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黑龍江省大慶市油田總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季節性流感爆發也是全球各個國家都需面臨的問題,每年的流感爆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有關部門造成巨大的壓力,一些自身免疫力低,且老幼兒童人群極易引發流感,當前隨著我國老年人和兒童人數的增加,使得來醫院進行就診的流感患者數量急劇倍增。為了能夠更好的分析流感防控管理在預防院內流感樣病例中的價值[1]。本文隨機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56例流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表1 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率對比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間收治的56例流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依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患者平分為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8例患者。對照組男女比例20:8,年齡處于6歲至68歲之間,平均年齡(62.7±1.9)歲;研究組男女比例19:9,年齡處于7歲至69歲之間,平均年齡(63.4±1.2)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比較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可以均衡比較。所選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研究,所有患者體溫高予38℃,存在顯著的流鼻涕以及咳嗽等臨床表現,經由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管理,醫護人員告誡患者加強飲水以及病房通風等日常管理,研究組運用流感防控管理,為了能夠更好的檢驗衛生管理方法在預防院內流感發生的成效,在研究 時間內設置兩段研究時間段,實施不同等級的衛生管理方法,分析不同等級下的衛生管理方法對于預防院內流感的成效。把流感防控管理具體劃分成不同階段,開始階段管理方法就是:設置隔離病房用于診治流感患者:在具體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運用酒精消毒,同時佩戴口罩;每日進行例會,研究當天院內流感的發生情況:必須設置藥房以及掛號等流感專用窗口;每天運用過氧乙酸200mg/L噴灑消毒,其目的在于清除氣溶膠中流感病毒,對住院患者實施抗病毒等傳統治療,從患者具體的臨床表現入手,進行止咳以及退燒等針對性的治療。然后階段管理形式;不斷擴大醫用口罩的使用范疇,所有進行流感患者檢查的醫療場所,譬如超聲科等工作人員都按照要求以及標準對醫用口罩實施佩戴;安排專門負責人員對醫用口罩進行發放,同時對醫院就診的患者和家屬實施宣教,使患者和家屬都主動佩戴口罩,培養健康的習慣[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等相關情況。

研究組院內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一。
流感屬于臨床多見性的人疾病類型,相關的臨床資料結果顯示,甲乙丙型流感之前就導致了多次全球范圍的流感,流感主要頻發于免疫力偏弱的幼兒以及老年人群,其臨床特點就是咳嗽以及咽痛等。通常情況下,咽痛以及咳嗽可作為流感診斷的關鍵參考依據,每年春季都屬于流感爆發季節,很多患者都去省級以及縣級醫院進行就診,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院內流感發生率的風險,同時也給住院患者造成不利影響,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損害,極大的影響了患者預后效果。所以醫院運用流感防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院內流感的出現,在流感爆發季節,醫院設置單獨流感診室和流感收費窗口以及取藥窗口,對相關患者實施隔離治療,同時強化消毒以及通風等,嚴格要求可接觸到患者的檢查科室醫護人員佩戴醫用口罩,從而更好的控制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因為流感的傳播方式大部分都是通過飛沫 傳播,所以必須對患者和患者家屬實施流感知識宣教,從而敦促來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患者及家屬都主動佩戴口罩,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率。另外醫院可以在不同發熱門診分診處安排專 門,同時較為固定的護理人員對在發熱門診分診處實施就診的患者實施監測,每日整理流感樣病例數和患者就診總數的記錄,同時向上級領導部門進行匯報,實施有關的統計學分析。對診斷為流感癥狀的患者,搜集鼻咽拭子,同時送到醫院檢驗科實施病原學測定。對就診的流感患者的多見性臨床癥狀實施具體劃分,依次記錄病毒檢測陽性的患者和陰性患者的臨床表現,同時實施統計學分析,其目的在于更好的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偏大,一些三級甲等醫院門診量人次量非常大,就診區域人員密度較大,且流動性較強,在一定程度上也遞增了院內流感感染的幾率。當前一些醫院也安排了發熱門診,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把控流感病毒的傳染源,不過這種手段因為患者的就診意識偏低,所以整體運用率不佳[3]。
通過上文的實驗對比結果可知,研究組院內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在預防院內流感中可運用系統化的流感預防管理,其總體預防成效顯著,可進行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