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富貴 高 榮
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重慶 402560
目前PFNA手術方法在臨床不同類型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頸基底部骨折等骨折均有廣泛應用。較多研究已經證實與傳統的內固定治療方法相比,PFNA方法具有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骨折愈合優良率高等優勢。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各類股骨頸骨折發病率不斷增加,使得臨床PFNA手術使用率日益頻繁,其存在的不足之處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PFNA術后可出現嚴重貧血,貧血不僅需要患者輸血,而且還會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日常活動以及術后恢復等。現代研究認為隱形出血的發生與血小板減少、內傷等有關,西醫學治療方面主要是在患者出現貧血的情況下實施輸血,存在滯后性。中醫學認為手術操作可引起患者出現“血脫”,大量失血使得時“氣隨血脫”,引發“氣不攝血,血溢脈外”,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中醫認為可采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治療方法。我院結合收治患者,探討益氣攝血湯對PFNA術后隱形失血的影響,詳細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9.5-2020.5,研究對象為27例PFNA術患者,患者知情后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齡:55-88歲,平均年齡(77.40±5.32)歲。觀察組:13例,男性7例,女性6例,年齡:57-89,平均年齡(77.46±5.28)歲。所有患者均為股骨粗隆間骨折,符合PFNA適應癥,兩組患者治療前相關資料滿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PFNA手術治療,做好患者術后常規對癥、支持治療與護理。
觀察組:術前一晚開始口服益氣攝血湯直至術后5天,PFNA手術完成后常規處理。其中益氣攝血湯的組成包括:人參20g,炙黃芪40g,炒白術20g,炙甘草10g,升麻10g,柴胡10g,當歸10g,陳皮10g,白及15g,白芍15g。將上述藥物用水煎熬,留取汁液300ml,每日2次服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的血紅蛋白濃度,通過血常規檢查方法完成患者血紅蛋白測定。
1.4評價標準 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120-160g/L,成年女性為110-150g/L。

兩組患者PFNA術前、術后第1、3、5天的血紅蛋白濃度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第10天、15天的血紅蛋白濃度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患者術后不同時間的血紅蛋白情況分析
當前PFNA手術已經成為較多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主要方法同時也證實了該方法在高齡人群治療方面的療效與安全性。通過對患者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可幫助患者緩解疼痛,并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不同患者的生存時間。
隨著PFNA手術方法的應用,較多患者為老年人群,骨折本身存在出血,加之手術操作過程中同樣存在的出血,使得不同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貧血問題。針對PFNA術后出現的嚴重貧血需要及時輸血,輸血不僅增加患者自身經濟負擔,而且輸血也存在風險,如感染傳染性疾病、輸血后發熱等。重視PFNA術后隱形失血問題的早期預防研究至關重要,對緩解患者醫療負擔,降低術后貧血問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合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氣、血”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氣屬陽,主溫煦;血屬陰,主濡養。氣與血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兩組在生理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資生,共同維系的關系,即“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與血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陽互根,自然之理也。”[1]。中醫學研究認為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而反過來,血能養氣,血能載氣,由此可見,氣血之間密不可分。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PFNA手術患者在術前與術后使用益氣攝血湯,包含了多種中草藥成分,其中人參為補氣藥物,可大補元氣、回陽救逆,炙黃芪可補氣升陽,炒白術可健脾益氣;炙甘草為補氣和補血藥,柴胡可升陽,當歸補血活血,白芍補血斂陰。全方共用可益氣健脾,固血補血[2]。結合研究結果數據,觀察組術后第10天、15天的血紅蛋白濃度高于對照組,前期差異較小,分析可能是因為中藥調理本身藥效慢,短期內效果不明顯,隨著時間延長,其藥效逐漸得以發揮。
綜上所述,為PFNA手術患者應用益氣攝血湯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FNA術后隱形失血問題,促進術后血紅蛋白水平的快速提高,為患者術后恢復奠定良好基礎。