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跡
高志遠口腔科門診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0
隨著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對于口腔問題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高。牙周炎是牙科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便會對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對患者的進食十分不利。現報道如下: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菌斑指數以及牙齦病變情況

表4 兩組患者牙齒指標改善指標比較
1.1一般資料 選取的研究對象是我院在2018年9月~2018年12月期間內收治的100例因牙周病致使前牙移位患者,所有患者中60例為男性,40例為女性,患者平均年齡65.5歲根據治療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個組別,各組50例。觀察組中的男女病患例數分別是29例、21例,而對照組中男女病患分別有31例、19例。經統計學分析處理兩組的年齡與性別,結果提示P>0.05,說明是具備可比性的。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法:叮囑患者務必養成良好的口腔習慣與行為習慣,定期為其進行口腔檢查,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采取口腔正畸治療:入院后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清理口腔,早晚刷牙,并采取抗生素治療,使患者的牙周炎癥得到有效控制,具體治療步驟如下:治療時采用方絲弓矯正技術進行治療,在前牙牙齦處設托槽,排序用鈦合金絲,并使用橡皮鏈結扎后尖牙,最后間斷用力,對正畸力合理調整[2]。對兩組患者持續治療,分別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對照組有效率為64.00%、觀察組有效率為96.00%,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2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滿意率56.00%;觀察組患者滿意率94.00%,組間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2.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菌斑指數以及牙齦病變情況
2.4比較兩組患者牙齒指標改善指標
2.5兩組患者咀嚼與語言功能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咀嚼功能評分與語言功能評分分別為(5.35±0.81)分和(5.41±0.67)分,觀察組患者的咀嚼功能評分與語言功能評分分別為(9.12±1.05)分和(8.87±0.86)分,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6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指標

表5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
牙周炎是指患者口腔被細菌感染,隨著前牙移位現象發生,若治療不及時便會導致患者面容受損,致使患者生活質量難以提升[3]。目前,臨床醫學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通常采取口腔正畸治療方法,使患者上下頜間牙齒不協調得到改善,在治療期間還應加強對口腔的清潔,定期組織口腔保健工作,避免牙周炎的發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4]。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還應輔以優質的干預手段,指導患者科學刷牙,按照從內到外,從上到下的順序。每次用餐后均需執行一次,每次3分鐘以上,同時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評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照組有效率為64.00%、觀察組有效率為96.00%,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口腔正畸治療在臨床上可發揮顯著療效,有利于患者咀嚼評分的提升。
綜上,在牙周病導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采取口腔正畸治療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咀嚼與語言功能評分,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