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絹 賀 瑜
延安市人民醫院骨一科,陜西 延安 716000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我國骨折發生率出現了顯著的提升。其中,作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髖骨骨折對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相對較大[1]??偟膩砜矗夏牦y骨骨折主要指發生在老年患者粗隆下、粗隆間以及股骨頸等位置的骨折。對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身體體質相對較差,因此,在骨折后,患者的恢復時間相對較長[2]。在此過程中,由于護理知識的匱乏,部分患者往往難以實現對于骨折部位的科學護理,繼而不利于患者預后情況的合理改善。基于此,醫護人員提出了采用Orem自理模式進行護理的構想。本文針對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Orem自理模式對于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醫院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選取1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列表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男50例,女25例;患者年齡61~73歲,平均(65.22±0.45)歲;研究組男49例,女26例;患者年齡62~75歲,平均(66.11±0.39)歲;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內容表示知情同意。在基本資料上,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無統計價值。
1.2方法
1.2.1對照組 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如下:(1)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合理監測;(2)落實入院要點與骨科護理注意事項宣講;(3)引導患者進行吸氧并對呼吸道分泌物進行定期清理;(4)引導患者進行靜養并對患者的相關疑問進行合理解答。
1.2.2研究組 使用Orem自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如下:(1)落實醫療健康知識宣講: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對于相關醫療健康知識的合理宣講,以便幫助患者進一步實現對于自身病情與護理工作的意義進行充分理解,從而提升患者護理配合度與依從性;(2)完全補償性護理:針對全麻患者,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進行患肢的合理擺放,從而幫助患者進行疼痛的減輕,與此同時,醫護人員應有效做好治療情況的合理告知,從而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心理情緒。此外,醫護人員應積極幫助患者進行翻身、進食以及洗漱等內容,從而有效實現患者健康的合理維系;(3)部分補償性護理:針對存留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患者日常生活的協助,以便確保患者日常生活的順利開展;(4)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為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醫護人員應引導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訓練并指導患者掌握床上大小便的要點,以便避免感染問題的出現。
1.3觀察標準 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將患者醫療知識掌握水平、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作為主要評價指標,其中,醫療知識掌握水平采用調查量表進行分析,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水平越好;并發癥包括壓瘡、感染以及髖關節脫位;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量表分析,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

2.1患者醫療知識掌握水平對比 在醫療知識掌握水平方面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相關評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對于數據差異,以P<0.05,表示其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數據見表1。

表1 患者醫療知識掌握水平
2.2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在并發癥情況方面,研究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對于數據差異,以P<0.05,表示其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數據見表2。

表2 患者并發癥情況
2.3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對于數據差異,以P<0.05,表示其在統計學中存在意義。數據見表3。

表3 患者護理滿意度
髖骨骨折作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對于患者健康的影響相對較大。由于受到骨折問題的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與限制,對于患者健康的有效保障具有極為不利的影響。在護理工作中,通過對大量護理工作實踐進行分析,研究人員表示,基于傳統護理模式下,患者往往難以合理實現對于護理工作的合理開展與落實,從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有效維系[3]。基于此,近年來,通過大量實踐,醫護人員表示,為了合理實現患者護理質量的優化,在護理工作中,應積極做好對于Oren自理模式的應用。總的來看,該模式主張患者應積極做好自理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從而有效實現患者自理水平的提升,以便為老年患者自護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4]。
本次研究顯示,通過Oren自理模式的應用,患者醫療知識掌握水平、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得到了合理的改善。
綜上,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過程中,為了有效實現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與優化,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對于Orem自理模式的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