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暉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產科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剖宮產手術進行的過程中,但是在胎兒分娩之前,麻醉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影響產婦子宮收縮,甚至引發新生兒出現呼吸抑制的情況,為此,在麻醉藥物上的選擇我們需要十分慎重[1]。選擇麻醉藥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以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為主要的原則,盡可能減少對產婦生命體征影響。為此,本次研究在麻醉誘導的過程中采用了瑞芬太尼和七氟醚,這兩種麻醉藥物結合起來能夠減少對產婦血壓的影響[2]。所以,本文從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產科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產婦中任意擇取84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瑞芬太尼聯合七氟醚的作用效果進行探討。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產科實施全身麻醉的產婦84例參與研究,按照隨機抽簽法將產婦分為兩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產婦中,年齡21~32歲,平均年齡(26.3±3.5)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為(38.5±0.6)周。觀察組產婦中,年齡20~31歲,平均年齡在(28.4±3.4)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為(39.2±0.5)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選產婦均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加入其中,簽署相關協議。排除標準:(1)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產婦;(2)治療依從性較差產婦;(3)因個人原因中斷研究產婦。
對照組42例產婦實施常規麻醉,具體操作如下:在手術進行前,醫護人員需叮囑產婦禁食禁水6~8 h。進入手術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麻醉前注射林格液,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情況。利用丙泊酚1 mg/kg、維庫溴銨0.08 mg/kg、瑞芬太尼1μg/kg,對產婦進行麻醉誘導。
觀察組產婦采用瑞芬太尼、七氟醚聯合麻醉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在手術進行前,醫護人員需叮囑產婦禁食禁水6~8 h。進入手術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麻醉前注射林格液,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情況。麻醉采用維庫溴銨0.08 mg/kg、瑞芬太尼1.0μg/kg、七氟醚1.3 vol%實施鎮靜麻醉[3]。
所有麻醉操作由本院專業麻醉師完成。
(1)記錄不同時間點兩組產婦Apgar評分并進行對比[4];(2)將觀察組、對照組拔管時間、出血量進行對比;(3)檢驗并對比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5]。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在不同時間段的Apgar評分與對照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全身麻醉不同時間點Apgar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產婦全身麻醉不同時間點Apgar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1 min 5 min 10 min觀察組 42 7.15±2.62 8.92±1.35 9.54±0.95對照組 42 7.23±2.44 8.96±1.12 9.22±0.69 t 0.1448 0.1477 1.7662 P>0.05 >0.05 >0.05
觀察組產婦的拔管時間、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科全身麻醉產婦拔管時間、出血量比較(± s)

表2 兩組產科全身麻醉產婦拔管時間、出血量比較(± s)
組別 例數 拔管時間/min 出血量/mL觀察組 42 7.20±0.35 721.65±15.32對照組 42 8.62±2.13 923.45±16.22 t 4.2633 58.6168 P<0.05 <0.05
觀察組治療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科全身麻醉產婦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產科全身麻醉產婦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STNFRII/(pg?mL-1)觀察組 42 治療前 0.13±0.03 1.75±0.16 3.38±0.21治療后 0.19±0.01 1.84±0.21 4.24±1.21 t 12.2963 2.2092 4.5383 P<0.05 <0.05 <0.05對照組 42 治療前 0.15±0.04 1.81±0.08 3.36±0.35治療后 0.51±0.13 3.62±1.17 7.49±1.33 t 17.1530 10.0024 19.4618 P<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IL-6/(ng?L-1) TNF-α/(pg?mL-1)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剖宮產實施的過程中麻醉藥物可能對產婦子宮收縮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要選擇安全性高、科學有效的麻醉藥物。當前,臨床上認為采取單一的麻醉藥物很難達到理想中的麻醉效果,因此更多的專家建議采取聯合麻醉法,促進臨床麻醉效果提升[6]。本次研究采用了瑞芬太尼、七氟醚聯合用于產科全身麻醉,其中瑞芬太尼屬于常見的一種鎮痛藥物,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而七氟醚這種麻醉藥物對產婦的刺激性較小、血氣分配系數比較低,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出,麻醉誘導的作用[7]。術中停藥后,該藥物也能夠快速從肺部排除,不會對人體血流動力學造成太大的影響。從本次研究結果上看,利用七氟醚1.3 vo1%能夠在發揮理想麻醉作用的同時,降低不適感,減少對子宮收縮的影響[8]。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結論,實施不同麻醉方法后,得出結果分別如下:觀察組產婦的拔管時間、出血量均比對照組時間與出血量少,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在不同時間段的Apgar評分與對照組評分差異并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況,兩組麻醉效果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瑞芬太尼與七氟醚聯合應用的作用效果,能夠維持母體微循環穩定,減少了應激反應的產生[9]。這種聯合麻醉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產婦的不適,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量、縮短時間,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新生兒的影響,確保產婦盡快恢復,新生兒健康成長,維持母體、新生兒的體征穩定,在臨床上受到了許多專家的認可和青睞,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10]。
綜上所述,在產科全身麻醉的過程中應用瑞芬太尼聯合七氟醚能夠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縮短拔管時間,減少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產婦生命體征的影響,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