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鴻
摘? 要:隨著新課改與初中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的英語科目對學生基礎內容方面的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詞塊理論的寫作教學方法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指導中較為常見,通過詞塊與教材理論內容講解的相互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更好地認識課程章節的主要內容。因此,在詞塊理論的研究基礎上,研究現階段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方式,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關鍵詞:詞塊理論;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6-0170-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xical Chunk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of Writing
JIANG Hong? (Aoyang Middle School,Shouning County,Ningde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refor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the current English subjec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basic content learning. The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Lexical Chunk Theory is common in the English curriculum guidanc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exical chunk and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chapters in step-by-step learning. Therefor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Lexical Chunk Theory,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writ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Lexical chunk theory;Teaching of writing
1.引言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寫作與閱讀都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重要技能,但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難題。其中,寫作需要應用到的語言學習能力較多,如記憶能力、聯想能力、理解能力與翻譯能力等。從教學工作的角度看,英語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是主要的難點之一。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初中英語教學在不同章節、主題內容的教學工作上,基于詞塊理論的教學指導工作沒有被得到重視,不僅在教學指導方式上將寫作與詞塊學習相互區分,也使得教學內容完整性受到一定影響。
2.詞塊理論相關概述
詞塊理論最早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該理論認為語言的基本構成要素并非語法與詞匯,主要構成要素為多種詞匯的語塊構成。人類之所以能夠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構建人際交往的關系,主要在于語塊的使用。經由語言學家的研究,發現英語具有多種句子與詞匯結構,通過固定、半固定的組合形式構成日常使用的英語模式。通過模式化的轉變,使人的大腦能夠接受多種不同的詞匯組合模式。詞塊自身具有形式和功能兩種特點,匯集了語言學習和語言寫作中的多種語法、語義與語境等。從教學角度看,這種理論能夠通過凝練、相對簡化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英語詞塊的學習中逐漸意識到語法規則、短語單位等方面的特點。詞塊的教學運用使得英語寫作教學發生了較大轉變,通過詞塊理論與課堂教學的滲透,引導學生從詞塊理論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語言知識的獲取,以此持續提升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詞塊的作用分析
詞塊能夠為初中學生英語課程的學習積累不同方面的詞匯、句型等內容,并通過思維上的鍛煉,為寫作活動提供相應的思路;寫作活動的本身,也能為詞塊理論學習提供一定的思維指導。英語學習較為注重詞匯和語法中的知識積累與素材積累,學生在缺乏一定學習積累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詞匯認識不全面、語句翻譯不恰當等情況,進而導致學生難以更加深入課程理論內容的學習。詞塊理論主要針對詞匯、語法與課文篇章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在寫作時,獲取不同方面的系統知識。在剛開始進行英語課程的寫作學習時,學生容易陷入詞匯量不足等情況,進而影響當前的學習效果。詞塊理論通過分解、類比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一定規律,從而為寫作能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支持。
4.詞塊教學培養思路與對策
(1)借助信息技術組織詞塊教學
借助信息技術在數據信息、文字資料、視頻資料與圖片資料等呈現方式,能夠將詞塊進行集中展示,使原本以文字為主的教學資源呈現方式獲得較大程度轉變。在英語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使其能夠對教學活動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對于學生而言,通過教學資源上的豐富呈現,能夠較為詳細地進行學科理論內容方面的學習。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學科內容的展示,能夠使教學內容具備靈活多變的特點,通過該項特點的應用,能夠打造較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以往的教學氛圍營造工作中,教師能夠基于某項主題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機會較少,課堂教學氛圍也主要為教師講解而學生附和的形式。結合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能提供多種師生互動的主題,營造更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使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由此幫助教師實現教育工作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拓展。
(2)通過原聲電影開展詞塊教學
隨著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影音類型的教育資料開始大量應用在學科教育工作中。對于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而言,“詞塊”這項技能是該學科學習的必經之路,根據Krashen的研究理論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在通過語言環境進行語言輸入(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語言轉碼的形式,可以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條件。該類型可通過電影教學進行闡釋,比如:教師在結合基本學情的基礎上,選擇符合當前學生英語水平的電影資料,如《冰雪奇緣》的動畫電影,該電影作品在故事性與情節等方面引人入勝,教師可在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影片的過程中,要求每周特定時間觀看一部英文電影作品的精選部分。觀看環節結束后,需要結合電影作品的主要內容進行英語詞匯的學習及相關學習任務,如:電影中的精彩語句、難以理解的句式、詞匯特點以及相關釋義內容等,通過教師預先設置的詞匯學習要求展開學習。最后結合電影內容,發表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喜歡的人物、臺詞與故事情節等,可通過模仿的形式進行口語上的展演,以此訓練學生的英語詞匯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
(3)重視學生之間表現的差異性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逐步完善的發展階段,部分學生的內在思維與性格還尚未發展成熟,在實施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問題集中在學生具有的差異性方面。學生之間表現的差異性主要指思維上的差異、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學科基礎能力上的差異以及性格上的差異等。比如在“Topic 2: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從“who,when,where,what,why”的用法中進行學習,其次通過分層設問的形式,使學生理解“時間點+人物”如“In 1985 Steve left Apple”的詞塊表達方式。此外,教師還可針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進一步設問,如“Why could they be so successful?”使學生能夠從更深層次進行詞塊理論的學習,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理論運用能力。
(4)明確詞塊教學運用方向
通過詞塊理論學習發現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單元內容存在不同差異,如文章類型差異以及思想主題差異等。針對不同章節單元中的課文內容,教師需要從詞塊理論出發,通過恰當的詞匯學習方式,使學生從課文句法、詞匯用法的積累中,逐步建立起科學的寫作思維。
初中階段的教材內容種類較多,既包含一般性短語,也包含多種不同詞匯。由于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較為強調解題能力的單方面培養,使得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上,仍舊以傳統理念進行教學工作的設計指導,學生難以獲取詞匯上的理解。在現階段的英語寫作能力培養工作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課程理論學習與口語能力訓練之前,通過英語詞塊理論的灌輸,即根據教材的章節內容共性、理論共性以及價值取向等方面,在進行整合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基于理論內容的整合與整體觀念的建立,樹立完整的知識網絡結構,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整體性理論知識的應用。如“He liked singing when he was a child.”這一句子的教學講解過程中,教師可將句子通過詞塊劃分的方式,“child、liked、singing”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能夠逐漸養成詞塊分化的寫作觀念。
(5)課堂上呈現詞塊教學,培養詞塊意識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將文本知識與詞塊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能以較快的速度和效率重新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將詞塊教學貫穿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幫助學生識別和區分各類詞塊,總結語言使用規律。還可將句子劃分為不同的意群加以理解和學習,讓學生形成詞塊意識,并把該詞塊與適當的詞語運用串聯起來,結合適當的形式加以使用。
例如,在開展英語寫作教學時,面對相應的詞塊,教師可以進行情境創設,制造4~5個練習的句子,讓學生根據教師創造的情景,進行語言的訓練,以及知識的運用,以實踐和練習促進學生的水平提升,如繪制手抄報、海報等這些方式,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在面對相應的作文構思中,對于出現過的問題,該如何使用學過的知識。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自己的知識點,對學生在微課教學中,進行重難點標識,以此增進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領悟,掌握知識的靈活運用。
(6)結合語篇,試寫英語作文
詞塊教學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進行詞塊的積累,要注重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些都是要在大量學習和閱讀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結果。句子操練是寫作的另一個步驟,大量的句型結構的識記和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法,學習新的詞匯。在教學課文的過程中,想方設法介紹與課文有關的句型,鼓勵學生背誦并且輸出,這是英文寫作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另外就是復述課文,它旨在觀察學生有沒有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在復述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點,又重新鞏固了內容。在復述的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學生詞塊的運用,及時糾正,及時學習,將所學的新知識也可在某個話題中加以運用,讓學生學以致用,實操實練,加強鞏固。
5.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培養需要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與相應的教學理論,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整合模式打造新型英語教學課堂,確保學生能夠在當前的課程理論內容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較好的學科思維。而詞塊教學能合理地根據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素對學生進行分層,實施分層教學法,能夠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提高學習興趣,轉變了傳統單一乏味的統一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初中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在各方面為將來的高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彭燕平.用信息技術整合英語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校園英語,2017.
[2]席迎.運用詞塊教學策略,促進初中英語寫作[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8.
[3]黃雪真.詞塊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
[4]周建爽.淺析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電子商情:科技創新,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