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下降一級,河南給山東6000萬元;水質上升一級,山東給河南6000萬元?!睋氯A社報道,山東省、河南省近日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這則“對賭協議”,引發很多人的強勢圍觀。
@新京報:以1個億作為“籌碼”,倒逼跨流域生態治理加碼,無疑是一記實招:對兩地而言,這1個億置于財政盤子中,未必算多驚人的數額,比這“1億元”更重要的,是生態治理的決心——尤其是具體補償金額公布引發廣泛關注,將此事從環境治理議題“帶出圈”后,拿出“看得見”的治理決心,尤為重要。畢竟,誰都“輸不起”。
@澎湃新聞:與其上游下游為水“扯皮”,不如攜手“共擔共享”。盡管流域生態補償在落實細節上仍有很多地方需完善,但確實是個明晰責任、壓實任務的好辦法。
@網友“長亭古道”:這份涉及真金白銀的兩省協議簡直是現實版“魯豫有約”。流域治理,就是要省際聯動,建議這種對賭全國實行!
近日,一名清華大學大一學生在清華大學的在線學習平臺“荷塘雨課堂”上開設了《摸魚學導論》的課程,吸引超過1000多名同學加入。雖然該課程并非清華大學官方開設,也并未加入學校的選課系統,但“如何評價清華大學這門課程”的話題在網上迅速引發熱議。
@中國青年報:《摸魚學導論》不只是向同學“教授”摸魚攻略,或者毫無原則地鼓勵學生摸魚偷懶、無視企業正當規章制度。它站位于人的幸福,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緩解了學生的焦慮。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摸魚學導論》表面上是講“摸魚”,但實質不是真的不想努力、不想奮斗了。相反,它是一種自嘲。強壓之下,人為什么喜歡講笑話、段子?因為這也是一種意見的表達,以幽默的方式。這是一種反抗,一種辛酸,一種正義。
@網友“小哈哈”:“內卷”的反義詞——“摸魚”。
據民政部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將在遼寧、山東、廣東、重慶、四川實施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在江蘇、河南、湖北武漢、陜西西安實施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試點期限為2年,自2021年6月1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止。
@新華社: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的難得之處在于,其打通了民政和公安兩大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國一盤棋??绮块T、跨地域打破數據壁壘、數據孤島,客觀而言,這些工作確實具備一定的難度。也正因此,才更能顯示婚姻跨省登記的惠民底色。
@新京報: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其實很多事情的辦理都不應再有地域限制。事實也是如此。隨著這幾年電子政務、網上辦事的大力推進,網上辦、異地辦已經成為一種公共服務常態。現在,民政部實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可謂順時順勢之舉。
@網友“明天我要嫁給你了”:國家:請有情人原地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