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云
摘要:以制度為導向,探索更加適合我國當前企業發展的工會工作機制可以全面完善工會治理之路。本文對當前完善企業工會法律保障的對策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為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企業工會;法律保障;依法治理;水平
引言:
對于企業而言,工會對于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企業工會也是共和國工會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企業工會成員及職工合法權益的堅強捍衛者。公企業工會對于促進企業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有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黨中央多次就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作出了一個重要論述。因此加強對基層工會建設的重點任務的重視程度,可以使企業工會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進行自我建設。使得使勞動關系變得更加和諧穩定,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探討。
1企業工會工作法律與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我國工會領域的基本法,也是當前企業工會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所在。工會法中的各項內容都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工會的作用以及組織形式,此外工會法中還明確規定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這是工會法的核心所在,同時也是各大企業工會的重要職責。除此之外,我國所頒布的勞動法以及企業管理中涉及到的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都有一些條款對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等內容上做出了明確規定。
2加強企業工會法律保障力度必要性
首先,從當前企業在各項工作進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勞動關系與經濟關系之間的聯系變得日益復雜。企業工會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首先,在新的就業形勢下國內一些小微企業由于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同時其經營收益已存在這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很難在這些企業內部組建企業工會;其次,有些企業在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當中相應的民主管理意識相對較為薄弱,企業的各項事務公開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化,集體合同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很難得到有效落實;最后,我國所頒布的工會法對于企業工會工作的規定相對較為籠統,對于一些新的業態更是如此。要想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就需要對當前已有的企業工會法律進行優化,從而以更加明確的方式對企業工會的各項權利及義務進行明確規定,有效提高企業工會依法治理水平。這一工作對于企業工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次,從當前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來看,最近幾年國內一些省市在依法保障企業工會開展工作方面進行了有效的立法實踐。以江西省為例,在94年8月份便出臺了《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集中對基層工會的組件及職責等關系進行了全面規定。后續江西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及工會開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制定了新的法律條款,為企業工會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此外,其他省市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積極完善工會工作制度為健全工會治理制度積累了很多有效的經驗,這些實踐工作的合理進行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工會依法治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有必要對其進行積極總結,并且做出相應的法律制度安排。
3完善企業工會法律保障的對策
法治建設工作的正常進行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所在。針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為了有效促進我國企業發展,需要從法律層面對相關工作進行有效規范,全面優化企業工會法律保障體系。通過立法的方式明確企業工會法相關法律所適用的實際范圍等,從而有效提高企業工會依法治理水平。為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強大的法治保障。
3.1法律適用范圍
根據我國民法典《總則篇》中的相關內容,制定各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及提供服務的各類所有制以及各種類型的企業范圍。
3.2企業工會組織形式及入會規定
為了有效規范企業工會各項工作,國家法律對企業工會組織建設工作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確定了不同規模企業內相應工會組織的具體形式。例如,為了有效解決當前某些企業工會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建會難、征繳難等一系列問題以及靈活就業人員、勞動派遣工入會等一系列困難。筆者認為對于一些小微企業而言為了有效促進其發展,相應的工會會員數量應當維持在25人左右。此外也可以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其具體規模等單獨建立一個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靈活變通,根據不同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組建工業委員會,從而實現企業工會組織的全面覆蓋。同時為了促進新業態的全面發展,應當明確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具體入會方式。對于眾包以及眾創人員、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靈活就業群體入會方式進行明確規定,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3.3企業工會工作職責
全面明確企業工會在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所具有的教育引領以及服務發展職責的是我改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工會在各項工作開展中,應該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根本原則。不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中制定的內容實行其相應的權利及義務。在日常工作中加大職工參與力度,對工會內部實現民主管理。工會的各類代表以及組織職工應當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并且由職工代表參與企業民主選舉、民主管理以及監測工作當中。全面保障職工能夠享有應有的法律權利,對一些難以調解的勞動爭議進行有效調節。
4結束語
企業工會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對工會的重視程度。同時國家法律應當對當前企業在發展企業工會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新問題進行積極調解,有效保障企業工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聞效儀.“上代下”:工會改革邏輯與多樣化類型[J].社會學評論,2020,8(05):18-34.
[2]張毛龍,胡恩華,張龍.中國企業工會實踐:測量表的開發與檢驗[J].經濟管理,2018,40(11):39-54.
[3]吳建平.中國工會研究40年——對國內工會研究基本脈絡與特點的評述[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32(05):12-31.
[4]陳維政,任晗,朱玖華,王西枘,陳玉玲.中國企業工會角色沖突對工會職能作用發揮的影響和對策研究[J].管理學報,2016,13(03):315-324.
[5]聞效儀.工會直選:廣東實踐的經驗與教訓[J].開放時代,2014(05):54-65+5-6.
(揚中市交通運輸局 ?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