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媛媛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行業將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都運用在日常管理、生產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當中。本文從數字化閱讀的現狀出發,詳細分析了數字化閱讀的優勢。旨在為數字化閱讀的運行和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化閱讀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同行業與不同行業之間,不同領域與不同領域之間,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跨界與被跨界隨時再發生。對于圖書館而言,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將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運用在圖書館的日常管理、數據維護、讀者服務等圖書館業務當中,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原本與圖書館業務不相干的企業、行業、領域正在和圖書館進行著跨界與被跨界、融合與被融合的改革與轉型中。而發生改變的不僅僅是圖書館,以及與圖書館相關的周邊行業,就連圖書館的服務對象、讀者群體也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發生著巨大的改變。以前,讀者都是通過閱讀紙質圖書的方式來完成獲取信息、獲取資源,并進行學習和閱讀的模式。但是,在“互聯網+”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讀者已經不在于滿足越通過閱讀紙質圖書來獲取信息資源,而是希望有越來越豐富的閱讀媒介幫助讀者更好的完成閱讀。比如,當下最流行的閱讀方式是用電子閱讀器進行閱讀、手機閱讀、 iPad閱讀、在線閱讀等等。這些新型的閱讀方式都是以數字化閱讀作為主要的閱讀模式,將傳統的只能在紙質圖書中看到的文章信息資源轉變成電子資源的模式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二、數字化閱讀的現狀
在互聯網技術還不發達和普及的時候,人們都是通過閱讀紙質圖書的方式獲取信息資源,即人們閱讀的方式只有讀書。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以及一些新奇電子產品的誕生和廣泛普及,人們已經不滿足與閱讀紙質圖書。這些電子設備可以是手機上閱讀類的APP軟件、可以是iPad上的PDF或是word格式的文章,也可以是模仿紙質閱讀模式的Kindle閱讀器。人們之所以選擇使用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是因為紙質圖書更新速度慢,有的圖書還非常厚重不容易攜帶,而電子設備更加輕便,只要一部設備就可瀏覽和閱讀網上所有的圖書資源,而且很多電子設備都具有讀屏功能,這讓人們在休息、做家務、逛街的同時還可以“聽書”。而這些圖書資源大多都是免費的,不需要讀者再去花錢購買書籍。這也是人們愿意選擇電子圖書的主要因素。
“互聯網+”就是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不斷深入的前提下,各行各業都將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并在合作的過程中產生更多新型的行業。目前,很多移動通信的運營商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企業,都在積極的尋找與各行各業進行跨界合作的機遇。在數字化閱讀的背景下,這些移動通信的運營商也將數字閱讀加入到自身行業的運行當中。因此,讀者都感到現在接觸到數字化閱讀的方式越來越簡便,移動運營商所能夠給讀者提供的閱讀服務模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其中,最受到民眾歡迎的當屬低成本的數字化閱讀模式。很多移動運營商通過移動網絡以及移動終端設備,可以為讀者提供海量的數字化閱讀資源。這些資源有很大一部分是免費提供給民眾,讓讀者進行閱讀和瀏覽的,而其中有一小部分是需要付費的。也就是說讀者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夠閱讀和瀏覽整篇文章,但是所交納的費用非常的低。因此,這種低成本甚至是免費提供閱讀服務的模式,是現階段讀者普遍使用數字化閱讀方式。為了更好的了解近階段數字化閱讀的具體狀況,以及讀者對于數字化閱讀模式的關注度以及接受程度,筆者在清華同方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CNKI數據庫中對數字化閱讀的文獻進行了詳細的整理。文獻采集時間截至2020年12月底,通過對“數字化閱讀”作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得到檢索結果共計2114條記錄,其中學術期刊1561篇、學位論文142篇、會議73篇、報紙109篇、圖書4本、學術期刊1篇、特色期刊224篇。經過所有這些與數字化閱讀相關的論文資料進行系統的整合和分析后,筆者發現當前數字化閱讀現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在數字化閱讀當中,利用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設備進行閱讀的方式,是當今數字化閱讀的主要方式。數字化閱讀主要是通過電子文本資源的方式提供給廣大民眾。因此,手機作為可以瀏覽和閱讀電子資源文獻的工具,以其便于攜帶、體積小、功能齊全等眾多優勢,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歡迎。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瀏覽手機的方式去閱讀和查找信息資源,并且手機還是當今時代,人們主要隨身攜帶進行溝通交流甚至是在線辦公的主要設備。因此,在數字閱讀中,讀者主要使用的閱讀工具是通過移動閱讀模式來完成的。第二,數字化閱讀與傳統的紙質閱讀方式不同,傳統的紙質閱讀方式主要是通過提供的方式,讓讀者被動的去接受閱讀和查找信息資源。當讀者需要閱讀或者查找信息的時候,讀者必須要到書店或者圖書館進行查找和閱讀。但是,閱讀的范圍非常小,只有圖書館或者書店所能夠的提供的圖書中進行查找和閱讀。但是,數字化閱讀因為借助了移動互聯網絡和移動終端設備,因此讀者只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搜索,想要查找的內容或者是書名,就可以得到海量的搜索結果,并且可以從這些結果當中進行篩選和查找,最終找到符合自己需求和需要的數字化資源。同時很多手機APP軟件以及與閱讀相關的微信公眾號,都會將用戶瀏覽閱讀查找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并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后,可以得出這名用戶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喜好,并主動的為用戶提供相關的閱讀內容,這樣不僅讓用戶更便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閱讀內容,還增加了讀者對于APP軟件以及微信公眾號的使用率。通過對讀者閱讀喜好和閱讀習慣的了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為讀者推送信息,這也方便為讀者進行個性化制定信息需要。第三,數字化閱讀因為多是使用移動設備來進行閱讀的方式,因此,數字化閱讀有所要面對的用戶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因為對于年齡大的讀者群體而言,他們在接受電子設備以及對于電子設備的使用和閱讀,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年紀稍大一些的讀者群體很多都會存在老花眼的情況,而電子產品通常屏幕與紙質圖書的大小尺寸相比較而言,電子產品的確不占有優勢。因此,他們在閱讀屏幕相對較小的電子產品時,往往都會出現看不太清楚的狀況。并且長時間看電子產品還會造成視疲勞和眼睛不舒服的情況,同樣老年人群體在面對種類繁多,功能繁多的電子設備是有時,在操作上也會出現一定的障礙。因此,利用電子產品進行數字化閱讀的用戶在年齡上趨向于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第四,我們所說的數字化閱讀與人們拿手機刷文章,刷網頁的閱讀方式不同,我們所說的數字化閱讀是指人們借助電子設備去閱讀。原本只能通過紙質圖書來獲取的信息資源。閱讀數字資源的讀者群體,往往在以前也都喜歡到圖書館或者去書店去外借和購買紙質版的書籍,而當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移動終端設備的廣泛普及,這樣的群體還會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來閱讀大量的電子圖書,獲取信息資源。因此,數字化閱讀的讀者群體都趨向于擁有高知識、高專業水平的讀者群體。為了更好的了解讀者對于數字化閱讀的使用情況,筆者同樣在CNKI數據庫中對移動圖書館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文獻的統計和采集。文獻采集時間截至2020年12月底。為了更好的研究移動圖書館筆者分別對移動圖書館出現的先后順序,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掌上圖書館。筆者分別對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掌上圖書館作為檢索的主題進行搜索和文獻采集。通過對于這三種主題進行的文獻采集后得出,無論是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還是掌上圖書館,他們在文獻發表上呈現出每年都在上漲的趨勢,其中文獻發表量增長趨勢最快速的是移動圖書館。其中以移動圖書館作為主題關鍵詞進行檢索查找后到論文4679篇,其中學術期刊4008篇、學術論文250篇、會議84篇、報紙17篇,圖書2本、成果3篇、學術輯刊4篇、特色期刊311,占總體文獻總量的80.05 %;手機圖書館作為關鍵主題詞查找出的文件得到論文1079篇,其中學術期刊961篇、學術論文39篇、會議31篇、圖書2本、特色期刊46篇,占總體文獻總量的18.46 %;掌上圖書館作為關鍵詞查找的文獻共計到論文87篇,其中學術期刊78篇、學術論文2篇、報紙1篇、特色期刊6篇,占總體文獻總量的1.49%。由此也可以看出,社會學者以及圖書館人對于移動圖書館的研究中主要是以移動圖書館的研究文獻占有主導的地位。通過對CNKI數據庫文獻進行查找統計和分析后,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對于移動圖書館這個領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由施曉軍在江蘇圖書館學報上發表的《論移動/無線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并且社會各界學者以及圖書館人對于移動圖書館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每年對于各領域的研究,以及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獻還呈現出每年都在快速增長的狀態。其中以移動圖書館的研究為主導地位。越來越多的圖書館人和社會學者都將研究的目標和方向定位在移動圖書館上。
三、數字化閱讀的優勢分析
3.1數字化閱讀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為什么說數字化閱讀逐漸取代了人們閱讀紙質圖書的習慣。首先,以前讀者想要閱讀圖書,想要獲取信息資源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到圖書館查找和外借圖書,或者到書店去自行購買圖書。人們在閱讀圖書時,還會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首先,因為紙質圖書需要在有光亮的地方去閱讀。因此,這就需要讀者要么在白天去閱讀,要么在天黑后需要在有燈光的地方去閱讀。其次,紙質圖書由于其自身是由紙張進行印刷出版發行的,這個屬性決定了讀者如果想要隨時隨地的去閱讀這本圖書,就必須要將紙質圖書進行隨身攜帶。如果說讀者想要看一部小說,那么對于攜帶一本小說類的圖書或者人物傳記類的圖書,攜帶起來還是比較方便。因為,可能只需要帶一本或者兩本圖書即可,但是如果讀者想要閱讀一些專業類比較強的圖書,或者是需要隨時隨地進行研究和探討,那么一本圖書可能不會滿足讀者對于現有知識查找量的需求。那么,讀者可能就需要攜帶兩本甚至更多的圖書,大量的圖書會給讀者在攜帶上帶來很大的不便,也需要讀者費更大的力氣去拿著它到處行走。尤其是有一些紙板圖書,它是精裝的紙板印刷的方式進行出版發行的,那么它的紙張會更厚,每一本圖書的重量也會更加沉一些。因此,紙質圖書攜帶起來并不十分的方便。而數字化閱讀的方式改變了讀者對于原有閱讀圖書的方式和習慣。數字化閱讀借助于移動互聯網和電子閱讀器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給讀者提供隨時隨地的數字化閱讀內容,并且這些給讀者提供的數字化閱讀信息的數量并不是用幾百條幾千條來計算的,而是可以說是用海量的閱讀信息來保證讀者所需要的任何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因此,這種不受時間、不受空間、不受地點限制的新型閱讀方式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并且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在民眾之間進行廣泛普及。數字化閱讀的方式不僅僅改變了讀者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的沉重的紙質閱讀的書籍,同樣它還為廣大民眾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以前,讀者想要閱讀紙質圖書就可以到圖書館進行查找和外借,但是如果讀者想要的這本書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中并沒有這本書籍的情況下,讀者就需要自行去書店或者網上商城進行購買。這其中也包括很多專業類的圖書,以及一些精裝的圖書,這類圖書的價格都比較昂貴,因此需要讀者花費很多的金錢。但是,數字化閱讀方式可以大大的減少讀者在于購買圖書上的金錢花費。目前,有很多的圖書館以及讀書網站讀書APP軟件上都會免費的,為讀者提供大量的數字化信息資源,讀者不需要來到圖書館或是書店,只需要登錄圖書館的官方網站就可以按照操作提示很方便的下載讀者想要的數字化信息資源。
3.2檢索方便快捷
數字化閱讀資源的檢索方式和傳統的紙質圖書檢索的方式存在著極大的不同。傳統的紙質化圖書的查找需要讀者來到圖書館,并告知圖書館工作人員自己想要查找紙質資源的關鍵詞,或者是需要某一類型的圖書的關鍵詞或者書名。然后,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圖書館管理系統當中根據關鍵詞或者提名進行查找,系統會根據工作人員所輸入的關鍵詞或者書名在所有的管藏信息當中進行查找,并給出符合查找內容的所有結果。查找出來的這些結果主要是包括圖書的書名、作者、出版社、ISBN號、出版時間、單價、圖書摘要等信息,如果查找出來的結果數量比較少,那么圖書館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這些書的索書號將這些書挑揀出來讓讀者挑選。但是,如果查找出來的結果數量非常多,無法保證圖書館工作人員將每一條檢索結果出來的圖書都查找出來的情況,就需要讀者根據系統中所提供的上述信息,由讀者進行進行大概的挑選,并辦理借閱操作。這種查找和檢索的方式,很難讓讀者快速準確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圖書資源。往往是不僅浪費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和讀者的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結果還有可能是徒勞而返。而數字化閱讀的方式,就將檢索和查找的方式進行了改革,因為數字的話信息資源包含了一本圖書當中的所有內容,不僅僅有圖書的書名、ISBN號、讀者的信息等等,還包含了這本圖書的所有內容。因此,當讀者在搜索引擎上進行搜索時,讀者不僅可以根據說明進行查找,還可以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查找,并且查找出來的圖書還可以馬上閱讀。這不僅僅讓查找和檢索變得更為方便和快捷,還能夠大大的提高了讀者查找信息資源的效率和準確性。
四、數字化閱讀服務改革策略
4.1加快資源數字化進程
第一、加快紙質書向電子書轉化
傳統的閱讀方式都是讀者借閱紙質圖書,雖然這種方式已經流傳很久,但是也存在這一定的弊端,比如紙質圖書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損壞,而且保存方式受到環境的影響,太濕潮、太暴曬的環境都會損壞圖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書籍已經逐步走進大眾心里和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這種便捷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閱讀方式深受大家喜愛。圖書館要順應這種趨勢,滿足讀者需求,逐步將紙質資源向電子資源轉變。比如,圖書館在采購新圖書時,要和圖書供應商進行溝通,不僅要紙質圖書,還要圖書的電子資源,以便工作人員可以將這些電子書資源錄入到本館的系統中,供讀者使用。而對于很多年代久遠的圖書和已經無法找到相對應的電子資源的這些圖書,工作人員就要利用一些新型設備將這些紙質書籍進行掃描、拍照等方式進行保存,并且進行電子文檔的備份。將這些電子資源也加入到圖書館借閱系統中,以便讀者隨時用自己的電子設備進行下載和瀏覽。
第二、整合數字化資源
再把紙質圖書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的基礎上,要將這些數字化資源進行系統的收集并整理,然后將這些整理好的資源統一收錄在數據庫系統中,將原本的數據庫進行擴充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系統。這個系統不僅支持圖書管理員進行使用,還支持讀者用戶使用。當圖書館工作人員使用該系統時,可以對系統中的電子文檔進行管理,該系統可以對電子文檔進行實時更新。當用戶使用該系統時可以對該系統中的不同模塊進行分類,在分類后的模塊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圖書館工作人員利用系統進行資源錄入的時候要先對信息資源進行篩選,將好的資源錄入到系統中,并篩選出不好的資源將其刪除。這樣可以盡可能的讓讀者在檢索圖書時很快的找到自己所需的圖書,并且可以接觸到更多好的圖書信息。
第三、設置實時報道屏幕
為了讓用戶接觸到更多更快捷的信息可以在館內醒目的位置,設置一個時事新聞報道板塊。這個板塊可以是傳統的黑板報形式,也可以是現代化的數字LED屏幕。這個板塊報道每天的主要時事新聞,并且可以做到滾動播出和實時更新。這樣就能夠讓讀者用戶可以緊跟著時代的腳步去學習去閱讀去了解,這對于讀者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板塊還可以設置一些名人名言和當日的天氣情況。讓進館的讀者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
4.2支持數字化的閱讀方式
第一、圖書館要加快數字化閱讀方式的進程。
很多圖書館都在保留傳統圖書館的職能和優勢的基礎上,將現代化軟件系統和新的運行理念融入到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以新媒體閱讀方式的使用為主,包括微博、微信、各大交流論壇等等,這樣促進了電子設備和電子閱讀方式的廣泛使用。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瀏覽網頁看新聞、下載電子圖書、收看學習講座甚至是“聽書”,這種閱讀和學習的方式讓用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暢快的閱讀。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僅要將電子設備和電子文獻資源引入到圖書館中,還要盡可能的擴充館藏資源,讓電子數據庫更加豐富。這樣做才是以用戶為中心,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了方便用戶閱讀,圖書館可以專門設置電子閱讀專區,里面可以安裝可供用戶使用的電腦、iPad等電子設備。用戶在使用時,只要自己進行簡單的操作將就可以檢索到想到的圖書和資源,還可以通過數據線和wifi傳輸的方式下載到自己的電子設備上。
第二、圖書館的服務工作要面面俱到。尤其是對一些不能自主閱讀圖書和不能操作電子設備的用戶,比如盲人讀者、老年人、兒童。對于盲人讀者,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進行細心的引導,幫助他們查找他們所需要的電子資源,并下載有聲讀物。對于老年人和兒童,他們對于電子設備使用并不方便,這時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對他們進行幫助和指導。而對于一些工作比較忙,時間比較緊的用戶,圖書館可以專門設置和開發精華書專區,并在系統中設置“精華摘要”模塊,方便用戶查找圖書,提高閱讀效率。
4.3以用戶需求創新服務流程
第一、現代化圖書館都是將傳統圖書館與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目前,很多圖書館已經不用傳統的手工借閱圖書館的方式,而是運用電子化借閱方式。例如,由原來的紙質借閱證改為電子借閱證,紙質圖書借閱卡改為電子借閱等。讀者自己就可以在查閱書籍的電腦上檢索想要的圖書,然后進行預約登記,在刷上自己的電子借閱卡,就可以完成借書過程。同樣,還書的時候也是非常簡單,只要刷一下自己的電子借閱卡,點擊要還的圖書進行歸還操作即可。
第二、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進行創新服務時,要牢記以讀者為中心,要設身處地的為讀者著想,盡可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在設置創新服務流程時,要把自己想成是一名讀者,如果我想去圖書館借書,我希望圖書館可以給我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怎樣利用圖書館查找自己想要的圖書資源。圖書館工作人員只有這樣為讀者著想,才能設計和開發出更人性化,更符合讀者需求的電子借閱系統。同時,要特別注重系統的操作性和安全行,一個好的系統軟件不只是設計好,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通過上百上千次的使用測試和在實際中實踐中慢慢探索不斷更新和優化。
第三、圖書館的主要核心工作就是借與還,這其中不僅包括借還圖書,還包括期刊、報紙和電子資源等等。但是為了滿足讀者更加廣泛的需求,圖書館還應還提供對其相關的周邊服務,比如為讀者提供電腦以方便他們檢索和瀏覽使用,為讀者提供打印機和復印機以方便讀者將需要的材料進行復制,為喜歡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服務的讀者提供音樂室、電影放映廳等等,這些個性化的服務都可以為讀者帶來精神享受,提高讀者的綜合文化素養,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個人愛好。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圖書館的職能作用。
五、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互聯網+”這個大環境中,社會和圖書館要想將數字化閱讀進行推廣和普及,一定要借助移動圖書館的優勢要讓移動圖書館在圖書館日常管理中起到優勢的地位,同樣要讀者的心中將移動圖書館的地位不斷提升。因此,“互聯網+圖書館”不僅順應了時代的要求,還滿足了當代社會,以及讀者對于現代化閱讀方式的要求。同樣,“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數字化閱讀方式還促進了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