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華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醫院,湖北 大冶 435100
臨床中,原發性腦干損傷比較多見,指的是腦橋、中腦、延髓因為外力作用而挫裂損傷,在顱腦損傷中大約占比2%左右,病情兇險、起病急,容易產生諸多并發癥,病死率可達70%。為了挽救患者生命,促使其預后改善,本研究特此對其實施了個性化刺激性護理,以供臨床參考。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82例原發性腦干損傷后患者接收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根據雙盲隨機對照原則,予以分組探討,其中一組名為常規組,另一組名為研究組。每個小組分別41例。研究組包括26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齡24-71歲,均齡(46.5±2.2)歲;15例墜傷、21例車傷、5例其他。常規組包括25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齡25-70歲,均齡(46.6±2.7)歲;16例墜傷、22例車傷、3例其他。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計學檢驗,結果P值>0.05。
1.2方法 給予常規組41例患者常規護理,包括(1)病情觀察。①瞳孔。觀察患者瞳孔大小,掌握患者病情進展情況、腦受損程度。警惕瞳孔散大,因為這是特重型顱腦受損的反應。②意識觀察。與心率、血壓以及呼吸等體征的變化相結合,評估并掌握患者意識障礙程度,若有必要,可考慮MRI檢查或CT檢查,以便于臨床針對性處理。③血壓、心率。持續動態觀察患者心電圖、心率、血壓,根據患者意識變化,以便于臨床準確判斷患者顱內實際情況,警惕腦水腫,為臨床有效救治贏得更多的時間。(2)床頭抬高30°保持平臥;避免頭低位所致的腦充血、高腦壓;腳低位容易引起腦缺血。(4)針對高熱者,及時物理降溫,比如冰毯、冰帽等,以糾正腦缺氧;必要時,可考慮亞低溫治療。
給予研究組41例患者個性化刺激性護理,在患者病情穩定之后進行,包括(1)聽覺刺激護理。實施任一操作前,護理人員向患者做好相關解釋、說明工作;在床旁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親人的聲音,或根據患者宗教信仰,播放經文,每次半小時,每日三次。指導家屬在患者耳旁進行呼喚,叫患者的昵稱、名字,同時給予鼓勵性語言,每次15min,每日三次。讓親人在患者床旁講述一些日常趣事或美好的回憶,每次15min,每日三次。(2)視覺刺激。將全家福、彩色的照片放在患者床旁;接受自然光照射,40min/次,2次/d;接受手電光照射,6次/d,照射患者頭側面、正面。(3)冷熱刺激。用冰袋快速摩擦患者頸部兩側、手掌,10min/次,6次/d;用熱水清潔患者身體、足部,20min/次;2次/d。(4)疼痛刺激。采用無菌棉簽按壓患者指尖、足部等比較敏感的位置,10s/次,4次/d。(5)撫摸刺激。指導家屬輕柔撫摸患者手部、耳垂、臉龐,10min/次,4次/d,同時輔以安慰性語言。
(6)康復刺激。護理人員與康復醫師密切配合,被動活動患者四肢、肌群,30min/次,3次/d,以防肌肉萎縮。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詳細記錄每個小組的痊愈康復出院的例數、殘疾例數、植物生存例數予以死亡例數。
1.4數據統計處理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用例數或構成比(%)表達計數資料或等級資料并用卡方檢驗。當P值<0.05時,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常規組而言,研究組預后恢復效果更佳,組與組之間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常規組預后情況對比
原發性腦干損傷在臨床中比較多見,大多顱腦損傷患者都伴有腦干損傷,具體表現為呼吸紊亂、持續昏迷且深淺程度不一;同時該病還容易引起肺淤血、胃腸道出血以及急性肺水腫,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腦干部位有呼吸中樞、血管中樞以及運動纖維傳導通路,所以一旦遭受損傷,后果十分嚴重,病死風險極高。這就需要臨床加以重視,密切觀察觀察,及時實施高效安全的護理,以達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本研究特此對原發性腦干損傷患者進行了個性化的刺激性護理,結果研究組痊愈率87.80%高于常規組60.98%,且殘疾率4.88%、植物生存率4.88%、死亡率2.44%低于常規組17.07%、12.20%、9.76%(p<0.05)。說明個性化的刺激性護理能夠有效挽救原發性腦干損傷患者生命,促使其預后改善。原因分析:適當的良性刺激能夠引起抑制反應、興奮反應,與臨床急救藥物配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沒有受累的腦部細胞產生代償作用,進而對遭受損傷、變性的腦部細胞功能予以彌補,以免腦皮質被抑制,促使患者早日恢復意識,快速醒轉,慢慢恢復神經功能。
總而言之,刺激性護理在改善原發性腦干損傷患者預后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值得引起臨床重視并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