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巴克爾
摘要:在日常養牛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寄生蟲病情況,一旦被牛群寄生蟲感染,對對牛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直接影響到養殖場的生產效益。在本次研究中重點分析牛常見的寄生蟲病的防治方式,對具體的戰略方案進行研究。
關鍵詞:牛常見病;寄生蟲病;防控方案
在牛的養殖過程中,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針對現狀,要探究切實可行的防控方案,減少不良疾病的出現。我國的畜牧養殖業取得突出的發展成就,養殖戶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寄生蟲病依然是比較常見的病害,針對寄生蟲病的特殊性,必須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惡化。
1.牛常見的寄生蟲病防控方式
1.1牛皮繩蛆病
牛皮繩蛆病是養牛生產中容易出現的體表寄生蟲疾病,主要是牛皮蠅和蚊皮蠅寄生蟲寄生在牛的皮下導致的,蟲體本身會存在交叉感染的情況,在發病之后會直接影響到牛的發育和母牛的產奶量。長期如果得不到治療,會導致患病牛逐漸消瘦,皮革質量下降。牛皮蠅和蚊皮蠅的外形是比較相似的,體表會有絨毛,加上有灰色的翅膀,外表和蜜蜂一樣。這兩種蠅病比較相似,成活時間在5-6d左右。雌蠅在牛的被毛上產卵后死亡,牛皮蠅的蟲卵單個粘在牛毛上,蚊皮蠅的蟲卵則是串在牛毛上。等到孵化出幼蟲之后,鉆入到牛皮,在牛蹄內出現,進而影響到牛的日常生活。如果幼蟲寄生在牛身上的9-11個月之后,從穿孔的牛皮鉆出,落地之后變為蛹,周期是1-2個月。
牛皮繩蛆病的出現一般是在夏季,產卵之后對牛產生影響,讓牛群不得安寧,直接影響到牛的進食和休息。部分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母牛流產。一般幼蟲寄生在牛背皮膚的時候,刺激局部結締組織增生,會形成包裹,引起化膿的情況。針對疾病的特殊性,必須第一時間治療,可以用手指擠壓藥物,消滅幼蟲。如果病情嚴重的情況下,采取的是伊維菌素進行注射治療[1]。
1.2牛螨病
牛螨病指的是螨科的寄生蟲依附在牛的表面,會出現皮膚瘙癢以及脫落和增厚的寄生性慢性傳染病,一般在牛的頭部和尾部等常見,嚴重的影響下會遍及到全身。此外牛螨病也是通過蟲卵污染導致的,會出現間接傳播的情況,在冬季和春季的發生幾率高。養殖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明確發病的基本情況,及時的進行處理。預防管理也很重要,要保持牛舍的衛生,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在引入種群的之后提前進行隔離觀察,注意全面的檢查,要確定瘙癢脫毛的原因,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對于病牛采取的是注射伊維菌素進行治療,在感染一個星期左右重復治療[2]。
1.3牛肺線蟲病
牛肺線蟲病是網尾科和尾圓科的線蟲寄生在牛的氣管、支氣管引起的疾病嗎,導致該病的病原體比較多,主要是大型肺線蟲和小型肺線蟲。寄生在牛體的大型肺線蟲是胎生網尾線蟲,一般寄生在宿主的氣管內。如果宿主出現咳嗽的情況,會導致蟲卵嗆咳在口中咽到腸胃中,隨著宿主糞便排出。小型費線蟲主要是原圓科的線蟲,幼蟲隨著糞便排出后,寄生在感染性的幼蟲內,最后被牛采食后感染。如果牛本身存在咳嗽的情況,采取病牛的糞便,利用線蟲幼蟲分離的方式進行檢查,而后需要結合尸體檢查的結果,出現成蟲之后確診。牛群在放牧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傳染的現象,因此在工作中要定期的進行驅蟲處理,保持牧場的干凈和衛生。對感染的牛必須及時隔離處理,皮下注射驅蟲凈,劑量是每千克6-8mg[3]。
1.4牛囊尾蚴病
牛囊尾蚴病的出現對牛的養殖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一般是寄生在無鉤滌蟲上,在牛的心肌和肩胛肌等都會出現此類情況。牛消化道幼蟲傳出腸壁,隨血液分布在全身,定居在肌肉纖維中發展成為牛囊尾蚴病,感染之后,患牛不會出現明顯的征兆,一般在屠宰之后容易出現。針對牛囊尾蚴病的特殊性,要合理的進行檢查,做好病人的驅蟲工作,強化公共衛生以及相關保健知識,避免食用病牛肉和吃未熟的牛肉,必須嚴格的進行食品的檢驗。
2.牛寄生蟲病的具體防治戰略
近些年來我國的養殖產業取得突出的進步,養殖戶在工作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從根本上本來說,牛寄生蟲病依然是當前需要注意的問題。針對牛比較常見牛寄生蟲病類型,在整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了解寄生蟲的類型。在牛寄生蟲病生長的階段,也就是牛寄生蟲蟲卵發育的階段,一般都是借助宿主自身的營養物質維持寄生蟲的生長。在這個階段,寄生蟲要從牛的體內不斷的吸收各種營養物質,會減少物理損傷情況。在成熟的階段,寄生蟲要從牛的身體內獲得各種營養物質,因此不會產生一定的廢物物質,對牛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寄生蟲可能會脫離宿主牛的主體,對其他牛也產生感染。一旦出現嚴重的感染情況,牛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果短期內會出現牛寄生蟲病的牛沒有進行治療,會導致疾病惡化,甚至身體虛弱,最終導致死亡,如果牛寄生蟲病比較嚴重,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影響。
針對牛寄生蟲病的特殊性,在治療中必須明確具體的原則,只有嚴格的按照要求進行治療,才能減少不良影響。在治療的時候明確具體的原則,其一是要進行牛糞便的及時檢查,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重視牛糞便的排泄情況,一旦牛糞便出現寄生中,則要第一時間采取藥物進行治療,避免惡化。其二則是要重視常規化的驅蟲工作,一般牛寄生蟲的種類有很多,養殖人員必須依據每一種寄生蟲的繁殖特點和生存特征及時的進行驅蟲處理。有效的驅蟲處理能降低牛寄生蟲病的發生幾率,養殖人員要提升綜合能力,定時的做好驅蟲工作。有效的驅蟲處理能降低牛寄生蟲病的發生幾率,減少寄生蟲帶來的經濟損失[4]。
結語
我國的畜牧養殖業發展取得突出的成就,在實際工作中,牛養殖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價值。但是牛寄生蟲病對于飼養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在日常的防治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采取合理化的防治方案,針對每一種牛寄生蟲病要不斷的探索,不斷鉆研和創新,從而降低牛寄生蟲病的危害。
參考文獻
[1]任宏,廖冰.反芻動物循環系統常見寄生蟲病診斷與防控[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09):82.
[2]邵景中,張志光.牛常見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9(03):45.
[3]趙晶,魏凱,閆振貴.規模化奶牛場常見寄生蟲病流行病學特點及防控[J].山東畜牧獸醫,2018,39(01):67-70.
[4]鐘立芳.規模豬場寄生蟲病的防控方案[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1(06):128.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鎮畜牧獸醫站 ?8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