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王彥利 寧艷輝
1.新疆伊犁州友誼醫院,1護理部 2 胸心外科 新疆 伊寧 830000 3.新疆博康智睿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靜脈治療(intravenous therapy)指將各種藥物以及血液,通過靜脈注入血液循環的治療方法,科技進步與發展,靜脈治療已從一項單純的護理技術操作發展成為涉及多學科的、應用最為廣泛的臨床實踐技能[1-2]。靜脈治療相關技能及實踐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同時,也存在技術風險及護理安全隱患,如何將這一護理技術規范有效地應用于患者,降低患者的住院成本,獲得患者較高的滿意度成為了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首次以行業標準的形式發布《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并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實施。同時也是順應靜脈治療領域的發展趨勢,必須嚴格執行《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靜脈操作的執行者和落實標準的主體均為護理人員,為此伊犁州對八縣一市各大醫院護士進行調查,調查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隨機抽取伊犁州八縣一市共2911名護士最為研究對象,年齡20~45歲(平均35.13±11.09歲),均為女性,工作年限0.5~25年(平均11.23±2.09年)。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斷面調查,采用《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衛生行業標準實踐現狀調查問卷對伊犁州八縣一市共2911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實施靜療效果及相關基線、靜療現狀等資料,使用統計學方法對實踐效果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ɑ=0.0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911名護士《靜療規范》實施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2911名護士《靜療規范》整體掌握情況非常熟練為341名,占11.71%,一般最多,為1168名,占40.12%。具體見表1。

表1 “靜療規范”的整體掌握情況(n,%)
2.2影響實施效果的單因素分析
將護士《靜療規范》整體掌握情況分別按熟悉級別進行賦分,轉換為計量資糧后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醫療機構、是否教學醫院、學歷、職稱、職務、年齡、工作年限、工作崗位、是否知曉《靜療規范》、是否接受《靜療規范》的培訓、接受過《靜療規范》的培訓次數、輸液連接種類是影響護士對《靜療規范》的整體掌握熟練程度的可能因素,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1分析原因,我國護理教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中等護理教育為主,護理人員專業理論知識、文化知識儲備基礎薄弱,也可能是二級以下醫院外出學習、參與培訓的機會較少,醫院組織相關培訓還不夠;一些護理管理者可能由于科室護士人力資源緊缺或出于成本的考慮而未選派護士參加相關的培訓;也有可能是部分護理管理者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認為靜脈治療是所有護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護士了解相關流程后,勤加練習,即能勝任,無需經過專門培訓。護士只有全面掌握《靜療規范》的相關知識,才能提高靜脈治療質量,減少護理安全隱患,達到預期的靜脈治療效果。
3.2培訓對護理人員靜脈治療知識的影響本研究顯示,通過靜脈治療培訓有效提高了護理人員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此同時,培訓參加越多的護理人員,知識的掌握程度越高。
3.3護士對輸液連接的種類和留置針的使用方面掌握欠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對輸液連接的種類和留置針的使用方面掌握欠佳。在輸液連接的注意事項和根據藥物選擇輸液工具方面掌握較差。護士在實際臨床工作中能基本掌握使用留置輸入腐蝕性藥物和輸入胃腸外營養液,但對相關的留置針維護知識掌握不夠,對部分新的維護知識、新型輸液工具的使用了解不全。可能是因為靜脈治療知識涉及面廣、更新迅速,需要護士不斷培訓、學習、實踐。靜脈治療培訓時,護士只有全面掌握《靜療規范》的相關知識,才能達到預期的靜脈治療效果,使各種輸液工具達到最佳的使用狀態。提示護理管理者應考慮將規范中的相關知識列入重點培訓計劃,通過強化培訓促使更多的臨床護士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好相關知識。
伊犁州八縣一市的醫院在靜療的培訓、臨床應用、相關的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存在差異,建議不同等級醫院,以《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為指導,結合本醫院的實際情況加大培訓,特別是對工作時間短,職稱低,從未接受過培訓的人員,加大培訓力度和指導監督力度,確保靜脈治療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致謝:感謝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護理學會、伊犁州八縣一市的醫院,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