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莉,陳玉霖(通訊作者),彭靜嫻,梁婉紅,楊嘉麗,賴鳳英
(東莞市南城醫院婦產科 廣東 東莞 523000)
分娩在人類繁衍過程中占據核心地位,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隨著國民經濟條件的逐步提升,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視度不斷增加,但對于女性懷孕、生產的認識度仍比較有限。而且很多人認為孕婦需要多攝入營養、少運動鍛煉,以避免因運動鍛煉引起妊娠及圍產期發生意外。但生育性肥胖、運動量不足等可導致胎兒巨大、孕婦自身柔韌性差,因此可采取適合的體育鍛煉,強化孕婦的體質,降低孕婦不適感,提升其分娩信心[1-2]。本次研究以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初產婦104 例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原則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分別予以常規產前保健、常規產前保健+產前生育舞蹈,比較組間應用效果差異,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初產婦104 例,通過隨機原則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30.28±3.39)歲,孕周29 ~37 周,平均孕周(31.23±1.39)周。觀察組年齡23 ~34 歲,平均年齡(30.86±3.43)歲,孕周29 ~37 周,平均孕周(31.73±1.5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年齡20 ~34 歲,初產婦;(2)產前超聲檢查明確宮內頭位單活胎,孕周≥28 周;(3)無生育舞蹈禁忌證,妊娠風險評估為低風險(綠色);(4)產前超聲檢查胎兒發育良好;該研究符合2013 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并簽屬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孕前長時間瑜伽或健身者;(2)心臟病或限制性肺病等妊娠期有氧運動禁忌證者;(3)前置胎盤、先兆性流產、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等疾病;(4)嚴重貧血。
對照組予以常規產前保健:常規產前檢查,并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同時指導并協助孕婦做好入院待產,直至其產后出院。觀察組采用常規產前保健+產前生育舞蹈:(1)常規產前保健與對照組一致。(2)產前生育舞蹈,從29 周開始每周到院參與產前生育舞蹈課程,由具備相關課程講師證的護理人員負責教授課程,介紹原理,講解步驟及動作技巧,播放音樂,指導初產婦完成練習;舞蹈強度根據產婦RPE 量表評分進行調整,且在運動時評估其最大心率,分析其當前舞蹈強度是否符合孕期運動要求。(3)在運動前可先行通過大聲朗讀正能量詞語或語句,與其他初產婦分享想法、孕期趣事,減輕其心理壓力,鼓勵其肯定自己;不僅如此,在運動時還可借助頭巾等工具先行低強度熱身,持續5 ~10 min;熱身后,由護理人員先講解分解動作,再鼓勵其逐步連貫完成舞蹈動作,中等強度運動30 min 后囑其休息15 min,再根據孕婦情況,適當降低或不降低運動強度,鼓勵產婦向外表達、展示舞蹈動作;舞蹈課最后5 ~10 min 為放松練習,在此過程中,由授課護理人員負責講解生理知識,在圍產期可能出現的任何不良情況及應急處理方法,使得初產婦對生產有所準備。(4)在運動過程中若發現初產婦出現跌倒、陰道異常出血、頭暈、胸痛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運動,及時聯系醫師對癥處理。(5)邀請初產婦進入微信群或QQ 群,由護理人員定期發送健康知識,提醒初產婦定期參與舞蹈課程,并在家中≥3 次/周,30 min/次的舞蹈運動,產時指導初產婦每小時活動≥1 次,每次≥20 min,直至胎兒娩出。(6)舞蹈后休息10 min 左右,這個過程可相互溝通舞蹈動作、舞蹈感受,以便加深產婦對動作的印象。與此同時,要求助產人員為產婦普及分娩生理方面的知識、舞蹈的意義,嚴格控制舞蹈的時間。另外,可以安排產婦坐在地板上,由助產人員指導腹肌運動、盆底肌運動,時間控制為5 min,旨在幫助其充分了解分娩相關知識。最后組織放松練習,這個過程如果發現異常需要立即采取針對性對策進行處理。
觀察指標: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總產程時間、產痛得分。(1)組間分娩情況差異,按照自然分娩、剖宮產率差異。(2)組間總產程時間、產痛VAS 評分差異;VAS 評分范圍0 ~10 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75.00%高于對照組的69.23%,剖宮產率25.00%低于對照組的30.7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產痛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分娩、產程及產痛VAS 評分差異
近年來,我國逐漸提升對婦幼保健工作的要求,這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挑戰,而孕期保健越來越受到重視。孕期保健工作復雜,涉及內容較多,且隨著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條件的逐步提升而發生變化,這不僅能提升人口素質,還是母嬰健康的重要保證[3-4]。
初產婦是初次分娩的產婦,既內心忐忑,又充滿了對新生命的向往,很容易出現緊張等負面情緒,增加圍產期風險,尤其是初產婦中高齡產婦數量不斷增加,其風險更高。而針對初產婦妊娠期及產后知識了解不足、負面情緒、孕期增長體重過高等情況,可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比如產前生育舞蹈改善[5-6]。通過邀請初產婦在產前參與舞蹈課程,能夠鍛煉其腰腹肌肉,提升肌肉韌性,柔化其關節與韌帶,增強盆底肌力量,有助于擴展產道空間,促使胎兒順利娩出,而在參加舞蹈課程期間,通過與其他孕婦、護理人員等人員的溝通與交流,能夠促使初產婦放松身心,減輕心理壓力,提升對圍產期等相關醫學知識的了解程度[7-8]。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75%,對照組自然分娩率為69.23%;觀察組剖宮產率為25%,對照組剖宮產率為30.7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產程時間、VAS 評分分別為:(405.84±10.39)min、(4.13±1.05)分,對照組的總產程時間、VAS 評分分別為:(512.67±12.70)min、(7.38±1.2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證實,通過應用產前生育舞蹈能夠提升初產婦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總產程時間,同時減輕產婦的疼痛癥狀,促使產婦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生育是人類繁衍的重要生理過程,在產前常規保健中加入產前生育舞蹈,可縮短產程、減輕產程,從而獲得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