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榮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人民醫院,山東 棗莊 277300
前言: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時,醫生一般會結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來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因此放射科作為醫院一大輔助科室,具有重要作用。放射科具有患者多、人員流動頻繁的特點,需要長時間候診、等待檢查結果,在此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急躁、厭煩等情緒,如溝通不當可能導致醫院糾紛,影響患者就醫感受以及醫院形象[1]。本文對放射科患者護理進行研究,分析CICARE溝通模式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2月期間,我院86例放射科檢查患者,將其分為甲、乙兩組,每組43例。其中甲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在23~78歲,平均為(48.49±2.31)歲。乙組,男27例,女性16例,年齡在22~76歲,平均為(48.25±2.19)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審批,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甲組(常規溝通交流):護理人員將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對患者進行情緒安撫,講解檢查相關事宜。
乙組(CICARE溝通模式):(1)培訓:醫院將邀請專業禮儀培訓師對放射科護理人員進行統一語言技巧培訓,規范護理人員禮儀面貌,增強護理人員對CICARE溝通模式的了解,并讓護理人員學會應用方法,在臨床護理中,更換原有溝通方法,采用CICARE溝通模式建立與患者間的交流。還會有心理學醫生培訓情緒調節方法,教導護理人員控制自己情緒,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及時將負面情緒排解出去,不影響對于患者護理效果。培訓周期為一周,培訓過程中將會播放國內外優秀護理視頻,護理人員需要對其觀察并靈活運用,在結束時將會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對于出現的不足將予以指出并指導改進,總結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強化護理人員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護理水平。
(2)建立CICARE溝通程序:將醫院護理規章制度、放射科護理特點、CICARE溝通模式進行有機融合,構建出CICARE溝通程序:①C:采用適宜的稱謂主動向患者打招呼,態度應平易近人;②I:讓患者了解“我”的身份,并表達自己將陪同患者共同完成檢查過程;③C:通過溝通過程讓患者清楚自己應做好哪些準備,這些事情會產生何種影響;④A:對于患者一律進行進一步的了解;⑤R: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予以準確直觀的解答;⑥E:對于患者對于工作的配合表示感謝,并指導患者接下來應進行的事項。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調查表對兩組檢查相關知識了解程度進行評估,分值為0-100分,分值與患者知識了解度成正比。

甲組評估分值為(79.36±1.28)分,乙組評估分值為(90.27±1.39)分,乙組檢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優于甲組(P<0.05)。
溝通是解決問題、避免矛盾的最佳方法,在醫院臨床護理中,溝通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患間良好溝通,不僅可以提升患者配合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更是能有效降低護患矛盾,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醫院80%的檢查任務都集中在放射科,護理人員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等待檢查對于患者而言是一個較為漫長過程,且大多患者對于檢查流程缺乏了解,延長了候診時間,使得患者出現情緒上的起伏。在以往放射科護理中都是護理人員依據臨床經驗對患者進行引導,不能充分照顧到患者的情緒,許多患者對于檢查所存在的疑惑并不能得到正確的解答,從而影響護理效果[2]。CICARE溝通模式強調溝通技巧,讓溝通過程變得更加規范化,通過6個步驟的逐漸深入,讓言語更有邏輯感,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能夠照顧到患者的需求,加深患者對于護理人員表達意思的理解[3]。在本文中,通過對放射科患者予以研究,結果得到乙組檢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優于甲組,表明CICARE溝通模式對于患者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CICARE溝通模式可以增加放射科患者對于檢查相關知識的了解,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