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水 秦愛玲 房 剛 苗 壯
淄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淄博 255026
做好接種證查驗能有效預防學校傳染病暴發流行,保護老師、學生健康,保障學校教學秩序。但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一直是免疫規劃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1-3]。為推廣家長課堂在入托入學接種證查驗工作中的應用,現對2019年淄博市文昌湖區商家鎮衛生院開設家長課堂對新生家長進行接種證查驗健康教育進行效果評價。
1.1研究對象 淄博市文昌湖區商家鎮現有5所小學,隨機抽取3所小學開展接種證查驗健康教育,其余2所小學為對照組,每所小學按照入學預報名序列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方選取100名新生,對新生家長開展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被抽取家長進行接種證查驗KAP、疫苗補種率調查。問卷現場收回,不允許空項。
1.2.2干預措施 干預組由學校確定培訓時間、場地,商家鎮衛生院采用家長課堂方式對被抽取家長進行接種證查驗專題講座。
1.2.3統計分析 資料錄入Microsoft Excel 2003進行統計學描述,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假設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認知比較 干預組新生家長對入學查驗接種證認知“上學需提供接種證”、“不同時期到哪里補種疫苗”、“免費補種免疫規劃疫苗”等知識正確回答率都得到提高。見表1。

表1 干預組、對照組入學新生家長對接種證查驗認知變化比較
2.2態度比較 干預組新生家長對入學接種證查驗工作的必要性、有效性、配合工作的認可度有顯著提高。見表2。

表2 干預組、對照組入學新生家長對接種證查驗態度變化比較
2.3行為比較 干預組新生家長“上學前自覺上交接種證”、“知道到哪里補證、補全疫苗”、“上學前自覺到接種門診補全疫苗”的行為比例都有提高。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入學新生家長對接種證查驗行為變化比較
入學查驗接種證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在學校暴發流行的成功經驗[4]。入學新生接種證查驗一般在新生上學前后展開,過程繁瑣,細節專業,時間跨度大,新生家長對入學接種證查驗KAP直接影響接種證查驗效果。
通過家長課堂,新生家長更加明確“不同時期到哪里補種疫苗”。接種證查驗實行居住地、學籍地雙重管理,不同階段實行不同接種證查驗措施。家長課堂明確接種證查驗工作流程、責任主體,工作時限,干預組家長“上學前沒有打全疫苗需要到原接種門診補種疫苗”、“上學后沒有打全疫苗要到學校所屬接種門診補種”正確回答率分別是91.7%、92.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5%、75.0%。
家長的接種知識水平和對預防接種的態度是影響兒童接種率的主要影響因素[2]。干預組93.3%家長認可“補種疫苗有效且安全”,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近年來,各種疫苗事讓家長對接種疫苗是否安全產生懷疑,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一度下降到40%左右,非常不利于傳染病防控。通過家長課堂,面對面、交互式對家長進行培訓,打消家長對接種疫苗的不信任、恐懼,對于引導家長健康的預防接種行為有積極作用。
對兒童家長進行疾病預防相關知識的宣教,疫苗預防接種情況能有效改善[3,4]。家長課堂能顯著提高家長對接種證查驗認知水平,干預組家長對“入學接種證查驗十分必要”、“十分必要補全疫苗”的認知顯著高于對照組,家長明白接種證查驗重要性,家長會更加積極主動采取“上學后自覺上交接種證”、“接種證丟失知道到哪里補證”、“上學前自覺到接種門診補全疫苗”等健康行為。
家長獲取健康知識的渠道多以學校課堂教育、醫護人員口傳身教為主。設立家長課堂,可充分利用家長對學校老師的信任,發揮學校、老師組織協調作用,發揮醫療機構專業優勢,兩者相互協調,取長補短,提高學校查驗接種證的可操作性[5,6]。利用每年5月份小學預報名階段舉辦家長課堂,可更加方便學校通知家長到原接種門診查詢是否完成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可以給新生家長預留2~3個月充足時間從容進行補種疫苗、丟證補證。干預組95.0%新生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0%疫苗全程接種率,達到了通過家長課堂提高接種證查驗疫苗補種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