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珍
五蓮縣人民醫院心電圖室,山東 日照 262300
腫瘤是機體局部組織某一個細胞因各種致癌因素作用,造成其生長上失去基因水平的正常調控,引發異常病變,致克隆性異常增生[1]。醫學上將腫瘤分為良性、惡性,對于惡性腫瘤,為了能夠緩解患者的病情,通常會采用放射治療的方法,但放射治療過程中,一定程度都會影響到正常的組織,產生不良情況,出現并發癥,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而如何對腫瘤放射治療患者進行護理一直是醫學中的重點[2]。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腫瘤放射治療患者15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在腫瘤患者放射治療中,探討其應用效果,現報告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腫瘤放射治療患者1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腫瘤放射治療指征,無藥物嚴重過敏情況,無嚴重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具有完整臨床資料,能夠配合護理工作,無嚴重肝、腎、心疾病,預計生存期>6個月。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77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2.3±15.3)歲,其中,男41例,女36例;結腸癌9例,乳腺癌17例,食管癌16例,肺癌35例。研究組77例,年齡52-75歲,平均年齡(62.6±15.1)歲,其中,男43例,女34例;結腸癌10例,乳腺癌18例,食管癌16例,肺癌3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選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認可。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給予患者適當健康教育指導、隨時解答患者疑惑、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密切觀察臨床體征等常規護理。
1.2.2研究組行個性化護理模式。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為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①全面了解患者的個性特征,對患者的陪護情況、現階段病情發展情況、以往病史等盡可能了解掌握,評估心理狀態,進行責任制的一對一了解,主動收集患者的資料,對患者進行前期評估,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方案制定需要護理人員與醫師共同進行。②在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行制定;同時在放射治療前根據患者的不同活動情況,給予患者告知注意事項、普及放射治療的流程及基本原理、安全指導等個性化護理措施。③為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情緒進行,爭取獲得患者的信任,及時解答患者疑問,與患者密切溝通,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邀請患者家一同進行心理疏導,表面某些方面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如言語、情緒方面等。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于護理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定,無記名填寫方式,又專人負責,采用統一指導語,得分≥50分則判定患者存在抑郁、焦慮情緒。(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3)比較兩組滿意度。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無記名填寫方式,又專人負責,采用統一指導語,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變化情況 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有所降低,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對比(分,
2.2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2.3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對比(例,%)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雖然放射治療一定程度能夠緩解患者的病情,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可患者的預后較差,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4]。而護理方式在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選擇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5-6]。個性化護理能夠準確預測患者的臨床需求,可充分體現人文特性,在整體護理基礎上,秉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能夠提升綜合護理質量,提升對生命內在質量的關懷[7-8]。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行個性化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及家屬心理疏導護理干預,制定并實施個性化護理方案,進行適時護理干預,養成健康的醫療觀念,安撫患者的情緒,為患者消除負面情緒[9-10]。給予患者飲食干預、生活指導,提供個性化需求的優質護理服務,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進一步提升,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確保患者能夠逐漸擺脫抑郁、焦慮情緒,逐漸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控制不良情況的發生率,提升依從性,保證治療的有效性[11-12]。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行個性化護理模式,心理狀態方面,兩組護理后心理狀態均有一定的改善,而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后SAS、SDS評分更低,不良心理情緒改善效果更好。按照指定的個性化護理方案,有目的地為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使患者的治療、護理更加細致化,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及家屬均接受心理指導,對其情緒、精力都有較大影響,護患關系、患者與親人關系更加融洽,能夠積極面對疾病、接受患病的事實,個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感受到更多的關懷,抑郁、焦慮癥狀略有好轉,逐漸擺脫這種不良心理狀態,能夠更好的進行治療[13-14]。同時,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患者心理狀態良好,一些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誘導因素也能得到有效預防及排除,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保證,并發癥發生率能夠有效降低,臨床效果良好,護患關系和諧,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會提升[15]。
綜上所述,腫瘤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并發癥發生率有所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患者不良心理獲得有效緩解,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