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霞
黑龍江農墾神經精神病防治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躁狂,多合并其他精神障礙,癥狀不典型,就診率較低。目前針對此疾病,臨床尚缺乏簡便、高效的診斷方法,導致漏診率、誤診率較高,及早檢測各臨床指標對雙相情感障礙的識別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血清尿酸水平可間接反映嘌呤代謝情況,相關研究指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大多存在嘌呤代謝紊亂情況,因此檢測血清尿酸水平可監測患者是否存在代謝綜合征,以指導臨床治療[1]。本文就血清尿酸水平在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檢測價值進行研究分析。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9月~2020年9月80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納入A組,同期入院治療的5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B組,同期接受體檢的80名健康人納入C組。A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在20-55歲之間,平均年齡(47.7±2.3)歲,依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及楊氏躁狂量表評分分為抑郁組(42例)、躁狂組(38例),按使用精神科藥物情況分為用藥組(45例)、非用藥組(35例)。B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在22-58歲之間,平均年齡(47.9±2.1)歲。C組男38例,女42例,年齡在21-62歲之間,平均年齡(48.0±2.2)歲。三組一般資料差異P>0.05。
1.2方法 納入研究者清晨抽取靜脈血5mL,離心分離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公司,AU5800)進行檢測,均由同一技師檢測。
1.3觀察指標 ①三組血清尿酸水平。②抑郁組與躁狂組血清尿酸水平。③用藥組與非用藥組血清尿酸水平。
1.4數據統計分析 軟件Spss24.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A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B組、C組,B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C組,P<0.05。(表1)

表1 三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2.2抑郁組與躁狂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躁狂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抑郁組,P<0.05。(表2)

表2 抑郁組與躁狂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2.3用藥組與非用藥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用藥組血清尿酸水平與非用藥組對比差異P>0.05。(表3)

表3 用藥組與非用藥組血清尿酸水平對比
雙相障礙發病機制為中樞神經信息傳遞障礙,導致躁狂和抑郁等癥狀發生,同時對機體代謝造成一些影響。雙相情感障礙多在癥狀出現后數年才被確診,據調查顯示,雙相情感障礙5年復發率高達70%,接近33%比率的患者存在自殺傾向[2]。選擇適宜指標對高風險者進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擇血清尿酸作為檢測指標,其可在黃嘌呤氧化酶及次黃嘌呤核糖基轉移酶的作用下生成,檢測血清尿酸水平可間接獲取嘌呤代謝情況。嘌呤對神經遞質活動具有一定影響,可通過增高超氧化自由基水平、改變細胞膜通透性而引發細胞功能障礙,參與精神疾病發病過程[3]。當嘌呤代謝紊亂時,血清尿酸水平表現出異常升高或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B組、C組,B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C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目前臨床越來越多報道顯示,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過程與患者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失調與免疫系統失調相關,嘌呤代謝紊亂失調與體內氧化應激反應紊亂相關[4]。躁狂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抑郁組,P<0.05。一定程度上說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與雙相情感障礙嚴重程度可能無關,在臨床檢測血清尿酸水平的過程中,不應將血清尿酸水平作為狀態標記物[5]。考慮到患者是否用藥可能會對血清尿酸檢測造成影響,故將患者藥物使用情況考慮其中。結果顯示用藥組血清尿酸水平與非用藥組對比差異P>0.05。排除了藥物使用對血清尿酸水平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
綜上,血清尿酸水平在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檢測價值顯著,可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相區分,辨別雙相情感障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