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華
[摘要]十九大以來,為適應新時代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國有企業改革速度不斷加快,在企業結構和管理模式方面有了很大改變。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對企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使企業的管理水平及業務水平不斷提升,促使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何完善企業干部隊伍建設,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力,是當前國有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诖?,文章結合筆者自身實踐,探討了當前企業干部隊伍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以供相關人員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D26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10-0025-03
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支柱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隨著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逐步增強,競爭環境不斷惡化,行業升級與轉型迫在眉睫,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推動干部隊伍適應新形勢,銳意創新,敢于擔當,開創企業發展的新局面已經成為國有企業工作中的重點。
一、國有企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意義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只有著力提升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國有企業干部是普通職工的領導者,對具體工作安排、人員調配、資源配置等方面工作都要能夠統籌兼顧,其綜合素質及能力直接影響著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各項事業的良好發展。因此,新形勢下,必須下大力氣抓好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建設。
首先,干部的基本工作素質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隨著國有企業的轉型與升級,其內部管理體制趨于完善,經營模式也有所改善,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就需要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這部分內容,這也是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主要途徑。良好的干部隊伍建設是國有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干部隊伍建設工作一直以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1]。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干部隊伍建設是提升國有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核心關鍵,只有不斷提升干部隊伍建設力度,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2]。
其次,領導干部在企業的發展中不僅承擔著高素質隊伍建設的責任,還要為國有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擔起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完善“四責協同”機制,切實落實企業發展第一責任人的思想,不斷強化對職工的管理,并不斷改變干部隊伍工作的觀念和形式,才能持續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做貢獻。
二、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干部培養機制尚不完善
目前干部培養機制還未成體系,特別是干部隊伍的考核評價還不能與績效激勵緊密掛鉤,考核結果的運用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完善的績效考核不僅能夠反映出干部的綜合素養和業務能力,也能反映出當前企業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企業還可借助績效考核形式確定各級干部的業務知識、綜合素養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能力,進而為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一手資料。但是,目前企業干部績效考核工作很多停留于表面,多是靜態的考核,并且考核結果與薪酬不能緊密掛鉤,也沒有有效應用到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建設當中,不僅不利于干部的良好成長,還會在企業的運營和發展中形成得過且過的氛圍,難以保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立于不敗之地。
(二)干部階梯隊伍斷層問題突出
少數國有企業選人用人標準相對單一,“資歷優勢”相對凸顯,干部隊伍相對穩定,導致人才晉升通道相對狹窄,尤其是對科技研發類企業而言,不利于留住優秀人才,導致干部階梯隊伍斷層,容易出現用人之時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另外還存在后備干部培養不足,培養路徑相對單一,沒有真正做到“缺什么學什么”,也沒有結合后備干部崗位和自身特點,有效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部階梯隊伍培養計劃,容易導致內部缺乏整體的培養、溝通和評價機制[3]。國有企業干部階梯隊伍建設應進行有的放矢、科學合理的規劃,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應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有意識地將“精英”人才充實到干部隊伍中去,同時,還應做好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這樣才能將其不斷與企業的“元老”進行融合,充分發揮其協同作用,進而確保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有序更替。
(三)職務職級雙晉升通道未能有效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蓖恚绻麌衅髽I的干部沒有上進心,不愿做難事,不敢于擔當,也難以在工作成效上取得成就。有些干部有上進的愿望,但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也打擊了其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企業內部就需要開辟職務職級晉升“雙通道”,有利于激發出干部隊伍活力,敢于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攻堅克難,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目前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充分運用晉升“雙通道”的優勢,導致有的干部在自身崗位上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和“不求有功、但示無過”的想法,缺乏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有的干部更適合專心做研發,但困于日常管理瑣事中,不利于企業科技研發能力的總體提升。
(四)干部隊伍素質與企業科學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新時期對干部素質要求較高,部分干部在思想觀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風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干部思想認識與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還不相適應,有的在觀念上存在重“顯績”輕“潛績”、重當前輕長遠的問題,有的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體制機制等方面,還缺乏科學的方法和措施,有的在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方面躑躅不前、工作不實,存在畏難情緒或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責等問題。有的干部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守正創新意識,進而導致其與企業實際發展不相適應,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與企業高速發展需要還存在一定矛盾。
(五)干部隊伍凝聚力不強
國有企業干部隊伍是與職工接觸最多的群體,是各部門生產運營的具體指揮者,其主要職責就是協調部門之間、部門內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完成經營目標,促進企業平穩運行。干部綜合協調能力、群眾凝聚力較強,有利于推進工作順利開展。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部門之間的溝通時,有的干部站位較低,容易只考慮部門利益而忽略公司整體利益,有的干部不善于溝通協調,不善于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環境,有的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判斷,不善于統籌協調、科學安排,工作中有時“打亂仗”,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群眾威信不高。
三、有利于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對策
(一)強化做好選人用人與干部培養機制
創新選人用人方式,試行競聘上崗提高競爭意識。建立干部職務晉升與職級晉升的“雙通道”,有效暢通干部晉升渠道,使企業的崗位能進能出,有效發揮干部隊伍的發展活力。完善干部考核機制,探索考核與績效緊密掛鉤的方式方法。只有充分將企業的經營效益與干部的績效結合起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4]。目前,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只有保持其正常經營與發展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國有企業將干部的獎懲考核與績效補償機制進行結合,通過強化每個人的職責意識和工作熱情,調動每個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對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強化做好后備干部培養,完善階梯隊伍建設
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強勁的競爭力,就需要強化對干部人才的培養。對于實施的人才政策不僅要著眼于未來,也需要解決當下其在發展中的燃眉之急。當前年輕干部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加快對干部隊伍的梯隊建設已經成為國有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以往的人才培養中,企業將重心放在了個體培養上,這也導致梯度建設落后,不能實現干部的高素質、專業化的發展。通過金字塔人才構建模式,推動各類各級干部不斷涌現、聚焦塔尖,關注塔基,構建更加有活力的人才梯隊。同時,為進一步拓寬年輕干部的成長和發展空間,企業還需要重點對后備人才進行挖掘和培養,通過完善的培養機制和用人機制,建立配套的管理評價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員工,還需要進一步拓寬其職業發展通道,進而實現青年干部的逐步成長。
(三)采取積極措施,實現干部能上能下
2015年7月,中共中央發布的《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中指出,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構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能上能下”整體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研究與解決。首先,就需要不斷強化企業干部人員為企業良好發展服務的宗旨意識,不能讓干部的提拔蒙上功利性的因素,讓每一位干部都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崗位工作。同時,還需要創新干部日常的監督機制,首先對外,可以將干部的責任與目標按照不同的崗位和職位進行科學的定量和定性,并將其工作內容和成效進行公開,以方便群眾對其進行監督。對內,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干部管理和監督機制,結合干部的崗位,職位及工作實際合理設置一個考核階段,并對期限內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充分解決干部不作為、對企業發展沒有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的問題[5]。
(四)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提高干部整體素質
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在于教育,必須把干部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抓緊抓好。加強干部隊伍教育,一是要教育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要使每個干部隊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企業發展中的責任和擔當。二是要以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題,教育干部認真學習本職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要分層次開展專題專項培訓。三是不斷提升教育培訓層次。積極組織開展各類高層次培訓活動,加大高端培訓資源的整合使用,鼓勵業務骨干和在崗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進行高層次的學歷、學位教育。通過教育培訓,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五)強化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凝聚力
目前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通過提高其能力和素質有效轉變其工作作風,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一是提高崗位履職能力。干部要想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工作,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在加強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還需要完善自己市場經濟、科學技術、法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崗位專業技能,推動企業經營和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二是提高克服困難的能力。干部在執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需要有擔當精神,敢想敢干,要從企業發展的實際出發,對以往的工作方式進行創新,為保證實現經營目標探究新的發展道路。三是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干部在平常解決實事的過程中,要強化與其他部門之間取得聯系,并在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合理推進各項問題的有效解決。因此,需要加強與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從而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只有有效解決以上“三力”,才能在整個企業的發展和經營中獲得強大的凝聚力,才能切實做好為企業的發展服務的工作職責。
四、結語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任重道遠,其在不斷發展中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特別是對專業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在各專業管理領域展現高精尖技術的干部隊伍,只有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改革與創新,增強宗旨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選出企業需要的敢于擔當的干部,培養企業發展需要的干部隊伍,充分調動干部員工的積極性,集思廣益,推動干部隊伍建設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適應復雜多變的新形勢,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淑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國有企業績效考核工作[J].經營管理者,2016(01): 183-184.
[2]湯熒燕. 淺談新形勢下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9(2).
[3]方向.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干部隊伍建設芻議[J]. 現代國企研究, 2017(10):217.
[4]白廣磊. 讓管黨治黨責任在深化細化中落實——上海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機制工作綜述[J]. 中國紀檢監察, 2018, No.564(10):55-56.
[5]賴福榮. 如何加強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建設[J]. 管理學家,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