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業
濰坊市臨朐縣海浮山醫院,山東 濰坊 262605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對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影響非常大。臨床上治療腦梗死的藥物非常多,其中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屬于常見治療方式之一,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1]。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腦梗死患者中采取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1臨床資料 從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中抽選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48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齡88歲,最小年齡55歲,平均年齡(68.42±1.17)歲。對照組48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最大年齡87歲,最小年齡56歲,平均年齡(68.37±1.13)歲。將兩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數據可比性高。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治療,選用抗血凝藥物、控制血壓藥物等,如果患者需要,還需要加強降顱壓治療。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以采取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選擇神經節苷酯鈉注射液(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213;規格:2ml∶20mg*5支)治療,100毫克神經節苷酯鈉注射液與250毫升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給藥,每天一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兩周,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與同型半胖氨酸水平。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同型半胖氨酸水平、葉酸水平作為觀察指標,其中臨床治療效果包括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變化或惡化等,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2]。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8.0處理,t/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總有效率(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例]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同型半胖氨酸水平、葉酸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同型半胖氨酸水平、葉酸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同型半胖氨酸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葉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同型半胖氨酸水平、葉酸水平比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腦梗死發生率也在不斷提升,該疾病主要由腦動脈閉塞引起,當出現腦動脈閉塞的時候,患者腦部神經元、腦組織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神經功能障礙,致使患者死亡[3]。所以臨床上針對腦梗死的治療重視度非常高,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主要通過選用營養神經藥物對患者進行干預,其中神經節苷酯鈉注射液屬于營養神經藥物的一種,主要用于治療血管性或外傷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帕金森氏病等疾病。該藥物能夠促進"神經重構,保護損傷后繼發性退化的神經,消除腦水腫,提高細胞膜酶活性,從而更好的恢復神經細胞功能[4]。將神經節苷酯鈉注射液應用于腦梗死患者治療中,能夠有效消除腦血管粥樣硬化現象,更好的幫助補充神經元所缺營養元素,促進血管細胞增殖,血小板功能也能隨之提升,由于腦梗死導致的腦組織缺氧、缺血情況也能大大的得到改善,更有利于患者康復。
研究顯示,采取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更高,同型半胖氨酸水平明顯更低,葉酸水平明顯更高,表明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腦梗死癥狀,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該研究結果與周文亮[5]在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中采取神經內科營養神經藥物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同型半胖氨酸降低,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