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新泰市人民醫院,山東 新泰 271200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6~2018、6收治的120名患此病的病患作為研究對象,把他們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參照組,每組60名。觀察組中男病患29名,女病患31名,年齡范圍在46~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7.64±3.75)歲,患病時長1~7天,平均患病時長(3.57±1.77)天。參照組中男病患31名,女病患29名,年齡范圍在46~79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7.34士1.07)歲,患病時長是1~7天,平均患病時長是(3.44±1.62)天。兩組病患的基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P>0.05),可以比較。所有病患都對此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悉,并通過我院倫理委會的批準。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此次選擇的120名病患都經檢查確診是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剔除標準:所有伴有其他病癥、患有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紊亂、患有精神病的病患都不能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1.3方法 參照組采取普通療法,給予病患硝酸甘油、西地蘭及多巴酚丁胺進行診治,依據病患的病理情況,對病患進行利尿處理,并且改善病患的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癥狀,實時觀察病患生命跡象,假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對病患施行急救。
觀察組在普通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胺碘酮進行診治,指導病患口服,開始服用每次200mg,每天3次,服藥第二個星期時劑量不變,每天服藥兩次,服藥第三個星期時劑量調整為每次100mg,每天服藥一次,連續服藥八周。
1.4觀察指標、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1.4.1觀察指標 察看并且比較患此病的病患的治療總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數、心率、QT離散度的數據。
1.4.2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顯效:病患的癥狀表現基本沒有,心臟功能改善2級以上;有效:病患的癥狀表現有明顯改善,心臟功能改善1級,心電圖檢查顯示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情況消逝;無效:病患的癥狀表現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心臟功能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心電圖檢查顯示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情況未消逝。

2.1治療總有效率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67%)比參照組(81.67%)高,組間數據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左室射血分數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經過治療以后的左室射血分數為(39.55±3.09)%,參照組經過治療以后的左室射血分數為(31.66±3.45)%(P<0.05;t=13.196),兩組數據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心率、QT離散度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以后的心率、QT離散度都比參照組低(P<0.05),組間數據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心率、QT離散度比較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疾病常常是因為病患有心肌缺氧、缺血等情況而造成的[1-2],采取普通療法以后,不能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并且普通療法治療所花費的時間長、效果不好、并發癥狀多等缺點[3],進而造成病患反感治療,最后使得療效沒有那么理想[4-5]。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普通療法的基礎上,加用胺碘酮治療,可以對病患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數據均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組間數據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對患此病的病患加用胺碘酮治療以后可以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在普通療法的基礎上,對患此病的病患采取胺碘酮治療以后,可以明顯的改善病患的病理癥狀,提升病患的左室射血分數,降低病患的心率及QT離散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