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振青
膠州市心理康復醫院,山東 青島 266300
情感障礙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狂躁、認知水平降低、不安、睡眠障礙等,一旦患病患者的生活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對患者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可以改善病情狀況,提高治療成效[1]。本次將我院精神科66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納入研究,探討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對其臨床效果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精神科66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納入研究,隨機進行分組,采取阿米替林治療的對照組(n=33)及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的觀察組(n=33)。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39.31±6.45)歲。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39.42±6.33)歲。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需要停藥1周,對照組予以阿米替林(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561)25mg口服治療,1次/d。觀察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蘭(H.LundbeckA/S(丹麥)(西安楊森制藥分裝),批準文號H20150163)5mg口服治療,1次/d。兩組患者連續用藥治療45d,均為清晨口服用藥。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臨床用藥治療后具體成效。治療成效評定標準為顯效:經用藥治療后患者狂躁、認知水平降低、不安、睡眠障礙等癥狀消失;有效:經由要治療后患者狂躁、認知水平降低、不安、睡眠障礙等等癥狀明顯好轉;無效:經用藥治療后患者狂躁、認知水平降低、不安、睡眠障礙等癥狀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標準為:>35分表示重度抑郁,>20分表示輕、中度抑郁,<8分表示沒有抑郁癥狀。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7%,相對比對照組66.67%明顯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兩組治療前后HAMD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相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相對比對照組更優(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D比較分)
情感障礙指的是雙相障礙,即是一種心境障礙,患病期間同時還會并發狂躁、抑郁等癥狀,從而導致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損傷,不僅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還會帶給患者及其家屬極大的心理創傷和壓力[2]。現目前,臨床上針對雙相情感障礙疾病的治療主要是以用藥控制為主。以往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予以患者三環類抗抑郁藥,用藥后雖具有一定成效,但是同時會發生便秘、低血壓、失眠等用藥不良反應,對其治療依從性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抗抑郁類藥物,其藥效起效較快,且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在用藥治療過程中可以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低血壓等不良反應。近些年來,隨著臨床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治療方面的研究增多,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已經被大多學研究學者定義為治療雙向情感障礙的首選藥物。草酸艾司西酞普蘭不僅可以對患者悲觀抑郁癥狀進行調節,還可以平穩激動情緒,起到一定的鎮靜作用[3]。另外,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可以盡可能的避免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轉變為躁狂發作,導致病情加重,提高治療難度。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7%,相對比對照組66.67%明顯更高,另外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相對比對照組更優。說明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具有較高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臨床用藥治療過程中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對改善癥狀應用效果較佳,利于促進病情好轉,提高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