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澤
臨沂高新區人民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臨床將受藥物中毒、溺水等突發因素的影響,使得機體出現肺部實質性病變、氣道堵塞、肺水腫而發病的情況稱之為急性呼吸衰竭。心率加快、抽搐、呼吸困難、心臟功能失代償等是該病的主要癥狀表現,臨床治療該病的原則為使患者的氣道保持通暢狀態,改善缺氧癥狀,對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進行調節,防止出現嚴重并發癥等[1]。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運用甲潑尼龍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人。觀察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齡(48.26±8.12)歲;對照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齡(47.92±7.57)歲。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單純運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選擇合適型號的無創呼吸機,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對合適的面罩進行合理選用,使面罩有效貼合口鼻,雙水平氣道正壓為通氣模式。每分鐘16至20次為呼吸頻率,30%至50%為氧濃度,10至25cmH2O為吸氣壓力,4至8cmH2O為呼氣壓力,每分鐘3至5L為氧流量,500mL左右為潮氣量,每次3至6小時為通氣時間。患者的撤機標準為:血氧飽和度大于等于90%,心率每分鐘小于110次,pH大于等于7.35,呼吸頻率每分鐘小于25次。
觀察組除運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以外,還采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千克15至30mg,對患者實施靜脈推注治療,推注時間應當大于等于30分鐘。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肺功能相關指標改善情況,主要包括FEV1(1秒鐘用力呼氣量)、VC(最大肺活量)、FEV1/FVC(1秒鐘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
1.4療效評價標準[2]完全消除癥狀和體征,恢復正常的實驗室指標時為顯效;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恢復較好的實驗室指標時為有效;進一步加劇患者病情時為無效。

2.1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治療總有效率[n(%)]
2.2對比肺功能相關指標改善情況: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肺功能相關指標改善情況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換氣和通氣功能嚴重障礙,會有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情況伴隨發生。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者死亡[3]。
現階段,臨床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為無創正壓通氣,通過該治療手段治療能夠防止患者受到有創通氣的二次創傷,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影響,例如進食、說話等,能夠使呼吸肌做功減輕,使肺泡的通氣量有效增加[4]。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屬于一種糖皮質激素,它由人工合成,存在免疫抑制、抗過敏和抗炎的作用。研究發現,甲潑尼龍能夠將細胞膜穿透,結合膜內受體后經核小孔進入細胞核內有效結合DNA,從而對DNA的表達、翻譯、復制和酶的合成產生影響,最終使其全身性作用發揮出來。甲潑尼龍能夠對免疫反應過程和炎癥反應產生影響的同時,還會對能量代謝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能夠使氣道分泌物的分泌和合成減少[5]。
本文通過探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運用甲潑尼龍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92%)高于對照組(78.46%),(P<0.05);治療前,兩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水平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VC、FEV1/FVC各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運用甲潑尼龍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后,可以使治療效果提高,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