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亭,陽仁美,謝天瓊,袁文秀,李 婭,湯海英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重慶 400000)
肺癌屬于原發性支氣管疾病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支氣管黏膜上皮、肺泡等部位,該疾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死率較高[1]。肺癌的產生與環境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近幾年來我國城市化、工業化的推動導致空氣污染情況越來越多,再加上吸煙人數越來越多,導致肺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越來越高[2]。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加強對患者的有效溝通能夠促進老年肺癌患者病情改善,為此,我們將六步標準溝通流程應用于老年肺癌的護理過程中,擇取了6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詳細研究過程如下。
從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療老年肺癌的患者中隨機擇取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兩個小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的60歲,最大的83歲,平均年齡(71.6±3.6)歲;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的60歲,最大的85歲,平均年齡(70.3±3.5)歲。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1)護理人員以熱情、積極的態度接待患者,加強與老年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介紹肺癌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護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加強患者的認知水平;(2)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對患者提供藥物,每次用藥前詳細對患者說明藥物的作用效果、使用劑量、方法、副作用等;(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制定出有效地膳食計劃,盡可能以清淡、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熱量等食物為主,養成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的習慣。
給予觀察組實施六步標準溝通流程護理,詳細的護理內容如下:(1)由專家對科室護理人員開展六步標準溝通流程培訓,通過視頻、提問、文字講解等方式幫助護理人員掌握溝通內涵,了解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六步標準溝通流程應該作為護理人員上崗前的規定培訓內容,要求每位護理人員定期學習并接受考核[3];(2)模擬訓練:將護理人員分為多個小組進行情景模擬訓練,由護理人員通過角色扮演來完成臨床實際情況,監督者則詳細記錄護理人員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模擬結束后進行小組討論并進行改進[4];(3)六步標準溝通流程:“一看”,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用尊稱,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患者;“二引”,主動介紹自己的姓名、職務、院區環境、同房病友等,并向家屬說明探視時間、病房設施食用情況以及各個功能區域;“三告知”,簡單向患者說明肺癌的治療方法、這樣做的原因以及預后效果等,盡可能采用患者能夠理解的言語進行解釋,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并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四問”,對患者的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疼痛情況進行詢問,了解患者的訴求并引導患者盡量說明自己的想法;“五答”,利用健康知識手冊、視頻等方式解答患者的疑問,說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對病情康復的積極作用;“六再見”,與患者交流結束后,感謝患者積極配合本次溝通確定溝通中無疑問后禮貌離開。
首先,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選用我院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評估表進行處理,分別特別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度=(特別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其次,利用《護士溝通行為調查表》對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認可程度進行評估,其中包括:溝通告知、主動介紹、禮貌離開以及耐心解答;最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5]。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 20.0的Excel表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檢驗和計算患者計數資料之間的數據差異,如性別、百分比等,平均年齡、病程數據比較采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老年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3.3%,對照組老年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70.0%,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老年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可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可程度,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肺癌患者溝通能力認可程度對比(± s,分)

表2 兩組老年肺癌患者溝通能力認可程度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溝通告知 主動介紹 耐心解答 禮貌離開觀察組 30 4.52±0.35 5.04±0.37 4.25±0.34 4.49±0.38對照組 30 2.54±0.56 3.22±0.58 2.09±0.18 2.41±0.46 t 16.4222 14.4898 30.7527 19.0940 P<0.05 <0.05 <0.05 <0.05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心理狀態評分,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肺癌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s,分)

表3 兩組老年肺癌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SAS SDS觀察組 30 護理前 16.24±2.18 17.34±2.13護理后 6.34±1.16 7.06±1.05對照組 30 護理前 16.35±2.25 17.04±2.11護理后 10.12±2.06 10.95
據臨床研究發現,不同惡性腫瘤疾病患者承受的心理痛苦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其中老年肺癌患者所承受的心理痛苦最為嚴重,十分不利于病情的康復。老年肺癌患者由于身體各項功能處于退化的狀態,耐受程度較差,很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溝通交流不暢或者拒絕溝通的情況,這不僅僅容易導致醫療事故的產生,還會使老年患者求生信念越來越差[6]。為此,我們將六步標準溝通流程應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這種護理模式具有標準化、流程化的特點,護理人員接受培訓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對老年患者需求的掌握,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然后采用對應的溝通技巧進行交流,能夠有效地取得老年患者的信任,然后提高溝通效率[7]。
從本次研究結果上看,觀察組老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對照組老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0.0%;觀察組老年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溝通告知、主動介紹、耐心解答、禮貌離開等溝通能力認可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認可程度;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心理狀態評分,兩組老年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六步標準溝通流程對于老年肺癌患者來說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負擔,幫助護理人員提升了溝通能力,拉近與患者之間距離的同時,降低了醫患糾紛的產生,是當前許多醫院都較為認可的一種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老年肺癌患者接受六部標準溝通流程護理后,不僅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促進老年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