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海
惠民縣人民醫院兒科,山東 濱州 251700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呼吸科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熱以及皮疹等。因小兒年齡尚小,機體免疫系統與各器官均為發育成熟,很容易被病毒和細菌的侵襲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若不及時處置隨著病情的發展會損傷其肺功能,不利于小兒的健康發育[1]。本次研究探討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該疾病,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收治的9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以不同的治療方案均分2組,對照組49例患兒中男女各有25例、24例,年齡選取范圍6個月-10歲,計算中間值得(5.13±0.28)歲,入院查體體溫(39.12±0.43)℃;研究組49例患兒中男女各有26例、23例,年齡選取范圍6個月-10歲,計算中間值得(5.09±0.31)歲,入院查體體溫(39.08±0.44)℃,將所有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無統計學差異。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兒科學》與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相關標準;②經影像學檢查與生化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小兒支原體肺炎;③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發熱等癥狀。排除標準:①先天性疾病;②肝腎功能不全;③對阿奇霉素過敏;④基線資料不完整。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阿奇霉素治療,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每次服用10mg/kg,每日服用1次,病情好轉后繼續靜脈滴注,治療7天,根據病情需要可延長治療到10天。
研究組:給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先給予小兒10mg/kg阿奇霉素,靜脈滴注,連續治療3天到5天,若小兒的體溫與外周細胞水平檢測后恢復正常可改為口服阿奇霉素,每天10mg/kg,停藥4天,繼續口服阿奇霉素3天,以此方法用藥直到治療結束。
1.3觀察指標 (1)治療有效率對比。評價標準:療效顯著:臨床癥狀與體征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消失;病情好轉: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咳嗽、發熱等癥狀緩解,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減小;治療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未改善,影像學檢查肺部陰影無變化。(2)對比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

2.1治療有效率對比。 如表1所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治療有效率[n(%)](n=98)
2.2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緩解較快,住院時間明顯縮短,P<0.05,如表2所示。

表2 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
小兒年齡尚小,機體各器官與系統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免疫力較低,一旦病毒和細菌入侵很容易產生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而造成支原體肺炎,該疾病是小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的癥狀有皮疹、發熱、咳嗽等,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心肌炎等嚴重疾病,不利于小兒的健康生長發育。阿奇霉素是常用于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藥物,該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菌功效,且半衰期較長,能很快的被吸收,在治療時運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能快速的消除炎癥,減少肺部受損的程度,小兒在進行序貫療法期間治療依從性較高,藥物產生的毒副作用較小,可促進小兒早日康復[2]。本研究對98例患兒進行分組,均給予阿奇霉素治療,對比常規療法與序貫療法的效果,結果可見,采用序貫療法的研究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提高,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癥狀恢復較快,住院時間更短,相較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實施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可顯著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縮短治療時間,提高總體治療效果,建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