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要:現如今的經濟發展十分迅猛,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對林場內的資源進行充分高效的利用,可以使林業的持續發展得到有效的推動。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對生態林場建設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生態林場;建設問題;對策
前言:
建設生態林場,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我國生態環境,還可以使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根本性的保證。但是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卻村子啊很多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將有效的對策實施進來,使我國的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的推動。
1.生態林場建設問題
1.1發展定位不清晰
對于生態林場而言,其建設的主要初期目的,就是實現造林和綠化,基于荒山綠化工作的不斷推進,整體工作的中心發生了轉移,逐步轉移到生態林場的管護之中,同時,還有對于一些木材的經營。對于生態林場建設而言,相應的政策支持嚴重不足,明確的發展目標相對缺乏。基于此種背景,生態林場不但無法對相關優惠政策進行享受,也無法將完整且高效的商業林發展制度制定進來。在開展具體的生態建設工作過程中,也沒有對新的產業進行積極的開拓,導致生態林場的建設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1.2發展形勢不確定
對于大部分的農村地區而言,對生態林場創立的環境都不夠了解,而整體的林地產出效能在呈不斷攀升的趨勢發展,因此,農民對于林地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而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不能做到精準的定位,因此,一些亂砍亂伐的現象進一步發生,導致單獨當地生態林場的發展態勢不容樂觀,嚴重制約了當地生態林場的建設和發展。
1.3經營制度不靈活
現如今,對于大部分的林場而言,都沒有對管理機構的職責進行全面的明確,整體的經營制度也具備不夠健全的問題。而林場資源屬國家所有,而相應的國有林場作為重要的法人單位,所以,在具體經營過程中,具備一定的權力。在具體開展林場建設工作過程中,相關部門和單位卻無法對自身的自主權進行充分的行駛。基于現如今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一部分的林場還要對分配制度進行積極的計劃和制定,導致生產經營活力被嚴重削弱,無法實現持續發展。
1.4發展狀況差異大
現如今,對于大部分的林場而言,整體的狀態都是自給自足,而不同的林場,實際的建設規模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應的遠近分布也有所不同。整體的產業經營結構豐富性相對欠缺,而且對比區域分布,林場資源狀況的分布差異性非常大,導致實際的經營狀況與職工的生活水平差異性過大。此外,在生態林場建設而過程中,還有一些突出的資源優勢并沒有進入到一個良性發展的狀態,還有一部分林場自身的經濟周轉出現問題,導致整體發展態勢不容樂觀。
2.生態林場建設對策
2.1明確林場定位
對于當下生態林場建設的定位問題,必須要對生態林場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要以此為基礎,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進來,系統性的規劃林場后續的發展定位以及具體的工作內容,使生態林場建設可以真正的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了使生態林場建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還要重新設定林場類型,將其定義為生態公益型林場,確保在公益事業單位管理范疇之中,將生態林場建設納入進來,使其公益性全面體現出來,最大化的保護林木和林地,將更為便利的服務提供進來。此外,在定位林場發展的過程中,還要合理的搭配林場資源,從生態林場的特征出發,對林場管理條例進行制定。
2.2加強政策扶持
基于林權的不斷改革,林場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國后備森林資源栽培的主要場地就是林場,也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綠色生態保護網,在對生態林場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管為立足點,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將生態林場艱澀和內容融入進來,以建設新標準為依據,將各方面的支持提供給生態林場的建設,使各項產業的發展得以加快,使生態林場資源建設效率全面提高上來,對現代化的生態林場進行積極努力的打造,構建和諧社會。
2.3完善管理制度
現如今的經濟在迅猛發展,當下的林場管理制度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要對經營權責任主體缺失和實際存在的所屬權不清晰的問題進行盡可能的解決,對高效的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管理方法進行積極探究,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地完善,確保工作和人事以及財務可以真正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生態林場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保證。
2.4發展多種經營
在實際開展生態林場建設的過程中,對多種經營產業進行大力發展,是未來階段主要的發展行駛,相應的林場要以實際的資源優點為依據,對產業進行大力的扶持和優化,是職工的經濟收入提升上來,確保林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得到保證。此外,還要對特色產業注重發展,對傳統產業的發展地位進行積極鞏固,在對舊有的種植業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還要進行相應的創新,對科學技術的作用進行充分體現,實現生態林場建設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進行生態林場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實際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實際問題出發,對林場定位進行明確,同時,還要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地完善,相關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多種經營方式進行大力的發展,使生態林場在不斷建設過程中,可以逐步的擴大森林種植范圍,保證林場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真正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志剛,楊慶山.濱海平原地區建設生態林場的路徑及策略——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山東林業科技,2020,50(05):72-78.
[2]許云飛.保生態 ?惠民生 ?建設麗水青山——記“全國十佳林場”浙江省麗水市白云山生態林場[J].國土綠化,2015(06):10-13.
[3]王琪,許云飛.發展現代林業 ?建設生態林場——湖北省太子山林場管理局發展現代林業紀實[J].國土綠化,2013(11):28-33.
(富順縣國有林場 ?四川 ?自貢 ?6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