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艮林
(灌云縣人民醫院口腔科 江蘇 連云港 222200)
牙體牙髓病是口腔科臨床上有著較高發病率的口腔類疾病,牙體牙髓病包括了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以及齲齒等等,且患有牙體牙髓病的患者在臨床上也常常會表現出牙齒出現強烈痛感、牙齦瘺管、牙齒變色以及齲洞等等癥狀[1-2]。牙體牙髓病的病況通常比較復雜,不僅患者牙齒的咀嚼功能會受到影響,而且牙齒的整體美觀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意義重大[3]。臨床上針對牙體牙髓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采用根管治療,患者所進行的根管治療往往是多次性根管治療,一次性的根管治療在近年來才慢慢得到比較多的應用[4]。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作為樣本對象,通過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給予了兩組患者多次根管治療和一次性根管治療,進而探究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療以及一次性根管治療牙體牙髓病療效,現作出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牙體牙髓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為(44.37±5.32)歲;觀察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22~57歲之間。本次的調查研究,通過了醫院相關負責人以及委員會的統一和批準,入選的患者及其家屬都知情并且簽署了知情書,屬于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報告將妊娠期的女性、對相關藥物或者醫療行為過敏或有不良反應的患者、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或糖尿病合并癥患者以及有重度精神疾病以至于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進行了排除。
術前的準備工作:手術開始時先對牙體做好準備然后將患者壞死的牙體組織進行剔除并對其患牙的咬合情況進行調整,將隱裂牙牙冠進行修復;然后使患者的牙齒髓室頂得到充分暴露,一定要確保器械能沒有阻力地到達根管;在對患者的壞死牙髓的清除過程中要切記避免對患者牙齒硬組織帶來傷害,然后再選用8號根管銼以及根管儀對預備根管的長度進行確定;待通路預備完成后使用根管馬達和Wave One單支銼預備根管[5];預備的全過程都需要使用橡皮障和0.2%氯酸鈉溶液以及0.9氯化鈉溶液進行反復的沖洗以確保整個手術操作是在無菌情況下進行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多次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準備工作結束后,通過吸潮紙尖使根管干燥然后將氫氧化鈣糊劑經由螺旋輸送器送至根管,使用牙膠和暫封王將髓腔進行暫時性的封閉。術后告知患者于1周后回院進行復診并給予患者熱牙膠根管填充治療。
觀察組患者則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準備工作結束后,通過吸潮紙尖使根管干燥然后使用75%乙醇和吸潮紙尖對根管進行消毒,最后進行熱牙膠根管填充;填充完畢后,通過X線觀察填充的情況,如填充效果不佳則進行重新填充。
兩組患者在手術完畢后都需要采用甲硝唑以及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防感染,如患者出現劇痛則給予其相應的鎮痛藥物進行鎮痛處理。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對于治療的滿意度、疼痛程度以及治療的有效率。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第2 d、第4 d以及第6 d通過VAS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10分滿分。7~10分為疼痛感強烈,患者難以忍受,生活受到巨大影響;4~6分為一般疼痛,患者有一定痛感但是可以忍受,對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3分及以下為輕微疼痛,患者幾乎沒有痛感,生活恢復正常。
通過滿意度評定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定,根據患者的反映情況可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分級。患者的滿意率=(非常滿意患者數+滿意患者數)/總例數×100%。治療的有效率=(顯效患者數+有效患者數)/總例數×100%。如患者接受治療后牙齒功能正常。病變消失且牙周間隙正常,根管填充物到根尖孔的間距在0.5~1 mm則為治療顯效;如患者接受治療后牙齒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病變消失且牙周間隙明顯縮小,根管填充物到根尖孔的間距在1~2 mm則為治療有效;如患者接受治療后牙齒功能與治療前變化不大,病變未出現好轉且牙周間隙較大,根管填充物到根尖孔的間距高于2 mm則為治療無效[6]。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和采用常規的多次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疼痛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較(例)
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接受常規的多次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例)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例)
化學刺激、細菌感染、物理刺激以及患者自身機體的免疫反應都是根尖周炎的誘因,而細菌感染則是導致牙體牙髓炎出現的主要發病原因[7]。而作為臨床上治療牙體牙髓炎的主要方法的根管治療可以通過對感染源進行徹底清除并進行根管填充來促進根尖患處得到恢復以及預牙髓炎的病變,具有較高的成功率。目前的臨床上的根管治療主要分為多次性根管治療和一次性根管治療,但優先選擇哪一種治療方案更佳現目前還未有統一的標準。但根據本次的研究報告可知,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接受常規的多次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但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和采用常規的多次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疼痛率比較差異不大,不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兩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相較于多次根管治療而言,患者對于一次性根管治療術的滿意度更高,且一次性根管治療術的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于多次根管治療,其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就診次數進而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