課”的廣告而加入十倍學堂、ibanker學堂的理財培訓微信群。體驗課快進入尾聲時,所謂的“老師”開始勸說學員花高價購買進階課程,說是交費后可以永久學理財,還時不時發截圖說一些學員跟著老師實操,已經賺回了學費。
李先生回憶,機構的“老師”有時還會和他私聊,說些“制造焦慮”“提升興趣”的話,還給他發一些收益圖。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他又花7999元購買了進階理財課。
李先生:體驗課內容還是很不錯的,進階課學費挺高,但“老師”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人是可以把學費賺回來的;還誘導我們,沒有錢,更應該報這個課,可以改變現狀。
按照這些“老師”的說法,上高額付費的進階課程就可以賺收益,年化收益率能大于15%,甚至超過20%。帶著這個期待,不少學員花了近8000元,成為了金卡會員。但很快學員們就發現,交了幾千元學費的課程甚至不如之前的一元課程。
出于失望,不少學員提出退款,卻一直被以各種理由拒絕,甚至被工作人員拉黑。
據了解,目前只有少部分學員在交費后拿到了發票和協議,但是發票的類目是“咨詢費”,而所謂的協議,其實是幾張報名交費須知,并不是協議。由于缺少維權憑證,目前學員們維權舉步維艱。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理財課程中所謂的“老師”,很多并沒有相關的資質或者從業經歷,大多都是在經過培訓之后,采用同一套話術來應對不同的學員。
首部《國民財商教育白皮書(2021年)》顯示,僅2019年,我國新增“理財教育”“理財培訓”相關企業近2000家,較10年前增長了800%。由此,很多專家預測,財商教育將是一個達到百億級規模的藍海市場。
一些業內人士及法律界人士認為,財商教育確實有必要存在,但行業不規范現象亟待監管。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曉表示,對于涉及高風險投資標的培訓內容的,無論是對于機構本身,還是教師的資質都應該有明確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便于監管部門的管理,也便于消費者選擇和判斷。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杰英認為,這些“小白”理財網課內容本身就漏洞百出。高杰英說,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基金經理都有排行榜,永立潮頭非常困難。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你怎么能相信幾千元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