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飛 林國雄 劉芳蘭 邱艷華
1.上饒市人民醫院,江西 上饒 334000;2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3.上饒市廣豐區婦幼保健院,江西 上饒 334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其優勢是出血少,醫源性創傷少,有助于患者術后的及早康復[1]。但腹腔鏡手術依然存在各種創傷性操作,并且腹腔鏡手術需建立二氧化碳氣腹,這些都會導致應激反應的發生,如血壓波動、心率增加等[2]。本次研究為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增加使用布洛芬與右美托咪定。選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62例擬行腹腔鏡膽囊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其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擬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62例,以抽簽法為基礎隨機分成兩組,各31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28~58(39.48±7.36)歲;ASA分級II級18例,III級13例。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26~59(39.95±7.49)歲;ASA分級II級17例,III級14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指征;(2)知情研究,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1)麻醉手術禁忌;(2)存在嚴重精神問題。
1.2方法 術前常規禁食禁飲,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監測血壓等生理指標。
1.2.1對照組 麻醉誘導:異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咪達唑侖0.05mg/kg,麻醉誘導完成后氣管插管維持呼吸,術中予以七氟醚維持,按需可追加芬太尼2μg/kg。
1.2.2觀察組 在麻醉誘導前4~6h予以患者布洛芬(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062)400ml口服,麻醉誘導前10min予以患者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85)0.5μg/kg。
手術結束后將患者送麻醉復蘇室留觀,無異常后送回普通病房。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節點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水平。包括:T1(麻醉誘導前15min)、T2(氣管插管即刻)、T3(氣腹建立5min)、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0min)。
(2)對比兩組患者惡心嘔吐、拔管后嚴重疼痛、躁動發生率。

2.1患者不同時刻生理指標對比 觀察組T2、T3、T4時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患者不同時刻生理指標對比
2.2患者術后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惡心嘔吐、拔管后嚴重疼痛、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患者術后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N(%)]
為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患者應激反應,本次研究在常規麻醉誘導前增加使用布洛芬與右美托咪定[3]。布洛芬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消炎鎮痛藥,具有緩解肌肉疼痛、降溫等效用,在所有的非甾體消炎藥中,布洛芬的安全性位于前列,在使用上較為安全。其作用機制是降低環氧合酶活性繼而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達到緩解局部疼痛的目的。右美托咪定作為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理想的鎮靜效果,臨床主要用于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時患者的鎮靜[4]。本次研究中將兩種藥物應用于麻醉誘導前,旨在降低應激反應對患者生理指標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2、T3、T4時刻心率、血壓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麻醉誘導前使用布洛芬、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患者維持術中生理指標的穩定,便于實施的順利實施。另外觀察組惡心嘔吐、拔管后嚴重疼痛、躁動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使用布洛芬、右美托咪定可在維持穩定生理指標的同時,還能降低麻醉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
綜上所述,布洛芬聯合右美托咪定超前應用,可有效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繼而獲得穩定的麻醉狀態,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