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成本法是企業實現成本控制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針對各個成本動因的分析,直觀有效地了解企業成本變化的根源,對于更好地控制成本具有積極的意義。針對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系統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對物流系統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解,發現作業成本法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進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對應性的解決建議,以期能夠幫助更多企業進一步提升物流成本控制效果,為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物流系統;應用價值;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6-0014-03
在企業物流系統中對有關成本進行分析與控制時,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會對結論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而影響決策。區別于傳統核算方法,在企業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通過作業量確定成本,有助于決策者了解物流成本動因并控制其變化。企業實現物流管控與效益提升,不僅需要使用作業成本法,還應明確其不足之處,并采取措施優化其使用流程,以提升使用效果。
一、作業成本法的內涵與特點
企業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加強內部管理,應用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法實現對于成本的全面控制,這樣才能夠為企業最終經濟利益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作業成本法作為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成本管理方法,具有傳統方法無法替代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依靠成本動因進行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是根據成本動因進行成本分配的一種成本管理方法。對于企業產品成本來說,并不是說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所耗用的成本就越高。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產數量越多的產品,所耗用的單位成本反而越低,這是規模經濟影響的結果。由此可見,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其本質缺陷,不利于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作業成本法根據作業量對產品進行成本分配,對于單個產品而言,根據發生的作業量來確定其成本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因此,作業成本法比其他成本法具有更加有利的優勢。企業應加強對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充分地發揮其優勢,讓作業成本法真正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與管理。
2.與戰略管理有效結合。作業成本法對于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意義深遠。在作業成本法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各種間接費用進行核算,在核算過程中綜合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根據發展戰略進行作業成本管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很少涉及對公司戰略方面的考慮,企業間接費用的分配不合理,完全依賴產品數量。
3.改變期間費用的內涵。作業成本法為期間費用的劃分提供了可靠的標準,對于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對于期間費用的劃分不合理,沒有確定的期間費用劃分標準。期間費用難以精確地被確認到單位產品中,缺少一種能夠有效地確定某個產品在間接費用中占用具體比例的方法。例如在制衣廠,布料的成本能夠有效地分配到具體的產品中,但是電費難以有效地確定單位成本。作業成本法下,企業可以根據作業量合理分配電量的耗用,這有利于企業運營。
二、作業成本法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價值
由于企業物流系統不同于傳統生產加工部門,使得作業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具有特殊性。
首先,成本核算人員將作業成本法應用于企業的物流系統,能夠針對物流成本進行全面分析,劃分不同的物流成本動因,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認識到物流成本的形成條件,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對于物流成本的管控水平,最終提升企業的物流成本管控效果。其次,在物流系統體系中應用作業成本法,能夠更加明確地發現物流系統中的一些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全面提升作業物流系統的應用效果。最后,通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企業能夠根據物流成本形成的動因對物流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有針對性地進行物流系統建設,這對于提升成本控制效果、評估財務指標[1]有積極的意義。
目前,企業在物流體系中應用作業成本法,主要是針對物流的整個運營流程進行研究分析,根據物流環節中不同的成本動因來確定作業動因,從而保證物流成本得到全面的控制,降低物流的整體成本。
三、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系統中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傳統成本管理方法而言,作業成本法在使用中更具便捷性和靈活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企業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也會存在各種問題。
1.成本動因分析不清晰。企業在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希望通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全面地提升成本控制的綜合效果。但是由于目前企業管理者對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缺乏足夠的了解,在開展作業成本法應用的過程中,對于成本動因分析不明確,導致無法及時地發現成本動因,關鍵的成本作業分析不準確,無法全面地提升各個作業動因的成本管理效果。一旦物流成本的影響差異無法充分體現,企業便難以全面把握物流成本,企業開展物流系統的效果會受到影響[2]。
2.物流成本控制意識不強。企業管理者在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過程中,往往認為物流體系中成本控制屬于成本管理中的小部分,缺乏對物流成本足夠的重視。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注重對于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物流服務需求發生后直接尋找相關的物流公司來完成貨物運輸服務。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成本的對比與管控,導致企業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企業物流系統中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效果不佳。因此,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應該抓重點進行成本控制,尤其要對材料、庫存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其他相關成本進行重點控制。
3.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企業在應用作業成本法開展物流系統的過程中,需要應用信息技術,針對不同的作業成本動因進行更深入而有效的分析。企業只有根據整體的運營數據,實現快捷有效的數據分析,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成本控制效果。然而,目前企業在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主要是針對物流過程中的運輸單據進行數據分析,沒有與企業信息化系統進行緊密結合。這種情況會導致企業物流成本的相關信息失真,無法滿足作業成本法對于數據的要求,進而影響作業成本法應用的綜合效果[3]。
4.缺乏對經濟效益的考慮。如果企業相關的成本控制人員僅從成本的角度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會忽視成本的發生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多成本的發生會給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這種成本是企業應該承擔的,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目前企業物流系統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物流成本各個動因之間給企業帶來的增值效果不是很明顯。由于作業成本法下的物流成本管控缺乏成本增值意識,對于成本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缺乏足夠的重視,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成本與效益沒有實現有效的配比,僅核算相關成本而忽視經濟效益[4],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5.缺乏與作業成本法相匹配的物流工作流程。目前企業在日常經營的過程中,依然沿用以前的物流系統,沒有針對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設置物流體系流程。這些系統體系構建的不同節點,沒有針對物流成本的相關功能進行全面規劃,因此作業成本法無法全面應用。企業體系流程主要迎合經營需要以及物流工作需要,沒有考慮作業成本法下物流體系的發展需要。這導致企業相關的流程不是非常的科學合理,使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很難利用作業成本法針對物流體系中的物流成本進行全面的核算,這成為影響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進一步的管理和規劃。
四、建議
在企業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需要相應的措施以彌補作業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缺陷,解決應用中的問題。在實操中,管理者可以考慮以下建議來提升該方法的使用效果。
1.設置明確的作業成本動因。企業需要根據物流成本形成的動因來了解企業的成本管控情況,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成本法管控優勢,實現物流成本有效控制[5]。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作業成本法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企業應該首先明確物流成本動因。企業物流系統中的物流成本,受人工、距離等因素的影響,如運輸工具使用距離長短影響損耗的快慢。因此,應把人工、距離作為物流成本控制體系的關鍵因素,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同時,企業想要在物流系統中更好地應用作業成本法,必須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物流成本的關鍵性因素,進行全面的了解與分析,設置企業物流成本形成的關鍵性因素作為作業成本的動因,這樣才能夠起到最佳的成本控制效果,讓企業在發現問題后能夠及時解決并達到最優的物流系統運營效果[6]。
2.提升管理者的認識。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具有時代的發展意識,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并重視物流系統的成本管理。管理者必須認識到物流成本將會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必須應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解決企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同時,管理者還要充分認識到作業成本法對于企業物流系統的意義,了解物流體系中的成本核算重點。此外,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作業成本法的優勢,并對成本管理效果采取績效考評[7]。這樣在相關物流成本管控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多地應用到作業成本法開展數據分析與管控。
3.提升信息化技術水平。企業在作業成本法下針對物流成本進行全面管控的過程中,需要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企業需要把物流成本信息與信息技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更好地提升物流信息的及時性以及數據的有效性。企業在物流系統中應用作業成本法時,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及時提取到有效的信息,方便企業在作業成本法下開展針對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及時地發現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企業可以建立信息化物流成本管控體系。在體系中提取作業成本法下成本的相關數據,使作業成本法融入企業的物流成本管控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物流成本管控的積極意義。
4.建立物流增值配比機制。為了提升物流管控效果,實現物流體系的完善,企業要積極開展成本效益方面的宣傳。只有把成本管理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成本和效益兩個方面加強作業成本法下物流成本體系的構建,才能達到最佳的物流成本管控,為企業開展物流活動提供良好環境。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物流成本效益的全面結合,在應用作業成本法開展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的過程中,應在物流系統中建立物流增值配比機制,合理分解成本[8],針對成本與效益進行分析。
5.優化物流流程。企業提升物流體系的完善性,順利開展成本管理與控制,需要進一步地優化物流流程,根據物流作業動因來進一步地加強成本管理和控制,縮小差距[9]。首先,企業需要針對作業成本法的核算要求進一步優化物流體系,在物流體系中需要在成本動因的關鍵節點進行全面的把控,針對數據的收集以及成本動因做出分析。其次,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人員,針對作業成本法下的物流體系進行全面管理,這樣才能夠保證作業成本法下成本核算的相關數據更加的完善,這對于作業成本法更好地應用于物流系統具有積極意義。
結語
企業想要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積極地應用作業成本法,把握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精髓,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目前企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解決應用中的一些問題,為作業成本法更好地應用于企業物流系統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未來,隨著企業作業成本法的全面應用,企業內部成本管理控制效果也會隨之增強,這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對于企業未來更好地提升市場競爭能力[9~10]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苗培熙,孫浩瑜,顧意剛.基于Logistic模型的物流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J].物流技術,2020,(2):71-75.
[2]? 王瑩瑩.作業成本法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大眾投資指南,2020,(24):181-182.
[3]? 李金.我國變動成本法運用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2):80-81.
[4]? 向英.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4):120-121.
[5]? 劉瀟洋.現代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22):199-200.
[6]? 劉馨遠,俞小平.作業成本法視角下的DB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11).
[7]? 余光鈺,曾杰杰.企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基于博弈論的研究分析[J].生產力研究,2020,(2):79-83.
[8]? 李雨欣.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研究[J].電子商務,2020,(4):15.
[9]? 張雙麗,徐榮.中歐四國強制性企業社會責任制度比較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20,(1):25-28.
[10]? 黃姝瑤.基于EVA-BSC模型對物流企業績效分析[J].中國水運,2020,(4).
收稿日期:2021-01-06
作者簡介:葉楚琪(2000-),女,江蘇鹽城人,學生,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指導教師:鐘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