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曾慶亞,徐 耀,牟洪賓,劉昌華(通訊作者)
(1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1)
(2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27)
(3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腎內科 江蘇 揚州 225001)
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作為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重要的腎臟替代治療,但隨著透析時間延長,諸多透析并發癥伴隨出現。ESRD患者主要死因為心血管事件,左心室肥厚是該人群死于心血管事件的最有力的獨立預測因子[1]。慢性容量超負荷、冠心病、高血壓、鈣磷代謝紊亂等均為該人群發生左心室肥厚的可能因素,積極尋找預防左心室肥厚的治療手段十分必要。Suassuna等人[2]研究發現Klotho蛋白具有心臟保護作用,而高水平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與尿毒癥心肌病變發展相關。本文探討MH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及與左心室肥厚的相關性,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長期規律血液透析患者146例,男83例,女63例,平均年齡為(57.88±1.15)歲,根據左心室肥厚判定標準分為LVH組和非LVH組。(1)入組標準:①年齡18~65歲;②規律血液透析時間至少半年,每周2~3次。(2)排除標準:①嚴重肝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相關性疾病、急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多臟器功能衰竭或合并晚期惡性腫瘤者;②先天性心臟病者、透析前存在心臟瓣膜病或心肌病者;③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室射血分數小于50%者;④近1月內發生心腦血管事件者。
收集患者年齡、性別、體重指數、透析齡、超濾量、收縮壓和舒張壓。所有患者于下一次血液透析前空腹、安靜狀態下抽取前臂肘靜脈處靜脈血2份,一份用于檢測Klotho蛋白及FGF23水平,方法為酶聯免疫法。一份送至我院生化室檢測血鈣、血磷、CRP、BNP。超聲心動圖:患者于透析前一天完成超聲心動圖檢查,記錄左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后壁厚度及室間隔厚度。左心室質量LVM(g)由Devereux公式計算得出,左心室質量指數(LVMI)(g/m2)=LVM/體表面積,左心室肥厚定義[3]為男性LVMI≥131 g/m2,女性LVMI≥100 g/m2。
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對兩組間的數據進行比較。Spearman分析法用于兩種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評價與左心室肥厚發生相關的影響因素。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MHD患者左心室肥厚發生率為51%。與非LVH組比較,LVH組的收縮壓、FGF23、BNP更高,Klotho蛋白偏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余指標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LVH組和非LVH組指標比較
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示LVMI與Klotho蛋白呈負相關(r=-0.243),與FGF23(r=0.257)、收縮壓(r=0.189)及BNP(r=0.195)呈正相關,P均<0.05。
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無左心室肥厚作為因變量,將Klotho蛋白、FGF23、收縮壓、BNP作為協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收縮壓是MHD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左心室肥厚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Klotho基因編碼Klotho蛋白,由1 012個氨基酸構成,包括αKlotho、βKlothoo和γKlotho,其中αKlotho蛋白主要在腎臟遠曲小管表達,近曲小管中有少量表達,分為分泌型和膜型。αKlotho蛋白作為激活FGF23活性的重要輔助因子,由于FGF23與其受體親和力低下,需通過αKlotho蛋白協助FGF23與其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方可激活信號通路,發揮生理作用。FGF23作為調節血清磷水平的主要激素,由251個氨基酸構成,主要由成骨細胞和骨細胞生成。近年研究表明,FGF23和Klotho蛋白聯系緊密,Klotho蛋白可獨立影響鈣磷代謝,也可協助FGF23通過抑制磷酸鈉共轉運體減少腎臟近端小管中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排泄,降低血清磷水平;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各自獨立又有相互作用,尤其和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關。
左心室肥厚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主要表現形式,國內研究[4]發現MHD患者透析一年內LVH發生率為54.3%。本研究中MHD患者LVH發生率為51%,與既往研究類似。近年發現FGF23與LVH的發生存在緊密聯系。李靜等人[5]研究發現在高血壓患者中,FGF23與LVMI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并且FGF23是高血壓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的獨立危險因素。本文發現與非LVH組比較,LVH組FGF23水平更高,LVMI水平與FGF23呈正相關(r=0.257,P<0.05)。這與李美蘭等人[6]研究結果一致。目前大量研究證實高水平FGF23與心血管事件相關,而MHD患者由于幾乎無殘余腎功能,導致FGF23排泄減少,血中FGF23水平升高,增加了MHD患者發生左心室肥厚的易感性。因此,FGF23可能是新的LVH影響因素,并成為MHD患者治療LVH的新手段。
Klotho蛋白作為FGF23的重要輔因子,相反地被認為具有心臟保護作用。本文發現LVH組患者Klotho蛋白水平較低,LVMI與Klotho蛋白呈負相關(r=-0.243,P<0.05)。結果與郭莉等人[7]發現一致。非LVH組患者Klotho水平更高,這可能歸因于Klotho蛋白對內皮細胞的抗衰老和促存活活性[8]。發生LVH時出現的病理變化,除心肌細胞肥大外,還會出現冠狀循環的微血管減少[9],導致心肌局部缺血損傷。針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心肌細胞,張軍等人[10]在大鼠乳鼠實驗中,采用Klotho蛋白處理可提高缺血再灌注損傷后心肌細胞的存活率,提高抗凋亡能力。針對ESRD或者MHD患者,體內低水平Klotho蛋白是一種潛在風險,Klotho蛋白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心臟保護治療劑,可用作提示心臟損傷標志物,補充Klotho蛋白為今后治療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手段。關于Klotho的心臟保護機制,仍需更多基礎研究進一步探索。
綜上所述,MHD患者左心室肥厚發生率高,與Klotho蛋白和FGF23有關,合并高收縮壓者更易發生左心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