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俊健
摘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群眾業余生活創新改革迎來重大機遇,其中群眾的歌詠活動日益普及。而有效地開展群眾歌詠活動,可以團結、動員、組織并教育群眾,有著多種教育功能,更能夠用先進文化占領思想文化的高地,使得更多群眾的思想能夠得到更大鼓鼓。鑒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群眾歌詠活動的普及和創新情況,了解普及和創新的價值,并針對其創新要點和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更好地提高群眾歌詠活動的普及和創新效果。
關鍵詞:群眾活動;歌詠活動;普及與創新
前言
群眾歌詠活動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并且娛樂性十分明顯,伴隨著人類早期的生產和活動所興起,有著廣泛性、針對性和不可替代性。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等多個方面,更能彰顯文化品位,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群眾歌詠活動不會受到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場地等方面的限制,無論是在公園、車間、社區、廣場或是禮堂等等,都可以進行群眾的歌詠活動。充分認識群眾歌詠活動的特點,以及在先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總結經驗,促使群眾歌詠活動能夠又好又快的發展,更是具有現實意義[1]。
一、群眾歌詠活動開展及普及的價值分析
(一)思想政治方面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歌詠活動仍然具有著輔助性的教育功能,曾有專家學者在研究中指出,教好一首歌勝過一堂政治課,雖然有一些夸大的成分在,但是歌詠活動的重要性在群眾文化宣傳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好形式。早在1989年至1993年這一階段,我國曾掀起了三次大型的群眾歌詠活動,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果,每次活動均有著其特定的政治性含義,其中,在1989年所掀起的歌詠高潮是為了更好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所選擇的歌曲均是贊美祖國成立4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而在1991年七月份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之際,全國人民也懷著滿腔的熱情宣傳黨的豐功偉績,歌唱黨帶領人民群眾走過了70年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在1993年11月份的歌詠活動,是全國人民在人力、物力和情感方面投入最大的一次。這些成功的歌詠活動無疑加深了人們對于黨的熱情,更激發了全國人民積極參與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熱情[2]。
(二)行業歌曲方面
基于行業歌曲的角度而言,自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各領域均有了屬于自己行業的歌曲,工廠有廠歌,商店也有店歌,校園更有校歌,不同的行業歌曲在祖國大地上像星星一樣散發著光芒且閃爍,而許多歌唱的作者大多是基層的文藝骨干,不僅熟悉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生動形象地反映出當時各行各業職工們豐富多彩的生活。而開展歌詠活動,能夠站在各行各業的角度來活躍職工的文化生活,健康的歌聲陶冶人們的情操,更是激勵了人們的工作熱情,通過集體排練,使領導和職工能夠一起學唱歌,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誼,更提升了企業和單位的凝聚力[3]。
(三)日常生活方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精神層面的熏陶和培養,人民群眾的藝術品位不斷升高,而群眾的歌詠也不再是清一色的齊唱,開始期待更加多元化的歌詠活動或是比賽,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歌詠游戲環節,一系列的群眾歌詠活動也逐漸由單聲部朝向多聲部的方向發展,甚至能夠達到合唱的藝術境界,特別是在進入新世紀的年代里,各種歌詠活動更是發展到一定的高度,例如,無伴奏合唱這種高難度的藝術形式更是成為了許多業余合唱隊合唱的必選項目[4]。以本溪鋼鐵公司為例,該公司早在2008年所舉辦的職工合唱比賽中,其中共有36個合唱隊參賽而完全采用鋼琴伴奏,且要求每一支隊伍都要表演一首沒有任何伴奏的合唱,整個聲部的演唱完全給所有的職工帶來了高雅的藝術享受,使人們感受到美好的視聽體驗。
二、群眾歌詠活動的普及與創新要點及方法分析
(一)要點分析
由于開展群眾歌詠活動,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其于思想認知的角度上,各級領導干部更是需要加強群眾歌詠活動方面的開展和投入力度,使更多的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歌詠活動中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旋律,因此在群眾歌詠活動普及和創新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第一點是組織活動和自發活動要彼此之間銜接。由于群眾文化工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歌詠活動方面的引導,特別是在一些節假日時期,可以根據單位部門或是本地區的優勢來組織各領域、各行業部門開展歌詠活動,并使其形成常態化的方式,或者自發組織群眾歌詠社團參與到文化部門所組織的活動中,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迸發出新的靈感,形成良性的群眾歌詠活動循環。第二點是要發揮出專業藝術團體的指導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歌詠活動已經成為社區文化中的亮點。但是,能夠從精神高度領域或者藝術角度來引領群眾歌曲活動的專業人士卻少之又少,因此需要引入專業的藝術團體,作為群眾歌詠活動中的指引力量,推進社區群眾歌詠活動又好又快的發展。第三點,要提高領導對于歌詠活動的宣傳重視程度和認知。由于開展群眾的歌詠活動,能夠更好地豐富并活躍起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和物質生活,特別是在新時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趨勢下,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富足,在緊張工作之余,也希望有更多的精力能夠投入到休閑娛樂中,而群眾的歌詠活動能夠提高其彼此的凝聚力,使得更多群眾能夠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使思想更加積極向上,也更有利于接受區域的管理。
(二)方法分析
1.注重頂層設計
群眾歌詠活動的開展,不僅是當地社區所要重視的群眾文化,同時也更要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因此要從頂層設計方面入手,政府需要積極扶持合唱團的發展,并且轉變傳統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相對滯后性的認知,真正認識到組建一支高水平、高專業性合唱團的重要性。還要加大對于群眾歌詠活動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制定相關的政策加以扶持,為群眾歌詠活動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還要做到資金的專款專用,對于群眾歌詠活動所投入的資金,可以用于設備的引進和一些專業教師的聘請,確保群眾的歌詠活動能夠在更加專業且良好的環境下運行。除此之外,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也可以將一部分的資金用于引進國外優秀的合唱作品中來,增加合唱團的演唱曲目,由于許多國外的優秀合唱作品都能夠提供豐富的思考和借鑒價值,更有利于其自身歌唱水平的提升。
2.培養多層次合唱技術人才
培養多層次合成技術人才是群眾歌詠活動普及和創新的又一優化策略。通過上述分析得知,我國許多地區的群眾歌詠活動開展更多是一次發揮,是單位和社區舉辦為主,這種相對自主性的群眾歌詠活動專業性明顯不足。而新時期群眾的歌詠活動普及和創新,更是需要注重培養多層次的合唱技能型人才,使得群眾的歌詠活動能夠更加科學化、專業化和規范化。例如,社區可以與當地的一些高校合作,讓高校中的相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到社區內實踐或實習,引領當地群眾一起參與歌唱比賽,在各種活動中發揮出自己專業的音樂素養,進行音樂教學或是樂器演奏,使得群眾的歌詠活動開展能夠更加理想生動。除此之外,對于群眾歌詠活動中,一些真正有著極強天賦且愛好的潛力群眾可以安排其接受專業的音樂技能培訓,由社區或是當地政府提供資金,使得群眾歌詠活動能夠讓更多真正對歌唱有著天賦和愛好的群眾得到繼續深造和學習的機會,并挖掘其自身更大的歌唱潛能,引導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到合唱藝術中,為合唱藝術事業添磚加瓦。
3.創新合唱形式
創新合唱形式是群眾歌詠活動中的又一普及和創新方式,通過上述分析得知,目前我國群眾歌詠活動開展的功能性不強且以合唱為主難免枯燥,也很難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對于群眾歌詠活動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豐富當前群眾歌詠活動的形式,使得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趣味性,例如,開設歌詠互動的游戲或是競賽,以帶有競爭性或是娛樂性質的方式刺激更多群眾加入其中,能夠積極參與到歌唱的環節中來,不斷地愉悅身心并壯大群眾歌詠活動這支隊伍。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群眾歌詠活動的創新和普及勢在必行,在人民群眾的熱情響應之下,當地政府更是需要加強群眾歌詠活動方面的投資,為更多群眾呈現出良好的歌詠活動環境和藝術氛圍,促使更多熱愛生活、追求藝術的基層文化骨干都能夠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表現方式來贊美和諧社會,憧憬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 張新. 開展和提高群眾歌詠活動的指導方法[J]. 中國科技信息, 2008(05):147-148.
[2] 寶昌. 麥新與群眾歌詠活動[J]. 人民音樂, 1983(05):33-36+43.
[3] 虞文琴. 致力群眾歌曲創作 搞好群眾歌詠活動——全國群眾歌曲創作研討會綜述[J]. 人民音樂, 2002(12):9-10.
[4] 陳更新, 張秀琴. 淺談群眾歌詠活動的組織和輔導[C]// 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 2006.
(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 ?廣東 ?深圳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