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
音樂和美術同為藝術類科目,教師如果能夠在美術課堂中融入音樂元素,就能夠使美術課堂更加生動、充實。良好的音樂情境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讓學生體會藝術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以便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幫助學生展開美好的想象,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從而為美術教學增添色彩。此外,音樂能活躍美術課堂的氣氛,令課堂教學更加生動,促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本文圍繞如何將音樂元素融入美術教學這一課題展開探討,希望為各位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一、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通常來說,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能夠極大提高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是行之有效的美術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發(fā)揮潛在的美術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同時播放與課堂教學主題相符合的音樂,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僅如此,音樂本身就有讓人放松的力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繪畫技巧。另外,如果教師在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時候播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
例如,在“紙風鈴”的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帶領學生借助紙杯等工具,通過繪畫、裁剪和拼接將紙杯制作成風鈴。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清脆悅耳的背景音樂,促使學生在音樂氛圍的影響下產生各種奇思妙想,創(chuàng)作出風格迥異的作品。再如,在帶領學生一起學習“魚兒游游”時,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通過繪畫和剪紙裝飾自己喜愛的魚兒模型,此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融入美妙的音樂,促使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受到音樂的熏陶,生發(fā)出愉悅的情緒,從而給魚兒配上更好的造型。
二、促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情感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發(fā)揮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富有情感色彩的音樂,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無論在聽覺方面還是視覺方面,都擁有豐富的體驗;另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好地進行作品的構思。此外,當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進行創(chuàng)作,就可以感受藝術的魅力,從而將美妙的情感體驗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富有形式美和情感美。
例如,筆者在講解“下雨時”的時候,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繪畫氛圍,給學生播放了歌曲《大雨和小雨》,從而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繪畫時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有的學生在作品中畫了一個小朋友,小朋友的手里拿著一片巨大的樹葉,在雨中快樂地奔跑。這樣的作品彰顯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體現(xiàn)了音樂與美術相結合的妙處。
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音樂的特征之一就是賦予人們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中融入應景的音樂,促使學生運用畫筆展現(xiàn)自己的內心世界,并且進一步發(fā)揮想象力,在創(chuàng)作中產生更多的靈感,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例如,筆者在“閃爍的煙花”手工課上,首先引導學生回顧過年的場景,在教學中插入了歌曲《過新年》,幫助學生回憶過年的歡快氛圍,從而促使學生在腦海中呈現(xiàn)絢麗的煙花。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用彩色的筆勾勒出了煙花不同的層次,非常具有審美價值;還有的學生用彩色的線條粘貼出五顏六色的波紋,非常有立體感。這些成功的教學案例說明,將音樂元素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教師應在美術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各種奇思妙想,令美術課堂更加生動、充實。如今,全社會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關注,因此教師應重視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既可以為學生營造浪漫、有趣的創(chuàng)作氛圍,又可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在藝術的海洋中融會貫通,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