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尚姣
【摘? 要】論文結合某省不動產“一網通辦”環境資源池升級建設實例,在利用已有IT資源環境的基礎上,通過計算資源池、網絡資源池、存儲資源池和虛擬化管理平臺的升級建設,為不動產各業務系統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并總結了運行環境建設的目標和技術路線。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upgrading construction example of real estate "one pass for all" environmental resource pool in a provin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I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 stable operating environment for each business system of real estate through the upgrad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uting resource pool, network resource pool, storage resource pool and virtualiz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summarizes the goal and technical route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關鍵詞】“互聯網+ ”;“一網通辦”;不動產業務;運行環境;虛擬化
【Keywords】"internet +"; "one pass for all"; real estate business; operating environment; virtualization
【中圖分類號】D923.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6-0154-02
1 引言
近年來,為滿足建設法制政府、創新政府、廉政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國家不斷推進各級政務部門在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開展業務應用。自然資源部要求,將“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業務進行全覆蓋,并提供網上“一網通辦”平臺,完成申請、受理、審核、登簿等業務環節和相關數據向外網(含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的遷移工作[1]。無論是在原有互聯網平臺上對新的電子政務外網系統進行安全部署,或是將原有業務專網平臺上的各系統向電子政務外網區和互聯網區進行遷移,都要求能在充分利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提供安全可靠的資源分配和運行環境。
本文以某省不動產登記業務運行環境擴容建設為例,通過對數據中心和總體建設思路的實際分析,總結出了新形勢下不動產業務運行環境的建設目標和技術路線。
2 建設目標和建設思路
2.1 建設目標
為保證不動產登記業務系統的順利部署和穩定運行,必須按照《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國土資發〔2015〕103號)要求,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方向,以“自然資源云”總體框架為技術指導,立足省廳云中心已有的IT資源基礎,運用虛擬化技術和云服務模式,按照需求擴充計算、存儲資源池,為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運行和數據存儲管理提供基礎環境;建立縱向互通、橫向互聯的網絡體系,為部、省、市、縣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之間,省級不動產登記機構與橫向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共享,以及向社會依法信息查詢服務提供暢通的網絡環境;建立安全保障體系,保障不動產登記信息安全、系統穩定運行。
2.2 建設思路
通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將各類基礎設施資源進行擴充與整合,構建為專用的各類資源池(計算資源池、網絡資源池、存儲資源池),并通過虛擬化管理平臺實現統一管理、按需分配、彈性調度,在保障目前已有政務系統、“一張圖”等業務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為不動產登記系統和數據平臺提供一體化的支撐平臺。
①計算資源池建設:需采用X86架構應用服務器,并通過計算虛擬化系統和虛擬化管理平臺實現計算資源的管理和統一分配。數據庫服務器采用獨立物理機雙機部署,同樣采用X86架構。
②網絡資源池建設:利用互聯網、電子政務外網和業務專網,實現與上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間,與省級橫向單位間,及連接各地市、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及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的網絡架構;完善部、省、市、縣四級全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體系,破除信息共享障礙,以保障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應用為突破點,全面支撐“自然資源云”數據資源、行政管理、業務監管、公眾服務4個應用服務體系的建設與應用。
③存儲資源池建設:按照不動產登記平臺各業務應用需求,規劃為多種架構和層次的存儲系統,如數據存儲系統、應用存儲系統、非結構化存儲系統等,并通過存儲管理平臺和虛擬化管理平臺實現存儲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統一分配。
④虛擬化管理平臺建設:擴充自然資源云虛擬化管理平臺底層支撐能力,用于統一管理各類基礎設施資源池(根據實際業務及管理需求),能夠以自助工作流模式,將各類資源按需、自動分配給需要的用戶及業務系統使用,并初步提供系統資源、硬件、網絡等保障資源健康狀況信息。以縮短系統的上線時間和部署流程,最大化利用IT基礎資源,并方便查找問題、簡化管理。
3 技術路線和整體設計
3.1 技術路線
①計算資源虛擬化:本項目采用虛擬化技術實現IT基礎設施資源的共享,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粒度的劃分和封裝,并根據用戶的需求變化動態進行資源的分配和調整,提升資源的利用率。虛擬化技術可以將物理資源等底層架構進行抽象,使得設備的差異和兼容性對上層應用透明,從而允許對底層千差萬別的資源進行統一管理[2]。此外,虛擬化簡化了應用編寫的工作,使得開發人員可以僅關注于業務邏輯,而不需要考慮底層資源的供給和調度。虛擬化提供了能夠支撐其運行的硬件資源抽象,包括虛擬BIOS、虛擬處理器、虛擬內存、虛擬設備與I/O,為虛擬資源提供了良好的隔離性和安全性,實現保護用戶關鍵業務系統和數據的目的。
②資源池建設:基礎架構資源的核心能力是提供用于服務資源的計算資源池,利用服務器虛擬化技術,不僅將CPU資源和內存資源按照需求通過虛擬化層分配給各虛擬化服務器,同時也從上層支持了平臺各系統不可缺少的應用中間件、Web中間件、數據庫等組成部分。開發過程中所必須的測試環境也可以一并提供。
數據存儲是虛擬化的關鍵,服務器虛擬化支持多個不同的數據存儲類型,包括使用SCSI、SAS或SATA驅動器的本地存儲,使用iSCSI或NFS基于網絡的存儲,以及光纖通道(FC)數據存儲。
軟件定義的網絡可實現網絡虛擬化,從而創建高效、敏捷且可延展的邏輯結構,并滿足虛擬數據中心的性能和可擴展性要求。軟件定義的網絡解決方案采用虛擬安全設備架構。虛擬工作負載網絡流量會流經這些設備,并且在此應用了防火墻和負載平衡等一系列安全手段,保障系統符合國家相關網絡安全要求。
③虛擬化管理平臺:通過虛擬化管理平臺的建設,構建統一的異構虛擬化管理平臺、自助式云服務運營管理中心和云資源監控管理中心,從而實現以下業務需求:
第一,構建X86服務器虛擬化資源池。
第二,實現物理機、虛擬機、網絡資源、主機資源、存儲池等資源的統一管理;虛擬機模板、ISO鏡像的統一管理。
第三,支持X86虛擬化資源池和非X86虛擬化資源池的異構管理。
第四,支持多種虛擬化技術。
第五,通過自助云服務運營管理中心實現資源服務申請的標準化、流程化;軟件部署的一鍵化、資產管理可視化。
第六,通過云資源監控中心實現云平臺資源的集中監控和告警管理、報表管理。
3.2 整體設計
整體按照“網絡分層、功能分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設計,根據目前的業務分布情況劃分為多個相互獨立的區域并通過立體的安全手段進行隔離和控制。
部署相應的基礎設施環境并通過各類虛擬化技術屏蔽底層基礎設施硬件層的差異和復雜度,向上呈現為標準化、可定義、彈性的資源池,然后通過虛擬化管理平臺實現統一的管理、宏觀調度、資源申請/分配/監控、流程定制和審批、服務計量等功能。
通過虛擬化管理平臺可根據部門、業務系統等為基本單元劃分相應的虛擬資源,在圖形化界面中通過選中虛擬資源圖標(如虛擬主機、虛擬網絡、虛擬安全、虛擬存儲等)并簡單拖拽、配置后,即能搭建虛擬數據中心,并生成虛擬數據中心拓撲圖,且能實時監控和管理。
整體設計包含基礎資源池擴充、虛擬化平臺擴容、安全設計等(見圖1)。
4 結語
升級改造后的數據中心滿足了承載不動產“一網通辦”平臺各業務網、互聯網和電子政務外網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需求。下一步,如何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提高各業務平臺跨網數據交互的可用性和實時性[3],將是增強業務間交互效率的探索方向。
【參考文獻】
【1】劉聚海,張菲菲,李彥,等.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支撐下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總體框架研究[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9(01):3-7.
【2】虛擬化與云計算小組.虛擬化與云計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3】馮永玉,關純安,王志強,等.不動產登記跨網數據交換系統設計與實現[J].山東國土資源,2020,36(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