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文
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前言:膝關節損傷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以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及關節腔積液為主,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動形成了較大影響。膝關節損傷的早期準確診斷,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當前,MRI和CT在膝關節損傷檢查診斷中應用最為廣泛,并表現出不同的診斷應用效果。因此,本文以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膝關節損傷患者為例,現將臨床檢查診斷結果作如下具體闡述。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資料來自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膝關節損傷患者。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齡24-62歲,平均年齡(40.37±4.25)歲。從病程來看,病程2h-3d,平均病程(10.04±1.61)h。納入標準:1)出現有膝關節腫脹及功能障礙者;2)符合膝關節損傷臨床診斷標準;3)無肝腎等臟器異常者;4)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意識不清,無法配合診斷治療;2)合并有肝腎異常者;3)患者及其家屬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診檢查。1)MRI檢查:使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l 1.5T超導型磁共振機MRI檢測,行標準化關節線圈,TE約12ms、TR約500ms、矩陣256×256、TR=3000ms為患者進行冠狀位、矢狀位及軸位掃。2)CT檢查: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檢查儀行關節軸位掃描,層厚、間距設定為1mm和0.5mm。
1.3觀察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MRI和CT診檢查診斷的準確率,并從影像學特征進行診斷結果的分析討論。

從診斷結果來看,MRI檢查的準確率96.5%,明顯高于CT檢查的70.9%。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所示。

表1 MRI和CT診檢查診斷的準確率情況[n,%]
在人體關節中,膝關節是重要的關節之一。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膝關節易受到損傷,影響到患者的機體功能。在膝關節損傷診療中,早期準確影像學檢查診斷,對于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預后后遺癥發生率,均具有重要意義。當前,MRI和CT均在膝關節損傷檢查診斷中具有較好應用,但兩種檢查診斷方法的影像學特征有所差異。如圖1所示,是內側半月板撕裂損傷MRI影像學圖像,圖像顯示為三角形低信號,即最上一層為T1WI和T2WI低信號,T1WI和T2WI高信號。圖2所示是內側半月板撕裂損傷CT影像學圖像,對于到成都撕裂損傷,CT影響的呈現并不清晰,這就導致臨床檢查診斷中難以有效確定,需要在MRI的進一步影像學檢測中進行確定。因此,MRI和CT在影像學檢查診斷中存在一定差異,MRI能夠對損傷程度進行較好呈現,呈現效果優于CT,表現出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圖1:內側半月板撕裂損傷MRI影像學圖像

圖2:內側半月板撕裂損傷CT影像學圖像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RI檢查的準確率96.5%,明顯高于CT檢查的70.9%。經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這說明,在膝關節損傷檢查診斷中,通過MRI檢查診斷的準確率明顯較高,能夠更加準確的定位損傷部位及類型,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外,半月板損傷方面的檢查診斷中,MRI的準確率27.9%,明顯高于CT的9.3%(P<0.05)。這表明,在半月板損傷中的檢查診斷中,MRI的臨床應用價值更加,而CT難以實現準確診斷,影響后期治療的實施。因此,在膝關節損傷的臨床檢查診斷中,科學合理選擇影像學檢查診斷方法,對于提高診治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膝關節損傷檢查診斷中,MRI檢查的診斷準確率高于CT,能夠為后期治療提供定位,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