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金祥 徐榮河(上饒市廣豐區農業農村局)
上饒市廣豐區原味家庭農場適度流轉農戶土地,打造特色果園,發展種養殖結合的新農業,走上農業產出增值和觀光采摘增效的現代農業道路。
原味家庭農場成立于2017年9月,農場經營面積280畝,主要種植廣豐馬家柚、紅美人蜜柑、桃樹、李子、枇杷、柿子、西瓜、水稻等作物,養殖豬、雞、鴨、鵝、魚等動物。通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種養殖技術明顯提升,農場進入豐產期。2020年種植水稻35畝,產量1.5萬余公斤;果園套種西瓜15畝,產量2.5萬公斤;養殖雞鴨鵝3000多羽;建設池塘10畝,各類果樹235畝,實現產值462萬元,創造利潤135萬元。
因鄉愁而返鄉
謝玉獅出生于1972年,廣豐區少陽鄉交溪村人。1988年,謝玉獅隨鄉鄰來到中山發展,從無到有,從窮到富。2016年,謝玉獅接到家鄉領導的邀請,希望他回家鄉發展。謝玉獅想到家鄉的馬家柚、蔬菜、家禽等農業產業正方興未艾,而且村里有許多土地因缺少勞動力而粗放經營甚至荒廢,如果能流轉過來建設果園,種出綠色農產品,不僅能吃放心食品,過田園生活,還能孝敬守候高齡父母,于是他決定放棄中山的事業,回到家鄉創辦家庭農場。
創辦“四季農莊”
當年10月,謝玉獅向周邊農戶流轉了80畝連片的土地,投資30多萬元對租賃土地進行規劃整理。種什么?怎么種?怎么管?成為第一個難題。謝玉獅走村串戶請教鄉鎮農綜站干部、果樹專家,最終決定第一批先試種廣豐馬家柚、枇杷等。謝玉獅常說自己是一個地道的泥腿子、大老粗,有干裝修工時的力氣,耕地、開渠、挖洞、種樹、施肥、除草,親力親為,逐漸積攢了經驗。2018年、2019年再次流轉土地200畝,增加水果種植品種,變成了齊聚柑橘、桃、李、梨、枇杷、石榴、棗、桑葚、柿子的“四季果園”,同時科學用地,進行樹下套種西瓜、中藥材,小溪邊養殖雞、鴨、鵝、鴿子,水田種植水稻,養殖泥鰍,初步具備了種養殖齊發展的農場格局。
農場經營堅持以“安全、優質、營養、綠色”的標準進行規范生產。家禽采取放養式管理,果園吃草、樹下捉蟲、溪邊散養。種植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面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并申報綠色農產品基地。
謝玉獅發揮全家力量,運用微信、抖音這些新傳播媒介,將農場的生產過程拍成照片、視頻分享到朋友圈,讓大家看到生產過程,吸引游客到農場觀光、采摘和體驗,同時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線上線下,雙管齊下,農場的產品一直供不應求。2020年,農場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原味農場的創辦和發展,為鄉村樹立了樣板,村民的思路和眼界不斷開闊,紛紛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原味農場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投身脫貧攻堅事業和秀美鄉村建設,雇請貧困戶到農場務工,2020年8月還一次性捐資10萬元支持家鄉黃毛突公益建設。
展望未來,謝玉獅運籌的“農業+產品+旅游+品牌”的發展之路,定然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