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堅 李薇 李敏
[摘? ?要]文章旨在探究編制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的策略與方法。對400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分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設計編制的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符合4個維度組成要求(寫作成就態度、寫作功能態度、寫作借鑒態度和寫作學習態度),共 19個題目,方差累積貢獻率為47.580% ; 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為 0.819,各維度的 Cronbach α系數在 0.576~ 0.732之間,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結論為編制的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符合心理統計學評價標準,可以用來評價高中生的語文寫作態度。
[關鍵詞]問卷編制;態度;語文寫作;信度;效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6-0010-03
一、問題提出
態度是持久穩定的心理傾向,學習態度方面的心理學發現可以為揭示新的語文教育規律提供支撐。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形成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們認為,語文寫作教學不應一味關注寫作技巧的傳授,而應適度轉向語文寫作心理方面的研究,特別是語文寫作態度的研究。
現代社會心理學認為,態度有三種向度: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據此,臺灣研究者柯志忠(2000)將寫作態度的評量分為三個方面,即寫作知覺、對寫作的喜好和寫作歷程。鄭博真(1996)將寫作態度的評量分為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周文君(2002)指出,寫作認知包括對寫作態度的認知、正視自己為寫作者、對寫作的正向看法以及寫作是一種分享活動,寫作情感包括正向的寫作態度、對寫作的喜好和寫作焦慮。
查閱各數據庫,筆者尚未見到有關語文寫作態度量表開發和檢驗的系統化研究。鑒于目前缺乏語文寫作態度的測量工具,且語文教學對之又迫切需要的現實,本研究擬編制語文寫作態度問卷,并檢驗其信度和效度,以期能夠為學生語文寫作態度的測量提供有效工具。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廣西兩所中學10個班共4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93人(占48.3%),女生207人(占51.8%);年齡在16~19歲之間(M=17.67,SD=0.54),其中16歲4人(占1.0%),17歲134人(占33.5%),18歲253人(占63.3%),19歲9人(占2.3%)。
(二)研究過程
1.語文寫作態度問卷的編制過程
本研究采用心理測量學的方法和相關程序編制語文寫作態度調查問卷。具體過程如下。
(1)項目的篩選和初始問卷的構成
項目編制的主要理論依據是現代社會心理學中的“知情意行”育人理論。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注意到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表面上認知到位,但是情感不到位,以及潛在的意向不到位的情況。意向往往是學生焦慮的源頭,學生即便知道是什么,以及情感上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她)的意向——內心的期待目標,會對情感起決定性作用,而情感最終會起主導作用,導致其學習行為不當。
為此,本研究基于“知情意行”理論設計針對高中生的語文寫作態度問卷。圍繞這一理論初步擬定了70道題目,在與兩位專家討論題目的質量后,由四位語文教師對題目的語言表達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并在教師中隨機進行個人訪談,要求受訪教師在不改變題目內容的情況下給出問卷的修改建議,以糾正含糊不清的表達,進而確保被試者——學生能夠準確理解題目的含義。最后再由2位專家商定,形成包含52道題目的初始問卷。問卷采用李克特5點評分法(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2)問卷的施測
以班級為單位,采用團體測驗的形式讓兩所學校的被試者在初始問卷上回答所有問題后,共回收問卷420份,剔除無效問卷,獲得有效問卷400份。
(3)項目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信度與效度分析。
2.統計工具
采用SPSS 25.0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
(一)因素分析
為進一步考察問卷題目和結構的合理性,我們對測試數據進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進行 KMO 檢驗和球形 Bartlett 檢驗,得出問卷符合因素分析條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問卷進行分析,從問卷中抽出因子數4個。結合樣本計算各個題目之間的相關系數,刪除因子負荷小于 0.4 的題目,最后得到一個由19道題目4個因素構成的問卷。有關信息如下:KMO=0.821,Bartlett球形檢驗的χ2(df=171)=1655.416,p<0.01;各個題目抽取因子時的共同度在0.297~0.687之間。以主成分法抽取因素并進行Equamax旋轉,得到表1、表2的結果。
根據各個因素所含題目進行因素命名。四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寫作成就態度、寫作功能態度、寫作借鑒態度、寫作學習態度。
(二)信度分析
1.內部一致性信度
計算各因素及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各因素及問卷有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
2.重測信度
兩個月后,抽取一個班(N=46)進行重測。被試者的年齡在17~18歲(M = 17.70,SD = 0. 50),其中,17歲14人(占30.4%),18歲32人(占69.6%);男生25人(占54.3%),女生21人(占45.7%)。計算他們前測與重測的因素及問卷得分之間的Pearson積矩相關系數,獲取重測信度,結果見表4。
(三)結構效度分析
計算各因素之間及因素與問卷之間的Pearson積矩相關系數,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各個因素之間存在較低程度且顯著的相關,各個因素與問卷總體之間存在較高程度且顯著的相關。這表明各個因素既彼此關聯又相對獨立,它們都是問卷的合理組成部分。
四、討論
本研究通過因素分析,對所編制的問卷中包含的因子的同質性進行探究和概括。所編制的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涉及寫作成就態度、寫作功能態度、寫作借鑒態度、寫作學習態度4 個因子,共19道題目。這4 個因子分別包含7道、4道、5道、3道題目。所獲得的研究結果與我們的預期構想相吻合。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的編寫以學術界認可的“知情意行”育人理論為基礎,并充分結合了高中生這一群體在學習、為人處事及身心發展等方面的特點。檢驗選取的樣本具有代表性,充分考慮了性別、年級、學校類別等。這樣不僅保證了問卷的內容效度,還使得本問卷區別于已經問世的其他有關寫作態度的問卷。
由于缺乏權威性的同類測量問卷,筆者無法通過考察其他量表來分析問卷的效標關聯效度。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表明,量表均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取樣本皆為示范性高中的高三學生,因此該問卷未必適用于此類學生以外的學生群體。另外,本問卷的重測信度稍低,在以后的應用和研究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考察與完善。
本研究編制的高中生語文寫作態度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可以用來測試高中生的語文寫作態度并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