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靜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臉板腺囊腫病癥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病癥,該種病癥在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后使用抗生素藥物聯合治療。但是采用該種治療后,患者臨床癥雖然改善快,但是患者在臉部留下疤痕,影響美觀。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可以采用中醫治本優勢,使用中藥聯合抗生素藥物治療,以此來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臉板腺囊腫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觀察時間段為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并且根據患者使用的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隨機編入患者47例,患者平均年齡19±3歲,平均體重43±4千克,平均病程11±2天,男25例,女23例。治療組隨機編入患者48例,患者平均年齡18±3歲,平均體重44±5千克,平均病程10±2天,男27例,女21例。(P>0.05),兩組患者資料無差異。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該種治療主要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抗生素藥物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患者每天使用4次,每次使用一滴[1]。
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并且在該種治療基礎之上聯合穴位敷貼治療,穴位敷貼使用藥方如下:制半夏20g、陳皮15g、茯苓15g、甘草10g、蒼術15g、炒白術15g、黃芪15g、生大黃15g、桔梗15g、連翹15g、白僵蠶10g、薄荷20g。以上藥物需要磨成粉末使用,并且調至膏藥狀。采用的主要穴位有神闕、三陰交、脾俞、足三里、胃俞。采用主要穴位治療時還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患者為外感風邪病癥時可以使用大椎和肺俞;患者如果是肝郁氣滯型可以使用期門和肝俞穴位治療;患者如果是脾腎不足可以使用氣海和腎俞穴位治療。成年人每次使用30g;7到14歲使用20g,7歲以下每次使用10g,敷貼每次使用4個小時,每周使用1次,連續使用5周[2][3]。
1.3統計學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使用%計算平均值,采用差方t檢驗,p<0.05為有差異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 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87.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0.41%,(P<0.05),結果有顯著差異。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照
2.2兩組眼部癥狀評分情況 治療組治療后眼部癥狀評分為7.36±2.17分,對照組為11.38±2.97分,(P<0.05),結果有顯著差異。

表1 眼部癥狀評分對照
從兩組治療效果分析,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87.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0.41%,(P<0.05),結果有顯著差異。再從兩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分析,治療組治療后眼部癥狀評分為7.36±2.17分,對照組為11.38±2.97分,(P<0.05),結果有顯著差異。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獲得,臉板腺囊腫采用非手術治療時聯合穴位敷貼治療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