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妙雅,朱少華,李燕清,黃春燕,李玉銀
(江門市中心醫院 廣東 江門 529030)
當前,臨床上對于自然分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婦滿意度[1]。側臥位接生體位可降低產婦會陰側切率,保證會陰的完整性,對胎兒心率具有較好結果[2]。側臥位分娩配合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不僅順應目前產科的發展需求,也更適應于產婦的個人需要。提倡助產士的手不再向胎兒頭部或產婦會陰施加壓力,則是順從順其自然的方式,降低醫療性干預[3-4]。對此,我科為了提高助產士助產技術和推廣側臥位配合無保護會陰接生的方法,從2019年6月開始我院開展了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的研究項目,本研究將探討側臥位分娩新法接生用于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現將方法與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狀態良好,無陰道分娩禁忌證和主動配合的1 086例單胎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43例。患者及其家屬對此次調查內容全部知情,并自愿簽署相關同意書。觀察組543例中,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6.58±1.25)歲;胎齡為37~41+6周;對照組543例,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6.88±1.35)歲,胎齡為37~41+6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取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具體方法,如下:(1)產婦進入產房時向其說明側臥位分娩的好處,并征得產婦的同意和配合,簽署《側臥位分娩同意書》才進行側臥位分娩;(2)助產士上臺接生前要做好充份的準備(再次指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如何屏氣用力及哈氣放松,配合助產士助娩胎兒,并認真做好會陰沖洗和消毒),同時協助產婦擺置側臥位,將上側肢體放于腿架中,下肢順勢彎曲;(3)再次進行消毒(臀部、會陰、肛門及周圍),并鋪置無菌接生巾,這期間肋產士需要耐心的等待、細心的觀察產婦的全身癥狀、胎兒的宮內情況,愛心呵護產婦的情緒(多給予鼓勵);(4)對產婦及胎兒進行評估判斷,并積極與產婦溝通,取得產婦配合,避免用力過猛,胎兒沖出引起會陰撕裂傷和新生兒產傷;(5)接產期間助產士可采取坐姿,在產婦宮縮時,胎頭撥露至會陰后聯合緊張時,助產士指導產婦屏氣用力,并單手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引導產婦均勻用力,避免胎頭下降過快,充分擴張產道,宮縮間歇期間囑產婦適當放松;(6)當宮縮期間會陰高度膨隆時,指導產婦哈氣或吹氣,不要屏氣向下用力,讓胎頭自然下降擴張陰道及會陰,待下次宮縮時,胎頭順勢緩慢娩出陰道口時,助產士一手托住胎頭,另一手成“C”字形,拇指自胎兒的鼻子到口,其他四指從頸部到口同時進行擠壓鼻腔及口咽內的痰液;(7)胎兒口鼻咽的痰液擠凈后,宮縮時助產士協助讓胎兒順勢旋轉完成自行復原外旋動作后,指導產婦配合用力進行緩慢娩出雙肩及軀干;(8)新生兒娩出常規進行再次吸痰清理呼吸道,2~3 min后進行斷臍,如是產婦要求晚斷臍時則等待新生兒臍動脈搏動消失后才進行斷臍,斷臍后按照新生兒護理常規處理及完善病歷;(9)新生兒斷臍后要協助產婦取截石位,助娩胎盤及檢查會陰傷口和縫合。助產士在整個接生過程都沒有進行保護會陰,如果產婦在用力時不能很好的配合助產士時,助產士偶爾進行適當的保護會陰;也不會像傳統接生法那樣進行保護會陰。
對照組是助產士采取傳統的接生方法協助分娩,即讓產婦采取截石位,兩腳分別放在產床兩邊的腳踏上用力,胎頭撥露時進行常規消毒(陰阜、會陰、大腿內側、肛門及周圍)后,鋪置無菌接生巾,助產士站于產婦右側或正對面,當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緊張時,進行會陰保護;助產士需保持身體呈前傾側斜位或呈前傾彎曲位(用力保護會陰時會累及助產士的腰肌或脊柱,長年累月引起腰肌勞損或椎間盤突出病),在產婦宮縮期間一手托住產婦會陰進行保護會陰,另一手要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當新生兒成功娩出后,為之清理呼吸道、斷臍,娩胎盤及檢查會陰傷口和進行會陰縫合。
(1)會陰結局:記錄兩組產婦分娩期間出現會陰側切、會陰裂傷、會陰水腫發生率。
(2)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兩組產婦分娩后新生兒出現肩難產、鎖骨骨折、新生兒頭皮血腫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會陰側切、會陰水腫、會陰深度裂傷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會陰結局比較[n(%)]
觀察組新生兒出現肩難產及鎖骨骨折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側臥位配合新法接生分娩是不給予人為干預,真正響應WHO“支持、促進和保護自然分娩”的要求,實現了自然分娩,降低會陰側切率和會陰復雜裂傷率,對會陰的損傷較小,可保障其完整性,節約醫療資源,提高產婦滿意度,同時降低助產士腰肌勞損及或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的發生率。在分娩期間采取截石位,兩腳分別放在產床兩邊的腳踏上用力,屬于我國傳統分娩體位[5]。如今改變傳統分娩體位是現階段助產士專業必然改變的局勢,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自由分娩體位中,包含側臥位、蹲位、坐位、趴位、直立體位等自由體位分娩,有效區別于傳統平臥位分娩[6]。開展側臥位分娩可有效降低產婦發力,以及腰痛癥狀。在助產士接生期間,也更接受該種體位,可以采取坐位姿勢,單手保護胎兒娩出,不需用力托起會陰[7]。而傳統平臥分娩,對腹部動脈及靜脈血液循環壓迫較大,使產婦身體供血受到影響,也逐漸引起胎兒供血不足。并且側臥位分娩期間胎兒所承受的重力,可部分分擔至母體,不至于使胎頭過快分娩,能夠有效避免新生兒肩難產、新生兒窒息、新生頭皮血腫及各類娩出造成的損傷。
在側臥位分娩期間,對會陰不采取保護措施,可更利于產婦保持體力,順利娩出。就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側臥位新法接生期間,會陰結局較好,期間出現會陰側切、會陰水腫及會陰深度裂傷概率較小;新生兒娩出后并發癥較小,安全保障更高。充分表示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用于產婦分娩中,方式較為妥當,安全性較高,產婦更易接受。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必須在產婦的同意下才能進行,并指導產婦如何配合才能成功,如產婦不能配合時還是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會陰。
綜上所述,只要產婦愿意或要求進行側臥位分娩,助產士首先要指導產婦如何配合,才能應用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側臥位分娩配合新法接生是不對會陰采取保護(或適當保護),更利于產婦自然分娩,降低會陰側切率,有效降低新生兒產傷的并發癥,改善分娩質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