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英
摘要:作為國家職教改革的重要方針,“1+X”證書制度首先在高職院校試點實施。本文分析了1+X證書制度出臺的背景,本文分析了1+X證書制度出臺的背景,剖析當前高職院校財經類人才培養存在的“課證分離”現狀,提出財經類專業1+X證書制度內涵建設的思考,通過改革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考核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起適應1+X證書制度的課證融合內涵建設實施路徑,通過從證書制度建設、院校實施等方面分析其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財經類專業;1+X證書制度;內涵建設
一、1+X證書實施現狀
2019年2月,《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簡稱“方案”)中指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簡稱“1+X”證書試點)工作。試點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沒矛盾。“1+X”證書制度將“學歷證書”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銜接,以職業技能標準為主線,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1]。
中國制造亟需復合型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進行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需要有效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施工藍圖問題。因此,推進1+X證書制度實施,促成職業教育破解發展的瓶頸為轉型升級提供大量技術技能人才職稱,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2-3]。基于此,國內不少學者對“1+X”證書制度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從當前國內對“1+X”證書制度相關研究的現狀來看,不少學者均是論述了“1+X”證書制度的特點及其實施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如胡原[4]指出,將“1+X”證書制度應用到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同時還能使其認清自身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從而能查缺補漏,進而有助于促進其獲得全面發展。林亞囡[5]則指出,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引導高職財會專業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更多的財會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財會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從而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財會專業人才不斷提出的新要求,從而還能拓寬自身的就業渠道,從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左芊[6]則指出,自“1+X”證書制度提出和在其學校實施后,獲得了良好的成果,如提升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使學校的專業教育變得更加科學和系統,原因在于“1+X”證書制度并不是簡單的增加幾門課程教學而已,而是學校經過長期的市場調研,根據市場考慮學生以后參加工作所需的職業技能所設置的具有針對性的發展方向的能力培養。
目前國內的現狀是社會各界對1+X證書制度了解較少,從學生到家長再到企業,對1+x證書制度的認知還有待加強;在建設初期,很多專業還沒有完全梳理專業設置和證書要求,課程內容上沒有實現“書證融通”;
二、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1+X證書制度建設研究
第一,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教學標準相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實現財經類各專業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合。目前,我院財經類專業X證書試點的主要有智能財稅、智能估值、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商務數據分析等試點證書,財經類試點專業可以在分析現有教學內容基礎上,確定已經納入教學的和將來能夠在教學中完成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內容,然后將標準內容轉化為1-2門專業(核心)課程納入專業課程體系,或轉化為
若干教學模塊納入部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推進“X”證書與高職財經類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程教學、課程考核的銜接與融合。
財經類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大數據信息處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實施1+X證書制度,以能力本位凸顯職業教育辦學理念,主動適應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建設、實訓條件建設和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等方面進行研討,加強專業教育與企業實踐的結合,及時將新技術、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制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重點的“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力求使課程改革符合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又能滿足行業、企業的需求。
第二,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書證融通”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專業教學過程與崗位真實情境融合。對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進行解構,基于1+X證書制度和學生證書考核的需要,融入與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相關的內容,優化教學內容,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融入教材、教法、教學,使之與專業課程保持高度的匹配度,形成真正意義的“書證融通”。同時,將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項目與X證書考核有機結合,基于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設專項實訓項目,服務于學生訓練和考證的雙重要求。深化高職財經類專業“三教”改革,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三,推動財經類專業考核評價機制變革,實現專業學業評價與職業技能考核融合。
結合學生X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考試,促進專業考核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的有效對接,嘗試引入考證式考核方式,從而為學生考證提供有力的支持,實現雙融合。
第四,積積極主動對接評價組織,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通過線上+線下多形式
的培訓,優化教師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加深教師對職業能力結構和崗位能力要求的認識,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使專任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和為學生X證書考試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結語
1+X證書制度是我國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其不僅能有效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同時還能全面解決職業院校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和促進其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脫穎而出。職業院校是X證書培訓的實施主體,培訓評價組織負責標準與教材開發、考核與頒證等除培訓之外的工作。如何提高“X”證書的社會認可度,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高職財經類專業要以專業認證為抓手,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有效突破目前校企合作的瓶頸,實現共贏發展,從根本上建立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關系,助推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互利共贏的長效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邱浩然.“1+X”證書制度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20(16):178-179.
[2]閆亞林.基于“1+X”證書制度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0(08):232-235.
[3]邱德君.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認證單元開發初探[J].產業創新研究,2020(08):142-143+166.
[4]胡原.高職會計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20(10):183.
[5]林亞囡.“1+X”證書制度下財會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模式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8):137+142.
[6]左芊.1+X證書制度下高職財經類專業學習成果認定模式研究[J].福建茶葉,2020,42(02):76-77.
[7]吳南中,夏海鷹.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變革邏輯與推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0(08):5-12.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 ?四川 ?成都 ?6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