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杰
北京朝陽急診搶救中心,北京 100122
臨床急救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項措施就是氣管插管,其是維持機體氧供、促使患者呼吸通暢的重要手段。可視喉鏡相對于常規喉鏡其并發癥少,插管成功率高,有較好的臨床效果[1]。本文主要探討可視喉鏡在急診氣管插管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需要急診氣管插管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研究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7-73歲,平均(47.9±2.3)歲。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6-75歲,平均(48.1±2.6)歲。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普通喉鏡,平臥位,面罩吸氧,全面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和異物,之后給予咪錯安定鎮靜,靜脈推注,每千克0.02毫克。之后從患者的右邊口角將喉鏡緩慢放入,推開舌體,慢慢推進,暴露聲門后,患者吸氣時,快速妥善放入氣管導管,然后拔掉管芯。對患者肺部的呼吸音進行探聽,將氣管導管調整到合適的深度,之后放牙墊,將導管進行妥善的固定。研究組應用可視喉鏡。前面部分與對照組相同,之后從患者的右邊口角將喉鏡緩慢置入,對聲門和會厭等部位進行探查,在監視鏡下緩慢順序的推進,會厭谷處放置喉鏡尖端,慢慢對位置進行調整,充分暴露聲門,然后在通過右邊口角放入氣管插管,將管芯拔掉同時將氣管送到合適的深度,退出可視喉鏡,放牙墊,妥善固定導管。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兩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時間。喉鏡放入口腔到將氣管成功放入即為插管所需時間;連續操作時間>10分鐘,或連續插管3次沒有成功即為插管失敗。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研究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插管平均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例,%)

表2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時間對比[例,
可視喉鏡是新型的視頻插管系統,可以對咽部結構進行清晰、直觀的觀察,減少插管的損傷,使插管難度降低[2]。臨床急救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項措施就是氣管插管,其是維持機體氧供、促使患者呼吸通暢的重要手段。氣管插管是人工通氣的重要一環,它能保證患者的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且有利于呼吸道中分泌物的清除,可以直接加壓氧氣進入肺泡,從而糾正缺氧狀態。
可視喉鏡在暴露聲門的時候,攝像頭距離聲門位置較遠,因此視角相對比較大,且相對于普通喉鏡其操作簡單,聲門暴露清晰度高,插管操作的時候患者的頸部移動度下、損傷小,能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縮短操作時間。其顯示器可以充分顯示喉部結構,操作者能直觀的觀察聲門部位,不用離患者的口腔較近,減少感染幾率[3]。目前,麻醉科中應用可視喉鏡的研究較多,在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中優勢較高。相對于普通喉鏡,其能有效暴露聲門,縮短插管時間,降低對咽喉部、牙齒、口唇的損傷,改善氣管插管導致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為急救爭取了事件,有較高的使用價值[4]。本研究中,研究組應用可視喉鏡,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插管平均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可視喉鏡可以降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縮短插管時間,提高插管成功率,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急診需要氣管插管的患者應用可視喉鏡效果理想,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